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预防妊娠早期避免感冒呼吸道感染健康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它也是新生儿自然死亡的首要病因。疾病诱因通常与母体妊娠期感染、糖尿病、胎儿受压或遗传等有关。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提早做好预防措施。
1、孕妇在妊娠早期应避免感冒,注意保温,减少出现公共场所。尤其是密封较好的商厦内,空气质量较差,很容易发生感染的情况。
2、在妊娠2个月时,胎儿心脏发育接近完成,此时可以做彩超检查其心脏的发育情况。如果小孩的心脏表现为畸形、复杂等状况,而个别症状也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那么妈妈则要考虑舍去这个胎儿。值得注意的是,用超声波检查胎儿心脏发育情况的要求较高,包括医院设备、医生水平等都会有影响。
3、也有部分人认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超声波、周围放射性物等有关。但尚无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
4、家庭装修可能不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但可能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异常。装修后残留的特殊气味、气体都含有度物质,如甲醛等,可能会刺激角膜、呼吸道等,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5、父母有饮酒、抽烟的习惯,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6、一些药物诸如抗菌素等,应尽量避免。
7、如果胎儿发育不好、不健全等,有时会有表现,如导致孕妇流产等。一部分原因是母体的不适应,另一部分可能是胎儿发育异常引起。本身发育的不正常。有的妈妈在怀孕期间服用一些药物,也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8、宝宝嘴唇发紫。胎儿在出生后,如果缺损大,导管较粗,容易出现感冒、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症状,此时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如果出生患儿嘴唇发紫,尤其是在哭闹时会又加重表现,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