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如此上升的趋势,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缺乏优生科学知识、优生保健意识不强、生活方式不健康,孕前健康检查和孕期保健未得到有效落实,环境污染及职业危害有损待孕夫妇身体健康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011年9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预防出生缺陷日"。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就已经存在的身体结构或功能异常,常见的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漏斗胸、脊柱裂、兔唇、四肢异常等,生理功能和代谢缺陷常导致先天性智力低下(俗称"呆"、"傻"),聋、哑等异常。严重的出生缺陷可导致围产儿和婴幼儿死亡,或造成终身残疾,严重影响生命和生活质量,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这是老百姓最为担心和害怕的现象,也是国家和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的人口发展问题。
http://www.yodak.net/uploads/110902/69_144910_1.jpg
数字凸现压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缺陷儿总量也多,堪称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每年新生先天残疾儿是120多万,新增出生缺陷病例却接近全球的20%。在出生缺陷现象中,有些异常出生时即可发现,有些异常却并不能马上发现,需要在出生后一段时间,甚至数年后才可逐步发现。据资料统计,每年出生时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和出生后逐渐显现的缺陷约占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另一方面,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不断上升,从1996年到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从8.77‰,上升到14.79‰。出生人口质量形势相当严峻。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出生人口素质高度重视。为了推动中国出生缺陷和残疾的防御,我国政府将每年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大力开展出生缺陷干预。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仅是对我国、也是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造成原因为多种方面
出生缺陷发生率如此上升的趋势,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缺乏优生科学知识、优生保健意识不强、生活方式不健康,孕前健康检查和孕期保健未得到有效落实,环境污染及职业危害有损待孕夫妇身体健康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证明,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难下,都与人们缺乏科学育儿常识,不能主动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能克服有害于优孕优生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孕期乱用药物,以及社会缺乏保护措施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研究结果表明,25%的出生缺陷是由遗传因素所致,10%的出生缺陷是由环境因素所致,其余65%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比如:化工污染、长期接触铅、镉、汞等重金属,以及接触甲醛、有机溶剂、核辐射等,都可以导致出生缺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