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走齐鲁(124)】参观海阳博物馆,了解齐国田氏历史

标签:
山东海阳博物馆齐国田氏游记 |
分类: 漫走齐鲁 |
恭祝各位博友
五一节快乐!
http://s15/mw690/001ZaoN5zy6IhpDu0TY2e&690
虽然多次去过海阳,但此前还真没在这里好好游览过,从没想到海阳这个小小的县级市竟然拥有一座博物馆,而且博物馆里的主展区并非闻名全国的“地雷战”,地雷战纪念馆仅仅是借博物馆的地方而已,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嘴子前齐国贵族墓”的珍贵出土文物——“嘴子前”是个村名,“齐国”代表一个历史年代,“贵族”是身份的象征,而“古墓”则是根本。展厅位于博物馆的二楼。
展厅的大门就设计的很有艺术性和历史厚重感。厚厚的宫殿式木质大门上镶嵌着一排排铜色的“门钉”,门钉纵横皆成行,圆圆的、大体量的凸起,与那厚重的门扇正好相称,只是每扇门上的门钉数量为何是5*7=35个?属于哪个阶层(古时候门钉的数量和排序是有讲究的,与主人的职级有关,皇上都是9*9=81个)?暂时还未弄清楚。展厅的匾额是青铜器图案的背景,配着鎏金大字“海阳嘴子前齐国贵族墓”。
展厅布展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海之阳,惊现特大贵族墓”;第二部分是“招虎山下,齐国卿相葬身地”;第三部分是“无价金文,揭开田氏身世谜”;第四部分是“选择齐东,植根沃土成大业”;第五部分是“田氏代齐,开创封建新时期”。据讲解员介绍:海阳是胶东地区最大的春秋古墓群发掘地,解放后共计出土各级各类文物1000余件。2006年5月,于1994年在海阳盘石镇嘴子前村出土的“嘴子前古墓”被国务院审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齐国贵族古墓展共计展出文物261件,所展文物全部都是嘴子前古墓群一号、四号墓和车马坑中出土的文物精品。其中的镇馆之宝是世界闻名的国宝级文物寝盂。这尊寝盂出土于4号墓,重36公斤,高38厘米,直径70厘米。据考证,它是春秋时期齐国田氏家庭的传家之宝。寝盂体态硕大,形状规整,气势庄重,外壁通饰细腻的蟠龙连体花纹,腹上部设有四只兽头大耳,圆目张口,齿舌毕现,呈现出很高的变形艺术,这件采用先进工艺铸造的文物出土时毫无锈蚀,完好如新,这在全国极为罕见。
更具价值的是,寝盂上沿刻有七字铭文——“圣所献下寝盂”,大意是,一个叫圣的人进献给的下寝之盂,正是这行铭文,揭开了墓主人为田氏贵族的谜底。四号墓出土的“七鼎九钟”代表着王侯的丧葬规格,也说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之尊贵。同样,在曾被盗墓者破坏过的1号墓中,仍出土了一套7件铜编钟,制作得非常精致。另外,在古墓群中,还发现了车马坑,这都是田氏家族身份不凡的佐证。
那么,这田氏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史料记载:陈国地处河南淮水流域,齐桓公时期,陈国内乱,陈公子完逃亡至东方齐国避难,齐桓公收留了他并任他为工正之职,于是陈完不再称本国故号,“改陈字为田氏”。陈完的后裔在齐国日益权重,传至第七代田常,已位至齐相,权倾朝野,第十代田和,直接废了齐王,自立为齐王,“姜齐亡,田齐立”。而第七代田常曾将整个胶东半岛划作自己的封邑,他虽身在国都(现淄博),但必定迁自己的部分家族去他的封邑,海阳嘴子前古墓主人一定是田氏贵族,仗着本家族在朝权势,厚葬僭礼而无所顾忌。
参观一座博物馆,欣赏到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了解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收获颇丰。
http://s3/mw690/001ZaoN5zy6IhpES9JE22&690
▲P01
展厅大门很有历史厚重感
http://s1/mw690/001ZaoN5zy6IhpF5gY050&690
▲P02
展览的主题——深山君王梦
http://s8/mw690/001ZaoN5zy6IhpFjCBhb7&690
▲P03
第一部分:大海之阳,惊现特大贵族墓
http://s11/mw690/001ZaoN5zy6IhpFzfKy1a&690
▲P04
第二部分:招虎山下,齐国卿相葬身地
http://s7/mw690/001ZaoN5zy6IhpFLtyu06&690
▲P05
第三部分:无价金文,揭开田氏身世谜
http://s3/mw690/001ZaoN5zy6IhpFYwy692&690
▲P06
第四部分:选择齐东,根植沃土成大业
http://s10/mw690/001ZaoN5zy6IhpGaslz19&690
▲P07
第五部分:田氏代齐,开创封建新时代
http://s16/mw690/001ZaoN5zy6IhpGt4Wbff&690
▲P08
远远就看到了那件珍贵的国宝
http://s2/mw690/001ZaoN5zy6IhpGTa8N51&690
▲P09
这就是国宝级文物——寝盂
http://s10/mw690/001ZaoN5zy6IhpHrNwt99&690
▲P10
花纹细腻,质地纯正,难得的精品
http://s11/mw690/001ZaoN5zy6IhpHOGRcca&690
▲P11
关于这件国宝的介绍
http://s7/mw690/001ZaoN5zy6IhpI8obYe6&690
▲P12
盂沿上刻着的金文
http://s9/mw690/001ZaoN5zy6IhpJ4A1Gc8&690
▲P13
1号墓、4号墓和车马坑的部分出土文物
http://s8/mw690/001ZaoN5zy6IhpJHpIPd7&690
▲P14
陶器制作的很精美
http://s3/mw690/001ZaoN5zy6IhpK6jNU32&690
▲P15
青铜器皿更是精工细作
http://s7/mw690/001ZaoN5zy6IhpKvcb4e6&690
▲P16
出土的珍贵文物真不少
http://s8/mw690/001ZaoN5zy6IhpKQ4Tld7&690
▲P17
有些陶器有破损,但已被专家修复了
http://s13/mw690/001ZaoN5zy6IhpLaJ2s0c&690
▲P18
青铜器保护的很完好
http://s15/mw690/001ZaoN5zy6IhpLsP7Mde&690
▲P19
1号墓出土的七件编钟略有残破
http://s1/mw690/001ZaoN5zy6IhpLLShyb0&690
▲P20
根据出土文物,还原当年生活场景
http://s13/mw690/001ZaoN5zy6IhpMvgYI1c&690
▲P21
田氏源起大事记
http://s15/mw690/001ZaoN5zy6IhpMO1NI9e&690
▲P22
田完避乱奔齐国
http://s2/mw690/001ZaoN5zy6IhpN7eAp01&690
▲P23
关于田氏的历史典故
http://s4/mw690/001ZaoN5zy6IhpNHJtha3&690
▲P24
关于田氏的历史记载
http://s4/mw690/001ZaoN5zy6IhpO3hOb93&690
▲P25
田氏开创封建社会先河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