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创介入堵闭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2011-09-20 11:26:05)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

李小波

健康

分类: 小儿心脏病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心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心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采取的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具有以下优点:

  不需要开胸,创伤小,不留刀痕而不影响美观不需要全麻及体外循环,儿童体质不同于成人,避免了因全麻、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术中失血少,不需要输血;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也无需长期服用药物。

  治疗效果好。封堵器植入心脏后1个月人体自身的内皮细胞就已覆盖在其表面,3个月后内皮细胞就完全将封堵器包埋,不会发生封堵器脱落。这种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不断改进,现在已基本成熟了。经过数年的随访观察,所有经过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完全恢复正常,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适合于导管介入治疗的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有:房间隔缺损(中央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动静脉瘘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有封堵器堵闭球囊扩张两项主要技术,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缺损使用堵闭术,而对于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则使用球囊扩张术治疗。

目前常用的封堵器为AMPLATZER封堵器,其优点有:中心自膨性,自向心性,可反复回收,输送鞘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适应征选择范围广,完全封堵率高,安全性高。

  总体来说,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成功率高、不需要气管插管麻醉等优点;且不留任何疤痕,达到根治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