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先心病介入术需握准时机

标签:
肺动脉瓣先心病患儿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心律失常先心病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摘要:先心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出生后即发生严重心衰的,可以马上行心脏超声或心导管检查,必要时应立即行介入手术治疗。
http://www.yodak.net/uploads/120322/87_145831_1.jpg
治疗先心病介入术需握准时机
治疗先心病介入术需握准时机
我国先心病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7%。左右,每年大约有15万名先心病患儿出生。但是,约90%的先心病患儿可通过治疗,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发育、生活及工作。
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时机不同
动脉导管未闭,可以在半岁后就可行介入治疗;对肺动脉瓣狭窄,可在1岁后开展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对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可以在3岁左右行介入治疗;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一般在3月龄以前就需开胸手术治疗。
对择期手术的患儿,一定要在小儿心血管专科定期随诊,家长万万不能把4岁前可以治愈的病,拖到孩子成年,以免丧失治疗时机。对出生后反复患肺炎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患儿,提倡早期治疗。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肺动静脉瘘、房间隔造口术等,目前,国内外把这些先天畸形作为应用介入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先心病是否有自行愈合的可能?
据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说:如缺损直径小于0.5厘米的室缺或房缺,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可进行观察到2岁,有一小部分患儿可以自行 愈合;但有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型的室缺,由于靠近瓣膜,就是小于0.5厘米,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厘米的患儿,一般是无法自行愈 合的,均需通过介入手术或开胸手术法根治。
前一篇:先心病不可怕 98.5%可根治
后一篇:先心病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