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先心病手术治疗新观点

(2012-04-03 09:21:32)
标签:

育儿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介入治疗

新生儿硬肿

心律紊乱

先心病患儿

健康

分类: 小儿心脏病

小儿先心病传统的观点:直至80年代末人们仍认为先心病手术宜幼儿期进行,如室间隔缺损可在3-4岁左右手术,并宜在未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之前;更新的观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新生儿期即可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越是复杂型先心病越应及早手术。

1、早期手术的优点①可立即改变的血液动力学,抢救新生儿生命或使新生儿脱离缺氧发作等危险。②可减少小儿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所造成的对家庭及社会的巨大经济负担和社会心理负担。③有利于小儿健康生长发育。

2、早期手术需注意的问题①保暖——如不当,导致新生儿硬肿症。②肺功能的保护——处理不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③液体的控制——过多,会加重心肾负担。④抗菌素的应用——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肝、肾毒性及溶血。

先天性心脏病可以介入治疗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用导管介入治疗代替外科手术,从80年代开展应用至今,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狭窄(PS)的治疗,已成为临床首选的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堵闭术,从Porstmann法(海绵塞)、Rashkind法(双面伞)、Sideris法(纽扣式)、Coil法(弹 簧圈),国内儿科均已开展。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应用介入手术医治多例患儿获得成功,中国协合医科大学也曾报告应用Amplatzer堵闭器堵闭6例二孔 型间隔缺损。

目前认为Amplatzer法适应证广,残余分流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少,操作简便,近期疗效可靠,是一种有希望的PDA和ASD非手术治疗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