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的原则

标签:
肺动脉高压心房间隔缺损心力衰竭先心病健康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1、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率整体上为87%;在3个月以前诊断的缺损<3mm的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在1岁半内可100%的自然闭合;缺损在3-8mm的房间隔缺损在1岁半内有80%以上的可自然闭合;缺损在8mm以上者很少有自然闭合者。一般ASD早期很少出现症状,小的ASD可终生不手术。
到成人时期如有反复性脑梗塞,其静脉系统的小栓子,通过房缺进入左心,到脑部小动脉而致脑梗塞。近年来,通过儿内科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替代外科手术治疗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部分继发孔型的房间隔缺损已经可以用介入法治疗。
2、原发孔缺损在婴儿期症状轻,儿童期易发生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手术一般在学龄前(2-4岁)。合并二尖瓣返流药物处理无效的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患儿,应进行手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通道也属心内膜垫缺损范围,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患儿常有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可在1岁内手术修补。
3、继发孔缺损分流量很小又无肺动脉高压者,无手术指征。少数缺损分流量大或发生心力衰竭者,应及时手术。
4、心房间隔缺损导管介入关闭术:自1972年开始试用经导管介入进行ASD关闭术,最早应用单伞法,后改进为双伞法,近年又改进为钮扣双盘装置关闭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国内一些医院已开始试用。
中到大的房间隔缺损患儿需及早施行外科手术修补治疗,疗效亦是十分令人满意的。目前心外科为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患儿开展小切口手术,或心脏不停跳修补房缺,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手术疗效良好。必须警惕的是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如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时,手术效果较差。
前一篇:检查诊断法洛氏四联症的方法
后一篇:房间隔缺损封闭术的手术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