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心病手术并非要早

标签:
育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病预防治疗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已成为我国小儿出生缺陷的第一位,发病率占出生婴儿的0.6%~0.8%。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这意味着每30秒我国就新增加1个残疾婴儿,而先心病是目前全世界新生儿出生缺陷中致死致畸第一位疾病,以每年大约20万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有半数先心病孩子活不到3岁在健康人群眼里,先天性心脏病或许是“短命”的代名词。事实上确实如此,一些复杂的先心病,如果不经过人为干预,大部分患儿活不到3岁,其死亡率极高。先天性心脏病作为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是影响新生儿期和儿童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先心病患病率大概为千分之六至八,目前没有一项数据表明先心病发病率上升与强制婚检有关。事实上,妇女怀孕的头3个月是胎儿器官的形成期,准妈妈们应该加强围孕期的检查。
怀孕头三个月感染病菌是引起先心病主要原因
先心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引起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明确的是女性在怀孕最初三个月如果遭遇病毒感染,胎儿发生心脏血管畸形的危险因素就会大大提高。风疹病毒是目前最为明确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因素。
小儿先心病手术并非越早越好
小儿先心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大部分先心病患儿都能通过手术有效治疗和痊愈,能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生活。然而,目前在孩子是否及早手术的问题上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情况,一种是希望“等孩子大一些再做”,结果一拖拖到五六岁,孩子病情越来越严重,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期。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家长认为手术越早越好,希望孩子一出生后就急着进行手术治疗干预。先心病手术治疗最早可在胎儿期进行。但是近几年来宫内手术的研究发展相当缓慢,考虑到对母体、胎盘功能以及胎儿的影响,同时涉及伦理因素,操作起来复杂,仍然处于探索当中,胎盘支持下的产时胎儿手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暂未引进真正意义的直视心脏外科手术。目前最早的手术干预仍需等孩子生下来以后进行,即便如此,手术成功率仍然在9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