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先天性心脏病
(2014-10-13 10:37:49)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已高达8‰,这意味着每年将新增15万-2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但是主动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两成,60%未经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一岁内死亡,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先天性心脏病认识有误,致使能治的先心病不能治了,简单的变复杂了,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和死亡。
为增进大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了解,提高大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意识,以下是几种关于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1、先天性心脏病没症状不要紧。
由于人的心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所以即使患儿有先心病,平时会无明显感觉,只是能听到婴儿心脏杂音,认为没事,不要紧。结果等到先天性心脏病症状明显时,有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原来能治的,现在不能治了;有的合并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正常的瓣膜也损坏了;有的甚至出现大咳血,危及生命。
错误认识2、先天性心脏病能长好。
先心病好发于经济条件差,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边远地区医生对心脏病认识也有限,主观上认为先心病能长好并告知了家属,家属也希望能长好。结果小时候能治好的先心病,到十几岁时不能治了。事实上,有些小的房缺和室缺是可以长好的,但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无法自己长好,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应到医院,在专家指导下治疗。
据统计,有部分5毫米以下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或单纯房间隔缺损患儿在3岁内能够自愈。随着年龄增长,自愈的可能性逐渐减少。因此,即使是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在3岁后还不能自愈,就应尽快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以保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身体健康。
错误认识3、先天性心脏病不能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已接近国际水平。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根治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