异己烷和正己烷在植物油萃取中的区别
异己烷又称2甲基戊烷,属于碳六的一部分,馏程为59-62摄氏度,密度为0.65,异己烷因密度低,具有无毒,易挥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汽雾,清洗,胶粘剂等行业。
异己烷是正己烷的同分异构体,所以他具有正己烷相同的属性,只是,性能远远不如正己烷。
说到正己烷和异己烷他们的关系,说的简单通俗一点就是,正己烷好比是一根鱼刺的主要脊骨部分,而异己烷则是脊骨两侧的小刺而已。哈哈,这个比喻不是十分恰当,但是,你一看就懂。
异己烷的生产工艺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加工正己烷时出来的副产品而已,目前,全国的异己烷大多随正己烷而生产。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在生产完正己烷后直接又把异己烷(轻组份)直接打回调汽油料里了,人家对这个东西根本不屑一顾。
这两年有部分厂商联手推动异己烷用于做为植物油的萃取溶剂,并且给异己烷赋予一个全新美名:植物油低温萃取溶剂,对此,我也只能呵呵呵......
其实,异己烷做为溶剂,这也不是什么新鲜工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日本子和高丽棒子国就开始应用了,不过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企业在使用而已,时至今日,在日韩两个狗国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你别以为这两个狗逼国家如何如何,其实在炼油领域我们国家早以把他们甩在身后了,单就正己烷来说他们的正己烷品质远远不如我们的好,没事看看他们的标准就知道他们的品质了。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很 简 单。
因为,在植物油萃取行业,正己烷有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作用,正己烷有着“萃取之王”的名号,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溶剂在萃取方面能超过正己烷。
异已烷对比正己烷的唯一一个优点就是:理论上,重金属含量会相对低一点,因为异己烷的组份在正己烷的前面吗。这也是指同一厂家,同一原料,同一批号,异己烷和正己烷的比较。如果不是,那么也就不好说了,因为现在正己烷检测重金属含量几乎是没有的。
另外一点就是异己烷的干点是62℃,正己烷干点是69℃,两者相差5℃,理论上对于低温浸出粕的效果会好一些,但是,也由于异己烷的馏程太短,很可能不到2度馏程,相反不易操作,温度高了很可能气化,温度低了回收不彻底,会致使粕中有溶剂残留。也就是说,异己烷的优点也很有可能是缺点。
其他方面异己烷对比正己烷都是完完全全处于劣势。
一、异己烷的萃取效果不如正己烷,在浸出过程中,很可能使粕中的油脂含量增高,而且理论上异己烷用于浸出的时间要比正己烷用的时间要长,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工时,耗费了能源。
二、异己烷的馏程低,不易控制,对设备要求十分严格,对于不是为异己烷量身定做的设备,存在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相反增加了溶耗。
也就是说,目前一些油脂企业想改用异己烷做为溶剂,前提必须进行设备整改。
三、异己烷相对正己烷的密度更低,所以危险系数会更高,要求异己烷的储罐区温度不得高于30度。
四、异己烷现在还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更没有企业标准,目前都是各大企业各自为政,只要是能生产正己烷的企业就能出异己烷,品质参差不齐,都是根据自身的精馏塔系数和产出不同含量正己烷时,随之所出的异己烷含量也不同。大体上异己烷含量都在90%以上,最好的可以达到99%以上,馏程可以控制在1-2度之间。实际上如果严格要求,异己烷中的正己烷含量不应该超过1%。只是目前没有标准,更别谈什么统一要求了。
五、相反,正己烷刚刚取得了全新国家标准,并且正式命名为:食品添加剂正己烷,用于植物油的浸出。在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版中,正己烷在表C2(续)排在序号第76类。而异己烷,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官方文件说明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或植物油萃取。这也是异己烷无法与正己烷相提并论的。呵呵呵,他妈的,感觉异己烷怎么好像有点庶出的呢。
六、关于应用,目前以益海嘉里,邦基,嘉吉,来宝等合资油脂企业和以中粮,九三,渤海,中储粮等位首的国有油脂企业,在大豆等植物油萃取中都在使用正己烷,而国内使用异己烷的油脂企业也就是一两家不知名的小型油脂企业。
可以肯定负责任说明一点,那就是,所有碳六类溶剂用于萃取,发挥萃取重要功效的就是溶剂中的正己烷含量。
关于异己烷的市场价格,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异己烷是生产正己烷时的副产品,因而市场价值不高,通常市场价格和6号溶剂油看齐,而大多时候价格略低于6号溶剂油。
关于异己烷的产能,全国年产量也就两三万吨左右,对于这个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化工领域根本没有把异己烷列为一个品种。
附案例:
1.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在2008年或2009年左右(具体时间有点记不清了)曾尝试过使用异己烷做为溶剂萃取玉米油,后效果不好,改为70%正己烷延用至今。
2.江苏汇福粮油泰州有限公司,在2016年8月份开工投溶时用了异己烷,效果也不理想,随后在10月份马上改用80%正己烷。
本文纯属没事闲聊,一家之言,有得罪同行和不妥之处敬请多多包含!
俊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