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走齐鲁(115)】在单县朱家大院,感受鲁西南的民俗文化

(2013-12-11 07:26:16)
标签:

山东

菏泽

单县

朱家大院

游记

分类: 漫走齐鲁

http://s5/mw690/001ZaoN5ty6EFEcWkD2f4&690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多云

 

早就知道山东有一个县城叫单(与姓同,读作shan,四声)县,位于鲁西南的最边缘,是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处。不过,更多的也就是知道单县最有名的是山东名小吃——单县羊汤。到单县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能够走进这座古城缘由很喜庆——去参加夫家外甥女的婚礼。因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所以特意早去了一天,就为了留点儿多余的时间去转转,多看看。

 

对于我这样爱玩之人,去一个新地方决不能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必须要“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出发之前就开始在网上做功课,搜索那里是否有可逛的景点。搜索的结果真令人鼓舞:单县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那里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古迹是几座石牌坊,且均位于县城的中心地段。

 

谁承想,在县城边迎接我们的亲戚直接将我们带到了一处叫做“三元广场”的空地旁。哦?石牌坊在哪儿啊?亲戚说:“别急,我们先参观朱家大院,回头再去看牌坊”。“朱家大院”?我一脸茫然:没听说过,网上也没见过相关资料,靠不靠谱啊?亲戚笑了笑,径自带着我们向前走去。前方果然有一片青砖、灰瓦、红窗棱的古建筑,而且是北方极少见的二层小楼。到了跟前,看到院门前耸立着两块石碑,其中一块写着:“单县民俗文化馆”,另一块石碑上则写着:“朱家楼院——菏泽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样的去处还是值得一看的。

 

据《单县县志》和《古单朱氏族谱》记载:朱家楼院于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由第十一世朱沛开始兴建,鼎盛时期占地约100多亩,占了县城面积的五分之一。朱家大院内套着诸多小院落,共有楼房和平房二百多间,楼房都有回廊,各院相互连通。朱家当年在单县是“八大地主”之首,曾挂过“双千顷牌”,号称“出城巡游数千里,车不轧外姓的地,靴不沾他家的泥”。

 

但在日军侵华战争中,鬼子占领了单县城,为了防御拆掉了其中的很多建筑。后来,在刚解放时和“文革”期间,剩余建筑又两次遭遇损毁。目前仅保留下来两套院落,过去分别由县委印刷厂和县政法委做办公场所。现在我们看到的朱家大院,只有几座二层小楼是货真价实的明清建筑,院墙、影壁、“雀湖观鱼”等景观设计都是近年重新整修时,按史料记载补上的。

 

现存的两楼院,西楼院的正楼为两层五间,长20米,宽7米,高11米,中三间有廊,楼梯在外廊上,建筑为青磨砖、合瓦、木柱、石基结构,檐下有额坊、雀替、垫板。东、西厢楼的结构相同,均为三间两层,长10米,宽6米,高10米,廊檐设在底层,楼梯设在室内,其他与正楼相同。东楼院偏小,其正楼是两层三间的,磨砖、合瓦,廊檐设在上层,砖柱、石础。东楼院的东西厢楼结构与西楼院的厢楼完全相同。

 

作为一所民俗文化馆,自然少不了当地的民俗展示。东楼院里主要是民俗文化展示,分为:劳作(七十二行)、土特产品、婚俗文化、饮食文化、地方戏曲、民间娱乐形式、节庆与时令等。西楼院的展示,是朱家大院的主人——朱氏家族发展史的缩影,有朱家族谱表、朱家名人展示、朱家当年生活场景复原等。走进这朱家楼院,看着眼前的展品,就仿佛走进了鲁西南的民间,古朴之风迎面而来。

 

朱家大院外,就是“三元广场”,广场的东侧竖立着一面长长的、淡红色的、带有回廊的浮雕墙,这就是单县历史名人墙。单县虽然不起眼儿,历史名人还不少呢,有男也有女。男性名人占绝大多数,而女性代表只有一位——吕后。吕后名雉,字娥(公元前241年——前180年),今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之妻,惠帝时尊为太后。而近代的单县历史名人是周自齐。周自齐(公元1869年——1923年),字子廙,单城镇牌坊街人,出身达官世家。1896年赴美留学。1909年7月任游美学务处总办,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出任清华学堂监督。1922年3月,署理国务总理。1922年6月2日,摄行大总统职务。

 

走进单县三元广场,走进朱家大院民俗文化馆,了解了位于鲁西南的这座小城的历史变迁。

 

http://s12/mw690/001ZaoN5ty6EFFzUkqL5b&690

 ▲P01 入城口的雕塑——世纪之光,但老百姓却叫它“羊角”

 

http://s15/mw690/001ZaoN5ty6EFFAy0G27e&690

 ▲P02 世纪之光对面的另一组雕塑

 

http://s14/mw690/001ZaoN5ty6EFFgwhGJbd&690
▲P03 走近朱家大院


 

http://s5/mw690/001ZaoN5ty6EFFiDuLy04&690

▲P04 正规称呼是“朱家楼院”



http://s9/mw690/001ZaoN5ty6EFFj4mRa68&690
▲P05 这道影壁显然是新修的


http://s12/mw690/001ZaoN5ty6EFFjPNmbdb&690
▲P06 小楼都是古建筑——这是厢楼


http://s16/mw690/001ZaoN5ty6EFFkdI4faf&690
▲P07 主院里的正楼


http://s14/mw690/001ZaoN5ty6EFFkB3t34d&690
▲P08 楼内的民俗展——纺纱


http://s6/mw690/001ZaoN5ty6EFFkX5ch95&690
▲P09 民俗展——织布


http://s7/mw690/001ZaoN5ty6EFFliXjw86&690
▲P10 手工土布,挺漂亮的


http://s9/mw690/001ZaoN5ty6EFFlFOOc18&690
▲P11 宝宝的虎头鞋


http://s3/mw690/001ZaoN5ty6EFFm1OZY42&690
▲P12 俯瞰小院


http://s9/mw690/001ZaoN5ty6EFFmyRhS98&690
▲P13 漂亮的圆窗


http://s8/mw690/001ZaoN5ty6EFFnoqz5b7&690
▲P14 斑驳的青砖地


http://s13/mw690/001ZaoN5ty6EFFo7cvy3c&690
▲P15 民俗展——婚礼


http://s13/mw690/001ZaoN5ty6EFFoyii83c&690
▲P16 认真参观婚俗展


http://s4/mw690/001ZaoN5ty6EFFoXZCP23&690
▲P17 喜气洋洋的婚房


http://s3/mw690/001ZaoN5ty6EFFpxFbY32&690
▲P18 镂花的婚床


http://s3/mw690/001ZaoN5ty6EFFqIBmq62&690
▲P19 站在主楼上俯瞰小院


http://s6/mw690/001ZaoN5ty6EFFrz0ON05&690
▲P20 二楼展出的是时令节气习俗


 

http://s9/mw690/001ZaoN5ty6EFFs5Kukc8&690

▲P21 第二个院落里展示的是朱家过去的生活



http://s7/mw690/001ZaoN5ty6EFFt8qNg06&690
▲P22 朱家的客厅


http://s11/mw690/001ZaoN5ty6EFFtFxLsaa&690
▲P23 单县传统名吃——八大碗


http://s1/mw690/001ZaoN5ty6EFFuulHie0&690
▲P24 历史上的朱家楼院模型


 

http://s13/mw690/001ZaoN5ty6EFFv8NwE7c&690

▲P25 朱家族谱



http://s7/mw690/001ZaoN5ty6EFFvCN4Gc6&690
▲P26 第二套院落


http://s9/mw690/001ZaoN5ty6EFFwf3oAa8&690
▲P27 两套院落建筑风格略有不同


http://s13/mw690/001ZaoN5ty6EFFwLaiw4c&690
▲P28 朱家大院附近的一座老建筑已经摇摇欲坠


http://s4/mw690/001ZaoN5ty6EFFz7f1193&690
▲P29 单县历史名人墙


 

http://s16/mw690/001ZaoN5ty6EFFxgzJt3f&690

▲P30 近代名人——周白齐

http://s2/mw690/001ZaoN5ty6EFFxTBWp31&690

▲P31 古代名人——吕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