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关于先心病的几个常见误区
(2014-11-21 15:25:49)
标签:
先心病误区先天性疾病介入治疗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作为一种先天性疾病,它在所有的先天性疾病之中可能是发病率很高的一个病种。然而,目前很多人对于先心病的认识还是存在一些误区,这也直接导致了在诊断治疗上的不作为,不及时,不高效。
治疗先心病时常见的误区
一、先心病可以自己长好
由于人们对相关先心病知识的缺乏,致使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先心病能长好,不积极治疗。结果小时候能治好的先心病,到十几岁时不能治了,甚至因此丧失劳动能力。诚然有些小型的房缺室缺是有可能自己愈合的,但大部分先心病是长不好的,还需通过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可达到疗效。
二、先心病无症状不要紧
由于人的心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所以即使患者有先心病,有些人平时无明显感觉,只是心脏能听到杂音。像上述提到的无明显症状,只是能听到杂音绝不代表没事,等到症状明显时,有的原来能治的,现在不能治了;有的甚至引发了并发症并引起生命危险。
三、所有先心病都适合介入治疗
介入手术治疗先心病在近些年比较热门的,因为其众多的优点,许多家庭也倾向于选择介入治疗来治先心病。不是所有的先心病都适合介入,大部分先心病还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前最好是做一个全面的心肺功能的检查,看一下是否适合做介入手术。如果不适合做的,却非要采用介入手术,不但治不了病,还有可能会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
阅读了上文后,相信大家对于先心病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和定位,祝愿广大的先心病患儿可以早日康复,拥抱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