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自愈期间的注意事项

标签: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健康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摘要:婴儿室间隔缺损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心病,大约占整个先心病的20%,有一小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愈合,一般发生在1~3岁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的患儿。 然而,不是所有的室间隔缺损的患儿都能自行愈合。导致婴儿室间隔缺损自行愈合的机制很复杂,室间隔缺损自愈大致与室间隔缺损患儿年龄,缺损的类型、大小,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血流动力学等有关。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单纯性室间隔缺损为最普遍被医师及家属认识的先心病,其就诊率也为最高,相关治疗基础根本涉及产科、儿科、心脏内科及外科。
室间隔缺损最易合并感染、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
婴儿室间隔缺损导致患儿心脏左、右心室之间压力阶差大,肺血流量明显增加,长期结果容易造成肺动脉高压,一旦发生不可逆转的器质性肺动脉高压,那么患儿就失去了治疗的机会。家长和医生在等待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和进展的速度。
而且由于高速血流冲击,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故在等待室间隔缺损自愈期间,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应立即施行手术治疗。
室间隔缺损一般推荐通过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多限于肌部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成功率基本在99%以上。如果手术,可选择右腋下美容小切口的室间隔缺损手术,这样手术切口极小,可保障手术后切口美容效果。
室间隔缺损手术后身体状况和正常人一样。没有后遗症。
因而,一般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对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建议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着等待室间隔缺损的自行愈合,一旦在随诊的过程中,患儿的病情出现变化,或没有自愈的可能,那么,就须尽快行干预治疗,以免失去治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