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西方美术史入题,再读《在那遥远的地方》

(2014-07-10 16:06:25)
标签:

育儿

分类: 黑咖啡读书会作业

宋老师此次来深圳授课,听我提到一帮发烧友曾经在一起深度阅读过《在那遥远的地方》,她很惊讶,并对讨论情况很感兴趣。我们非常希望能在当天下午的小课上听到她再讲讲这本书,她看了那份当时的文字纪录后,放弃了午休,请蔡工帮忙一起在网上下载与本书有关的资料。下午的小课内容结束后,我们一起重温了这本书。由于时间关系,宋老师说无法展开来讲,只在我们上次讨论的基础上补充。对于我们的讨论,谦逊的宋老师没有提出指正。相信不是没有,只能留到下次再请教了


当时学员们有些已经上了将近五小时的课了,相信大家都相当疲惫。我和大家一样尽管兴致不减,但脑力严重透支,听过一次印象有点模糊。为了能让感兴趣的学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特意找了当时的录影资料(两块电池用完都还差十二分钟没录上)再补充了从“秋之雪”那里拿到的录音资料,反复再听和对照后,整理出了以下的文字。供大家参考,算是我此期的第二次作业吧。

 

《在那遥远的地方》深度阅读补充资料

 

本书和格林童话里的《小妖精the goblins有密切的关系。讲一个妈妈的孩子被妖精抱走了,有邻居告诉她拿蛋壳来煮,孩子就能回来。

 

桑达克在画《小妖精the goblins》的时候前往德国旅行,看了很多德国浪漫派的作品,《小妖精the goblins》里的那个小孩子就是桑达克的样子(如下图)。本书同样是一部随处可见德国浪漫派的作品影响的作品。


http://s12/mw690/001ZafYqgy6KkZyLoaneb&690

http://s11/mw690/001ZafYqgy6KkZyPsKKaa&690

http://s2/mw690/001ZafYqgy6KkZyIesN51&690

http://s3/mw690/001ZafYqgy6KkZyEr3Ya2&690

本画作是德国浪漫派画家菲利普·奥托·朗格philipp otto runge 1777-1810的作品 the hulsenbeck children。画里一家三个小孩的肖像。画中有白色的篱笆和本书封面呼应。相似的元素还有向日葵。 the hulsenbeck children》里面的三朵花代表孩子的天真。


http://s6/mw690/001ZafYqgy6KkZCGsW9f5&690

http://s5/mw690/001ZafYqgy6KkZCK7m4c4&690

http://s14/mw690/001ZafYqgy6KkZCNlDf0d&690

在妹妹被小妖精偷走的几个画面中,看到向日葵在向房间里不断涌进来。这是一个关键点,原来无忧无虑的处于天真状态的姐姐面临了冲击,她照顾的小妹妹被偷走了,她得去救妹妹。这是成长的一个转折,她不再受人保护,必须自己去面对问题的时候到了。


http://s4/mw690/001ZafYqgy6KkZFCAFR73&690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月出的的海边

 http://s10/mw690/001ZafYqgy6KkZGcJW969&690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

  

上面两幅画分别为三个人坐在海边的石头上,远处有三艘船和五个人坐在海边,远处有五艘船。表面是一家人在海边,实际上是暗示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从年轻到年老,由船只的出航与回航来隐喻。

本书这幅画面,同样是三个人望着远方三艘船。妈妈是少妇,姐姐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阶段,baby是婴儿。与上面两幅画相呼应,同样暗示了人生的三个阶段。

http://s8/mw690/001ZafYqgy6KkZLUY2r17&690

 

爸爸出海去了,爸爸的画像挂在窗边。窗户常暗示想象的世界。大船出航,爸爸走了。下一幅里窗子里发生了船难。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爱达的想象,爸爸离开家,她很担心,她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靠。这时候,她遇到了困难,妹妹被妖精抓走了。

 http://s10/mw690/001ZafYqgy6KkZOyd0Rd9&690


http://s13/mw690/001ZafYqgy6KkZOBSSo5c&690

http://s13/mw690/001ZafYqgy6KkZOFx243c&690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


http://s12/mw690/001ZafYqgy6Kl0Afkwz3b&690

这是一张桑达克小时候的照片。他常在作品中把妈妈画成月亮,大概是因为妈妈的脸很圆。

 

桑达克小时候常常是姐姐在照顾他。同样还是孩子的姐姐,心里总归是有些不情愿的。这本书既是讲姐姐,又是讲他自己。姐姐是爱达,他是那个小baby。这本书的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是恐惧,恐惧正是来自这个小baby。小baby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就象《小妖精the goblins》里把那个小孩子捉走一样。这个事件同时呼应桑达克小时候一起轰动美国的绑架事件:一个飞行员的小孩子被绑架致死,新闻在不断地报道,给幼小的桑达克的心里留下很大的阴影。他本身又是犹太人,很多亲人在欧洲被杀死,他们的故事,让桑达克的恐惧从幼年一直延伸到成年以后。

 

还有一个德国作家写的一本描写一个穿黄雨衣的小孩子在暴风雨中不听话出门去被卷走的书,这些都令桑达克非常害怕。


http://s14/bmiddle/001ZafYqgy6Kl0gExYh1d&690
荷兰画家勃鲁盖尔Pieter Brueghe l the Elder1625-1669《伊卡瑞斯》

 

伊卡瑞斯乃雅典巧匠戴大勒斯之子。其父曾犯杀侄之罪,带伊卡瑞斯亡命克里特岛,为国王迈诺斯建神牛迷宫,事成却被囚宫中。父子以蜡黏巨翼于双肩,飞遁出岛。伊卡瑞斯豪气不羁,高翔近日,蜡融坠海而溺,是为伊卡瑞斯海。佛朗德画家大布鲁果名画的右下角,得见落水的伊卡瑞斯只剩双脚在外,但其余画面却十分安宁,对溺水悲剧浑若不觉。(引自余光中  文)

 

英国诗人奥登写了一首《美术馆》描写这幅画。

 

Musee des Beaux Arts

by W. H. Auden

 

About suffering they were never wrong,

The Old Masters; how well, they understood

Its human position; how it takes place

While someone else is eating or opening a window or just walking dully along;

How, when the aged are reverently, passionately waiting

For the miraculous birth, there always must be

Children who did not specially want it to happen, skating

On a pond at the edge of the wood:

They never forgot

That even the dreadful martyrdom must run its course

Anyhow in a corner, some untidy spot

Where the dogs go on with their doggy life and the torturer’s horse

Scratches its innocent behind on a tree.

 

In Breughel’s Icarus, for instance: how everything turns away

Quite leisurely from the disaster; the ploughman may

Have heard the splash, the forsaken cry,

But for him it was not an important failure; the sun shone

As it had to on the white legs disappearing into the green

Water; and the expensive delicate ship that must have seen

Something amazing, a boy falling out of the sky,

had somewhere to get to and sailed calmly on.

        

美术馆

余光中

 

说到苦难,他们从未看错,

古代那些大师:他们深切体认

苦难在人世的地位;当苦难降临,

别人总是在进食或开窗或仅仅默然走过;

当长者正虔诚地、热烈地等,

等奇迹降临,总有孩子们

不特别期待它发生,正巧

在林边的池塘上溜冰:

大师们从不忘记

即使可怖的殉道也必须在一隅

独自进行,在杂乱的一隅

一任狗照常过狗的日子,酷吏的马匹

向一颗树干摩擦无辜的后臀。

 

例如布鲁果的《伊卡瑞斯》,众人

都悠然不顾那劫难,那农夫可能

听见了水波溅洒,呼救无望,

但是不当它是惨重的牺牲;阳光灿照,

不会不照见白净的双腿没入碧湛

的海波;那豪华优雅的海舟必然看见

一幕奇景,一童子自天而降,

却有路要赶,仍安详地向前航行。

 

《伊卡瑞斯》里孩子摔到海里去了,但周围没有人注意到。这幅画对应的是书里的这幅

 http://s13/mw690/001ZafYqgy6Kl0kg0vq9c&690


 小妖精把妹妹放进山洞里,画面里有水手,牧羊人,妈妈……他们都似乎浑然不知,无动于衷,没有人知道爱达的心情,没有人知道苦难发生在她的身上,没有人帮忙。

 

 http://s13/mw690/001ZafYqgy6Kl0n0ESo7c&690


http://s8/mw690/001ZafYqgy6Kl0n40Ht17&690

 蛋壳代表新生,因为爱达把妹妹救出来了。在传统西洋画里,玛丽亚穿红、蓝色的衣服。红色代表爱和受难,蓝色代表希望。所以,爱达原来是不愿意妹妹在旁边,不得已去照顾妹妹的人。在这里,她象是圣母一样解救了妹妹。

 

 

洞窟其实是呼应下面这类的画,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这样的洞穴很象是书中小妖精的洞穴,钟乳石象是一张大嘴,长着巨大的牙齿。和这样的宗教主题呼应的画是下面这幅《基督降至地狱边境- descent of christ to limbo

http://s6/mw690/001ZafYqgy6Kl0q1oZn15&690
意大利画家安德里亚·博纳尤蒂··佛罗伦萨(andrea bonaiuti da firenze1343 – 1377)

 

天主教相信基督被钉十字架死后来到阴间,他去了炼狱。这里的人是旧约里的先知,他们无法去到天堂,因此耶酥在复活前的三天里,特别去解救了这些人。这种呼应,暗示着爱达从苦难中把妹妹救了出来。

 

这本书在描写一个小Baby内心的恐惧。另一个层次是爱达作为照顾者,面临了成长过程中的艰难,她必须自己去面对。第三个层次是桑达克自己。

 

他从创作完《厨房夜狂想曲》后,一直想创作这样的主题的作品。《野兽国》表现的是愤怒,《厨房》表现的是喜悦,而本书是表现恐惧。

 

创作本书时,作者陷入了极大的恐惧。恐惧排山倒海而来,他却无能为力。在他精神崩溃的痛苦过程中,刚好有人来找他设计《魔笛》的舞台的布景。莫扎克的《魔笛》是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在创作布景的过程里,桑达克不断听这首音乐作品,这个音乐帮他一点点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他在本书中有一页特别描画了莫扎克。

 http://s16/mw690/001ZafYqgy6Kl0swjtZ8f&690


 

画面中那个房子,是当初邀请莫札特创作《魔笛》的人为他建的小屋,据说这小屋原来建在剧院旁边,后来迁至萨尔斯堡,后人称之为“魔笛小屋”。

爱达抱着妹妹回家的路上,背景里出现了莫扎特。爱达把妹妹救了,莫扎特的音乐把桑达克救了。这是本书的第三个层次。

 

图画中的互文还有更多,有待大家继续发现和补充。

 

 

同时,贴上两年前那次荷塘阅读本书的文字纪录,供没有参加的同学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79fd3e01016c7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