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育》教育箴言(一)
(2020-02-05 16:24:23)分类: 读后感 |
1.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的实践。
2.教育不但要服务学生的终身成长,同时要通过帮助、引领、启迪人的成长,促进家庭与社会的改变,或者说,要通过人的教育,达到改善、改进、改造家庭和社会的目的。
3.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
4.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在某一领域很专业,而不是因为他在所有领域拥有成就。
5.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无论是孩子成长还是学校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是任何要求,期待目标都不能跨越和忽视的。
6.关注全体,注重基础,面向各个方面,各尽其能,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方式使每个学生、每所学校都能得到发展,让评价变成大家共同参与的行为。
7.教学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学生喜欢老师开始。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学生喜欢学校开始。
8.教育是成长的过程,而成长需要时间,让孩子在“静”的环境下成长才是好的教育。
9.教育是塑造,教育是改变,教育是帮助,教育是启迪。我深信教育职能给人以启迪,而不能让每个人都成功,但它会像种子一样埋在人的心里,等到温度、适度、养分等条件适宜时,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0.成长即教育.教育要为学生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11.教育还应有一些更深、更长远的看不见、摸不着、一时发现不了甚至永远都无法量化和集体化的东西。这些东西成不了教育的功劳,而之能事教育的功德。这些功德评不了职称、得不了奖,甚至没有人(包括受教育者)知道。
12.教育是给人的一生奠基,不能指望通过教育把孩子人生所有的“需要”都准备好,供孩子一生使用。教育只能给孩子提供更多可能,这些可能只是提供一些方向,而非提供确定、单一和定性的东西。
13.教育不应该只为少数人服务,因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教育不应是孩子成功、成才的渠道,而应是孩子成长、成人的过程;现代基础教育不应是“精英”教育,而应是普惠教育。
14.教育功能不断窄化,是源于教育的功利化。教育不应是明天成功的跳板,而应为明天的“无限可能”积蓄相应的基础。
15.教育孩子如同开一家股份公司,家长是公司的董事长,学校是公司的CEO,家长是公司的终生持股人,学校只是公司的阶段持股人。家长在家校合作中不仅仅是参加者,更应是参与者。
16.对教育家长需要厘清几点认识:一是教育如同锻炼身体。要想身体好,就要加强锻炼,而锻炼需要坚持不懈。家长需要意识到,你不是评委,不是观众,孩子的成长历程会打上你的烙印。所以,要想孩子积极健康的厂长,家长要从自己开始,从小事入手,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影响孩子的成长;要用成长
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孩子考上大学
就算完成了自己的教育职责。而是对孩子说教不如让孩子实践。知识最直接的来源是时间,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亲自去实践。三是教育孩子最需要耐心。好孩子是家长“熬”出来的,在你觉得孩子“出大事”的时候记住这几句话: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天塌不下来、明天再说。
17.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欲是指想法、希望、目标,要让孩子对人生永远充满希望和梦想。欣赏、表扬、鼓励孩子就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近。严厉指责、埋怨会让孩子离你原来越远。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轻声批评、温和指责,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爱,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背后有人在付出,从而培养他们感恩和汇报的意识。
18.我们相信路很远,但只要方向对了,哪怕走得慢一些,离目标也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