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婚礼大总管
(2012-02-17 15:37: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婚礼策划 |
闲谈之中,很多同事讲,要提前邀请我为他们孩子主持婚礼,很多都已经提前预定好几年,因为我们这波同事的孩子多数都在上高中或者上大学,20岁以下的孩子比较多,我曾对我的同事们讲;“为你们孩子主持婚礼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了,因为我的年龄太大了,已经不适合做婚礼主持人了,婚礼大总管是越老,越有经验越好,到时候我可以做婚礼大总管吧”。现实生活中我已经做婚庆大总管很多次了,有很多朋友找我联系主持婚礼,因为预定晚了,我不能出场,就为很多朋友结婚前出谋划策,充当婚礼庆典大总管之职。关于中国婚庆文化中大总管一职,我在很早的博客里专门介绍过,在过去这行里叫“大僚”。婚丧嫁娶都要找个大僚,一切由大僚来统筹安排,这是我们民间“棚匠行”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如今,我们叫“总管”。用句时髦的话讲,婚庆大总管就是一场婚礼中的CEO,执行官。
首先说说这个“婚庆大僚”角色在一场婚礼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红白喜事的时候,按照老规矩,主人是啥事也不用管的,一切权利都交个大总管来全权代表。所以婚庆大总管在一场婚礼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以其角色的定位说比东家还要高。这里面可能与咱中国人比较要面子有关,人一辈子交友,行善积德,关键用人的时候就要彰显出来,当事东家如果在当甩手掌柜的情况下,把“事”都办的圆圆满满,显得多有面子。是人缘好、口碑好的一种体现。总管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我想与咱这种根深蒂固“要面子”的思想有直接关系吧。
要想做好总管,首先第一,要懂行,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是某个地域的婚丧嫁娶,都有一定的讲究和礼俗,这些东西首先要懂才行。不懂的可以找个懂行的问问,我目前在民间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工作,很多被喜主选定的婚礼大总管因为心里没有谱,就找我咨询这方面的事情,我就给人家列出单子,以及所要准备的工作,所要安排布置的工作细节,每个工作流程的起源和来历以及讲究,都给朋友们讲一讲,这个过程有时候要讲好几个小时,才能交代清楚说明白。目的就是为了先让总管懂行。一旦懂行了,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要想做好一场婚礼大总管第二,要先组阁,先组建起一套人员班子,我就不讲古代传统婚礼的人员组成班子成员构成了,我就说说当今一场婚礼中事先要先落实到那些人员问题:1:助手副总管一到两名。总管有啥想法或者办啥事,告诉助手,副总管去实施监督落实工作。喜主家一个,宾馆或者酒店一个,两个场所各安排一名副总管,大总管直接与这两名副总管联系或者布置工作就可以了。
大总管可以跟负责喜主家的助手副总管安排工作:“你要早晨第一个到喜主家来报道,一:来的客人吃饭的问题,分给你几名早晨包饺子的人员,啥时候下饺子,啥时候吃饭,招待多少人吃饭,先把这个落实好,二:接待客人迎宾的问题,分给副总管几名迎宾人员做手下,负责招待客人,不能慢待了客人。三:起轿前的一切迎亲准备工作,迎亲前10分钟都要落实到位,准备充分。良辰吉时一到,迎亲车队就位,车头方向问题,迎亲去几个人,所带的礼物,发红包的问题,(自己找的车辆,一般是早晨让司机吃点饭,然后开始给发个红包,和喜烟喜糖,请婚庆公司的话,这个事就不用了,直接最后给公司结账就可以了)伴郎,摄影师,摄像师,礼炮师傅,这些都要由副总管一一安排就位。准备好。假如是八点18起轿,在8点10来分钟的时候,婚庆大副总管就要给大总管回报工作,“一切准备就绪,请指示!”。良辰吉时一到:婚庆大总管站在迎亲队伍的左边,傧相站在车头的右边,(傧相一职在过去叫“驾毡”,说白了就是领着新人迎亲的人,迎亲的路线以及时辰的把握,都由他来把握和指挥,手里拿块毛毡,或者红色的包袱,是这一行里的规矩,和权力的象征,)新郎官扶着轿车门,身后吧跟着伴郎,礼炮手做好准备,摄影师摄像师,找好角度。婚庆大总管出场:“运吉日良辰,纳百年之好,良辰吉时已到,某府迎亲队伍出发!鸣炮!”(也有讲“发轿!”)。这个发轿仪式也就算是完成了。
轿车出发以后,到了女方家,男方傧相到了女方家,要找女方家总管商量,如何娶有啥仪式,找女方家总管商量,按照人家的规矩来办理,目前油田的或者城市的婚礼一般是,新郎到了女方家,先叫门,然后在新娘子家吃顿饭,合影,等时辰,时辰一到,男方傧相领着一对新人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发轿以后,男方婚庆大总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布置接亲工作人事安排和调度,谁接娘家压轿的陪亲人员,谁给压轿童子红包,谁卸嫁妆,谁放鞭炮,谁撒花,这些工作一到要都安排好,准备好。很多没有经验的婚礼大总管这个地方最容易出现差错,只把新娘子接下来了,没人管人家娘家人了,让人家很尴尬,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再就是一忙活,没人卸嫁妆了,把人家拉嫁妆的车也给撂倒一边没人问了,这样也很失礼仪。该给人家娘家人上面子的时候,做不到位,这是婚庆大总管最大的失误。很多没有经验的大总管往往在这些细节上考虑不周,分工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出问题的很多。
迎娶回来之后,认亲仪式,闹新人,暂且不表,此时,婚庆大总管要联系分派到酒店的另一名副总管,酒店总管,“酒店婚礼准备工作如何了?”要心中有个数。酒店副总管要向大总管回报酒店里的如下几个大的情况:一,酒水安排,二:人员到场情况,四:红账先生是否到位。五:婚礼主持人,摄影师,摄像师,一切婚礼中需要到位的人员,是否到位,六:主要的客人是否到位。陪酒员,赔领导席位的,赔娘家席位的人员是否到位,迎接客人的迎宾是否到位。迎宾这一角色没有固定的人数,主要是分两拨,一拨在家了负责家里的迎宾接待工作,一拨是酒店里迎接客人,各找几名发个迎宾花,没啥具体要求,主要是接待客人入席的工作。尽管这一角色谁都可以充当,主要的迎宾名单婚庆大总管实现要列出人员名单来,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新人从家里出来到酒店这个过程可以不录像,家里的所有人员如何到酒店的乘车问题,大总管都要负责,不要漏掉重要客人,不要失礼为大原则。
接下来的工作就要个婚礼主持人来办了,婚礼主持人按照实现跟新人策划好的策划方案,把婚礼流程进行完之后,饭店礼仪人员上菜,喜宴开席。(如何做一名称职合格的婚礼主持人,婚礼主持人在主持一场婚礼中都要做那些分内的职责,有机会了我再谈,今天就不多说了)。
说到这里,婚庆大总管的主要工作就算完成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安排喜主大东家敬酒和新人敬酒的事,这些事一般的新人都能不用指导,自己都能做的事了。
最后大总管还要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红账先生把彩礼钱给大总管报账,交个大总管,大总管再负责给酒店、婚庆公司结账。把所有的开支该结清的都当日结清,留好收据,以后给喜主大东家报账。酒店里的副总管的工作任务:把没有用完的婚礼用品,比如瓜子糖,酒,全部收集起来,该退的推掉,不能推掉的,给东家收回家去。真正负责的总管,把装酒的纸壳子都当时处理给废品收购站,为喜主节约一部分婚庆开销。这算是最负责的总管。
一切大事都接近完成的时候,大总管,副总管碰头,开始统计统计帮忙的谁还没吃上饭,开席请人家吃饭,必须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吃上喜酒。如果一场婚礼中有一个客人忙活了半天,连饭都没有吃上,都没有人管,没有人问,这是做总管另一失误。礼数不周还有情可原,如果你根本就没有想到,没有去照顾到,这就是不合格了。吃饭的过程中,总结总结,还有啥纰漏需要补救的,比如,忘记给该给的红包了,远方娘家人当天的吃住如何安排的。一切都想到了,没啥问题了,剩下的就是婚庆大总管与喜主交差的事宜了,做出一个表格来,啥项目开支了多少钱,做个明细账目,让东家一目了然。不能给东家造成一笔糊涂账。留下遗憾和疑问,总之一句话,做一名合格的婚礼大总管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更多的需要爱心和责任来担负,怕吃苦,怕操心,敷衍了事,本着凑合着办的主导思想是做不好总管的。一场完美的婚礼下来,最辛苦的应该是大总管。
很多人认为婚礼大总管很好当,很容易当,这是很错误的一种理解和认识,任何事情做过去了回头看看的确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可真正做的过程中一点差错也不出,一点纰漏也没有,要做到完美并且上讲上究就很难了,一台春晚几个小时的节目,要经过多少专家好几个月的时间忙活才能忙活出来,要想把一场婚礼的总管做好,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仔细想想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我这么多年遇到过太多的婚礼大总管了,真正用专业的角度来看,真正合格的婚礼大总管真的很少见。一名优秀的婚礼大总管,把喜事办完之后,来宾们找不出任何不足的地方,还能帮喜主节约很多钱,能花少钱办大事,如果找一个不称职的婚礼大总管,花很多钱,浪费的很严重,最终还有可能把喜事办的一沓糊涂。专业的婚礼大总管,喜主花一万块钱,办成的喜事能拍摄出3万块钱的画面标准来,如果不会办的,主人花掉5万块钱办场婚礼,最后影像资料上你啥也看不到。无章无法,弄的人家摄影师,摄像师都没有机会拍摄出大场面来。结婚是件大事,是件要面子的事,很多消费点,你大总管在策划时都没有注意到,没有布置和交代好,乱哄哄的,事是办下来了,可质量却大打折扣。
我中国喜葫芦现在为喜主做婚礼主持人的时候,顺便也就把很多大总管的活给干了,不是我主动干的,我也不敢主动去做,因为太多的喜主了解我了,知道我就是这方面的婚庆礼仪专家,一见到大总管,大总管上来就把大权交个我了,“你是专家,你说咋办,就咋办!我们为您服务,都听你的!”。既然朋友们如此信任俺,那我就不能再偷懒了,我指导出来的婚礼主持场面,和一般婚礼大总管指导出来的场面,那肯定是有点差别的。如果想学婚庆大总管这一行当的朋友,可以找出专业婚礼大总管指导出来的影像资料和非专业的对比一下,同样规模同样消费的一场婚礼庆典场面,你就会发现,“原来婚礼大总管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由于,我热衷研究和实践中国传统婚庆文化,近两年的婚庆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指导了很多婚礼庆典整体流程,(全程婚礼主持),如今很多老结婚迎娶的老讲究,都被我给从新在当地被服务群体中推广普及开来,新郎官迎亲前向父母“告假”仪式,新郎官向岳父母大人“请假”仪式,铺床仪式,包括敬列祖列宗仪式,一些很古老的传统,都在城市婚礼庆典场面中展示了出来,广泛受到认可和好评。
昨天我主持婚礼时还跟很多来宾讲:“年轻人不要动辄就崇洋媚外,啥都是外国的好,要看婚礼咱中国人传统婚礼才最有看头,很多人说中国婚礼不好看,不如外国的,我要说的是,你根本就没见过,你咋就知道我们的不好看呢”。如今向我咨询关于办婚礼事宜的朋友越来越多,相信中国婚礼真的很好看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人拿俺中国喜葫芦不会主持西式婚礼来说事,我要告诉这些朋友的是,我潜心研究过当今30多个国家的婚礼庆典礼俗多年了,你随便找一个国家的婚礼庆典历史,我都能给你说个一二三来的,我嫌弃很多婚庆文化礼俗不如中国的好,本就是中国婚庆历史的孙子悲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实践,如今新娘子穿白色的婚纱结婚,就是外国人学咱中国人,没学好,把中国发丧时的场面学到婚礼上了,才有的新娘子穿白婚纱的世界潮流,咱中国人发丧时摔个盆子,日本鬼子学去了,出嫁姑娘时,爹娘为姑娘摔个茶碗子,外国人结婚切蛋糕,撒面包渣,那就是跟咱中国人学的结婚那天吃“同牢饭”撒五色粮食学的。咱中国婚礼主持人没事了也跟外国人学,现在很多新人上场分开上场,我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因为我知道外国人很多国家是女方家办婚礼,和咱中国以男方为主办婚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外国人结婚时,新娘子是由父亲牵着手交个新郎,那也是跟咱中国老婚礼出嫁场景,新娘子出嫁前,由母亲蒙盖头学去的,最早的根就在咱大中国起源的,姑娘的绣楼做父亲的能随便进吗?要我说外国新娘子的父亲领着新娘子下来交个新郎这一婚庆礼俗,按照咱中国的传统,就太不上讲究了。我胡扯成了习惯,今天又不知道闲扯那里去了,今天就闲扯到此为一站吧。
首先说说这个“婚庆大僚”角色在一场婚礼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红白喜事的时候,按照老规矩,主人是啥事也不用管的,一切权利都交个大总管来全权代表。所以婚庆大总管在一场婚礼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以其角色的定位说比东家还要高。这里面可能与咱中国人比较要面子有关,人一辈子交友,行善积德,关键用人的时候就要彰显出来,当事东家如果在当甩手掌柜的情况下,把“事”都办的圆圆满满,显得多有面子。是人缘好、口碑好的一种体现。总管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我想与咱这种根深蒂固“要面子”的思想有直接关系吧。
要想做好总管,首先第一,要懂行,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是某个地域的婚丧嫁娶,都有一定的讲究和礼俗,这些东西首先要懂才行。不懂的可以找个懂行的问问,我目前在民间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工作,很多被喜主选定的婚礼大总管因为心里没有谱,就找我咨询这方面的事情,我就给人家列出单子,以及所要准备的工作,所要安排布置的工作细节,每个工作流程的起源和来历以及讲究,都给朋友们讲一讲,这个过程有时候要讲好几个小时,才能交代清楚说明白。目的就是为了先让总管懂行。一旦懂行了,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要想做好一场婚礼大总管第二,要先组阁,先组建起一套人员班子,我就不讲古代传统婚礼的人员组成班子成员构成了,我就说说当今一场婚礼中事先要先落实到那些人员问题:1:助手副总管一到两名。总管有啥想法或者办啥事,告诉助手,副总管去实施监督落实工作。喜主家一个,宾馆或者酒店一个,两个场所各安排一名副总管,大总管直接与这两名副总管联系或者布置工作就可以了。
大总管可以跟负责喜主家的助手副总管安排工作:“你要早晨第一个到喜主家来报道,一:来的客人吃饭的问题,分给你几名早晨包饺子的人员,啥时候下饺子,啥时候吃饭,招待多少人吃饭,先把这个落实好,二:接待客人迎宾的问题,分给副总管几名迎宾人员做手下,负责招待客人,不能慢待了客人。三:起轿前的一切迎亲准备工作,迎亲前10分钟都要落实到位,准备充分。良辰吉时一到,迎亲车队就位,车头方向问题,迎亲去几个人,所带的礼物,发红包的问题,(自己找的车辆,一般是早晨让司机吃点饭,然后开始给发个红包,和喜烟喜糖,请婚庆公司的话,这个事就不用了,直接最后给公司结账就可以了)伴郎,摄影师,摄像师,礼炮师傅,这些都要由副总管一一安排就位。准备好。假如是八点18起轿,在8点10来分钟的时候,婚庆大副总管就要给大总管回报工作,“一切准备就绪,请指示!”。良辰吉时一到:婚庆大总管站在迎亲队伍的左边,傧相站在车头的右边,(傧相一职在过去叫“驾毡”,说白了就是领着新人迎亲的人,迎亲的路线以及时辰的把握,都由他来把握和指挥,手里拿块毛毡,或者红色的包袱,是这一行里的规矩,和权力的象征,)新郎官扶着轿车门,身后吧跟着伴郎,礼炮手做好准备,摄影师摄像师,找好角度。婚庆大总管出场:“运吉日良辰,纳百年之好,良辰吉时已到,某府迎亲队伍出发!鸣炮!”(也有讲“发轿!”)。这个发轿仪式也就算是完成了。
轿车出发以后,到了女方家,男方傧相到了女方家,要找女方家总管商量,如何娶有啥仪式,找女方家总管商量,按照人家的规矩来办理,目前油田的或者城市的婚礼一般是,新郎到了女方家,先叫门,然后在新娘子家吃顿饭,合影,等时辰,时辰一到,男方傧相领着一对新人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发轿以后,男方婚庆大总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布置接亲工作人事安排和调度,谁接娘家压轿的陪亲人员,谁给压轿童子红包,谁卸嫁妆,谁放鞭炮,谁撒花,这些工作一到要都安排好,准备好。很多没有经验的婚礼大总管这个地方最容易出现差错,只把新娘子接下来了,没人管人家娘家人了,让人家很尴尬,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再就是一忙活,没人卸嫁妆了,把人家拉嫁妆的车也给撂倒一边没人问了,这样也很失礼仪。该给人家娘家人上面子的时候,做不到位,这是婚庆大总管最大的失误。很多没有经验的大总管往往在这些细节上考虑不周,分工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出问题的很多。
迎娶回来之后,认亲仪式,闹新人,暂且不表,此时,婚庆大总管要联系分派到酒店的另一名副总管,酒店总管,“酒店婚礼准备工作如何了?”要心中有个数。酒店副总管要向大总管回报酒店里的如下几个大的情况:一,酒水安排,二:人员到场情况,四:红账先生是否到位。五:婚礼主持人,摄影师,摄像师,一切婚礼中需要到位的人员,是否到位,六:主要的客人是否到位。陪酒员,赔领导席位的,赔娘家席位的人员是否到位,迎接客人的迎宾是否到位。迎宾这一角色没有固定的人数,主要是分两拨,一拨在家了负责家里的迎宾接待工作,一拨是酒店里迎接客人,各找几名发个迎宾花,没啥具体要求,主要是接待客人入席的工作。尽管这一角色谁都可以充当,主要的迎宾名单婚庆大总管实现要列出人员名单来,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新人从家里出来到酒店这个过程可以不录像,家里的所有人员如何到酒店的乘车问题,大总管都要负责,不要漏掉重要客人,不要失礼为大原则。
接下来的工作就要个婚礼主持人来办了,婚礼主持人按照实现跟新人策划好的策划方案,把婚礼流程进行完之后,饭店礼仪人员上菜,喜宴开席。(如何做一名称职合格的婚礼主持人,婚礼主持人在主持一场婚礼中都要做那些分内的职责,有机会了我再谈,今天就不多说了)。
说到这里,婚庆大总管的主要工作就算完成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安排喜主大东家敬酒和新人敬酒的事,这些事一般的新人都能不用指导,自己都能做的事了。
最后大总管还要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红账先生把彩礼钱给大总管报账,交个大总管,大总管再负责给酒店、婚庆公司结账。把所有的开支该结清的都当日结清,留好收据,以后给喜主大东家报账。酒店里的副总管的工作任务:把没有用完的婚礼用品,比如瓜子糖,酒,全部收集起来,该退的推掉,不能推掉的,给东家收回家去。真正负责的总管,把装酒的纸壳子都当时处理给废品收购站,为喜主节约一部分婚庆开销。这算是最负责的总管。
一切大事都接近完成的时候,大总管,副总管碰头,开始统计统计帮忙的谁还没吃上饭,开席请人家吃饭,必须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吃上喜酒。如果一场婚礼中有一个客人忙活了半天,连饭都没有吃上,都没有人管,没有人问,这是做总管另一失误。礼数不周还有情可原,如果你根本就没有想到,没有去照顾到,这就是不合格了。吃饭的过程中,总结总结,还有啥纰漏需要补救的,比如,忘记给该给的红包了,远方娘家人当天的吃住如何安排的。一切都想到了,没啥问题了,剩下的就是婚庆大总管与喜主交差的事宜了,做出一个表格来,啥项目开支了多少钱,做个明细账目,让东家一目了然。不能给东家造成一笔糊涂账。留下遗憾和疑问,总之一句话,做一名合格的婚礼大总管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更多的需要爱心和责任来担负,怕吃苦,怕操心,敷衍了事,本着凑合着办的主导思想是做不好总管的。一场完美的婚礼下来,最辛苦的应该是大总管。
很多人认为婚礼大总管很好当,很容易当,这是很错误的一种理解和认识,任何事情做过去了回头看看的确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可真正做的过程中一点差错也不出,一点纰漏也没有,要做到完美并且上讲上究就很难了,一台春晚几个小时的节目,要经过多少专家好几个月的时间忙活才能忙活出来,要想把一场婚礼的总管做好,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仔细想想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我这么多年遇到过太多的婚礼大总管了,真正用专业的角度来看,真正合格的婚礼大总管真的很少见。一名优秀的婚礼大总管,把喜事办完之后,来宾们找不出任何不足的地方,还能帮喜主节约很多钱,能花少钱办大事,如果找一个不称职的婚礼大总管,花很多钱,浪费的很严重,最终还有可能把喜事办的一沓糊涂。专业的婚礼大总管,喜主花一万块钱,办成的喜事能拍摄出3万块钱的画面标准来,如果不会办的,主人花掉5万块钱办场婚礼,最后影像资料上你啥也看不到。无章无法,弄的人家摄影师,摄像师都没有机会拍摄出大场面来。结婚是件大事,是件要面子的事,很多消费点,你大总管在策划时都没有注意到,没有布置和交代好,乱哄哄的,事是办下来了,可质量却大打折扣。
我中国喜葫芦现在为喜主做婚礼主持人的时候,顺便也就把很多大总管的活给干了,不是我主动干的,我也不敢主动去做,因为太多的喜主了解我了,知道我就是这方面的婚庆礼仪专家,一见到大总管,大总管上来就把大权交个我了,“你是专家,你说咋办,就咋办!我们为您服务,都听你的!”。既然朋友们如此信任俺,那我就不能再偷懒了,我指导出来的婚礼主持场面,和一般婚礼大总管指导出来的场面,那肯定是有点差别的。如果想学婚庆大总管这一行当的朋友,可以找出专业婚礼大总管指导出来的影像资料和非专业的对比一下,同样规模同样消费的一场婚礼庆典场面,你就会发现,“原来婚礼大总管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由于,我热衷研究和实践中国传统婚庆文化,近两年的婚庆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指导了很多婚礼庆典整体流程,(全程婚礼主持),如今很多老结婚迎娶的老讲究,都被我给从新在当地被服务群体中推广普及开来,新郎官迎亲前向父母“告假”仪式,新郎官向岳父母大人“请假”仪式,铺床仪式,包括敬列祖列宗仪式,一些很古老的传统,都在城市婚礼庆典场面中展示了出来,广泛受到认可和好评。
昨天我主持婚礼时还跟很多来宾讲:“年轻人不要动辄就崇洋媚外,啥都是外国的好,要看婚礼咱中国人传统婚礼才最有看头,很多人说中国婚礼不好看,不如外国的,我要说的是,你根本就没见过,你咋就知道我们的不好看呢”。如今向我咨询关于办婚礼事宜的朋友越来越多,相信中国婚礼真的很好看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人拿俺中国喜葫芦不会主持西式婚礼来说事,我要告诉这些朋友的是,我潜心研究过当今30多个国家的婚礼庆典礼俗多年了,你随便找一个国家的婚礼庆典历史,我都能给你说个一二三来的,我嫌弃很多婚庆文化礼俗不如中国的好,本就是中国婚庆历史的孙子悲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实践,如今新娘子穿白色的婚纱结婚,就是外国人学咱中国人,没学好,把中国发丧时的场面学到婚礼上了,才有的新娘子穿白婚纱的世界潮流,咱中国人发丧时摔个盆子,日本鬼子学去了,出嫁姑娘时,爹娘为姑娘摔个茶碗子,外国人结婚切蛋糕,撒面包渣,那就是跟咱中国人学的结婚那天吃“同牢饭”撒五色粮食学的。咱中国婚礼主持人没事了也跟外国人学,现在很多新人上场分开上场,我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因为我知道外国人很多国家是女方家办婚礼,和咱中国以男方为主办婚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外国人结婚时,新娘子是由父亲牵着手交个新郎,那也是跟咱中国老婚礼出嫁场景,新娘子出嫁前,由母亲蒙盖头学去的,最早的根就在咱大中国起源的,姑娘的绣楼做父亲的能随便进吗?要我说外国新娘子的父亲领着新娘子下来交个新郎这一婚庆礼俗,按照咱中国的传统,就太不上讲究了。我胡扯成了习惯,今天又不知道闲扯那里去了,今天就闲扯到此为一站吧。
前一篇:2010年婚礼策划师的发展趋势
后一篇:中国传统婚礼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