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防治形势严峻 加强孕期保健远离七大危险

标签:
先心病孕期保健病毒感染环境污染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先天性畸形,也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新增15万-20万,每年国家花在先心病治疗的费用达2.5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先天性心脏病预防关键在怀孕头三个月:
先天性心脏病的产生是由于胎儿发育期间受到环境与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发育停顿或畸形。因而加强孕期保健,尤其是怀孕的头三个月,这是心脏大血管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十分重要。
远离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七大危险因素:
1、环境污染。
孕妇接触放射线、重金属、较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处于高海拔缺氧环境等。
2、有先心病家族遗传史。
3、病毒感染。
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孢疹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先心病。
4、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
5、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
6、近亲婚配。
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7、不良嗜好。
孕妇嗜烟、酒后同房受孕等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几率,导致婴儿发生先心病。
此外,除以上七大先心病危险致病因素外,电脑和手机辐射等环境污染,可能是先心病新的诱因,怀孕的准妈妈们应注意控制电脑和手机的使用时间,远离辐射污染。
前一篇:房间隔缺损如何诊断
后一篇:观察症状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