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模拟试题(三)

(2012-03-22 19:46:42)
标签:

体育

钟子期

围棋

教育

分类: 试卷中心

2010中考模拟试题(三)

(考试形式:闭卷  试题分汉字、阅读、写作三部分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汉字(10分)

一、根据语意填写汉字:(3分)

闻名   迩的世博会上,各类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   接,而且质量上乘并无半点   疵。

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3分)

这两批货物都打折(    )出售,严重折(    )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    )腾了。

三、发现有错别字的词语,写出正确的词语:(1分)

    一向严厉、行事有霹雳风格的历史老师满脸温和,鼓励我借这次考试胜利的东风乘势前进,再接再励。

四、请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穷”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3分)

    小兰的一位远在深山的穷(    )亲戚,今年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木,本来是件大好事,可小兰认为他那是劳民伤财穷(    )折腾,搞得不好会赔个精光,还担心他在山穷(    )水尽的时候向她求助。

①生活贫困、缺乏财物; ②穷尽;  ③用尽、费尽;  ④彻底追究;  ⑤极为;⑥(副词)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要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

 

第二部分: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2分)

伯牙子①鼓琴,其友钟子期②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③,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④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⑥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注释】 ①伯牙子:春秋时精于琴艺的音乐家。 ②钟子期:春秋时精通音律的音乐鉴赏大师。③方鼓而志在太山: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鼓,动词,弹奏。太山,指泰山。 ④少选:一会儿。 ⑤汤汤(shāng shāng):形容大水急流的样子。 ⑥奚由:“由奚”的倒装,即“由何”,从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伯牙子鼓琴    ②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③伯牙破琴绝弦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②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3、文中的“骥”是比喻           ,“伯乐”是比喻             。短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4分)

4、本故事流传出名曲《高山流水》,请你列举另外一首与民间传说故事有关的名曲。(1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1分)

美术与人生

形状和色彩有一种奇妙的力,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众的心。例如春花的美能使人心兴奋,秋月的美能使人心沉静;人在晴天格外高兴,在阴天就大家懒洋洋地。山乡的居民大都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也是因为常见山或水,其心暗中受其力的支配,便养成了特殊的性情。

用人工巧妙地配合形状、色彩的,叫做美术。配合在平面上的是绘画,配合在立体上的是雕塑,配合在实用上的是建筑。因为是用人工巧妙地配合的,故其支配人心的力更大。

这叫做美术的亲和力。

例如许多人共看画图,所看的倘是墨绘的山水图,诸人心中共起壮美之感;倘是金碧的花蝶图,诸人心中共起优美之感。故厅堂上挂山水图,满堂的人愈感庄敬;房室中挂花鸟图,一室的人倍觉和乐。优良的电影开映时,满院的客座阒然无声,但闻机器转动的微音。因为数千百观众的心,都被这些映画(电影)的亲和力所统御了。

雕塑是立体的,故其亲和力更大,伟人的铜像矗立在都市的广场中,其英姿每天印象于往来的万众的心头,默默中施行着普遍的教育。又如入大寺院,仰望金身的大佛像,其人虽非宗教信徒,一时也会肃然起敬,缓步低声。埃及的专制帝王建造七十嫡高的人面狮身大石雕,名之曰“斯芬克司”。埃及人民的绝对服从的精神,半是这大石雕的暗示力所养成的。

建筑在美术中形体最大,其亲和力也最大;又因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在建筑物中度过,故建筑及于人心的影响也最深。例如端庄雅洁的校舍建筑,能使学生听讲时精神集中,研究时心情安定,暗中对于教育有不少的助力。古来帝王的宫殿,必极富丽堂皇,使臣民瞻望九重城阙,自然心生惶恐。宗教的寺院,必极高大雄壮,使僧众参诣大雄宝殿,自然稽首归心。这便是利用建筑的亲和力以镇服人心的。饮食店的座位与旅馆的房间,布置精美,可以推广营业。商人也会利用建筑的亲和力以支配顾客的心。

建筑与人生的关系最密切,故凡建筑隆盛的时代,其国民文化必然繁荣。希腊黄金时代有极精美的神殿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有极伟大的寺院建筑,便是其例。现代欧美的热衷于都市建筑,也可说是现代人的文化的表象。

5、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回答“美术与人生”究竟是什么关系?(2分)

6、根据语意,给“阒然无声”换一个近义词,要求不改变句意。(1分)

7、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半是”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8、文章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9、为什么建筑与人生的关系最密切?(1分)

10、结合生活体验,列举一个让你深刻感受到美术的亲和力的例子。(3分)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分)

①象棋是命运交响曲,围棋是田园风光画。A围棋盘,是晴夜的天空,是远古的阡陌。而围棋子,粒粒笃实,晶莹如玉。 B象棋盘是九曲回肠,沟壑连连,我们于长逝不息的流水中,能听出自古兵戈之声、遍野哀鸣之唳。

②智者动,仁者静。象棋抢夺的是古往今来,要你死而后已,退出历史舞台;围棋追求的是上下四方,是要挤压你的空间,要你流落避远,偏居江山一隅。因而象棋子越杀越少,围棋子越下越多。象棋子都无绝对的安全,身怀“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概,杀一个保本,杀两个赚一个,所以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终于浪淘尽;围棋的每一粒子必有一定的气数,一旦有根有眼,则天地万物与我长在,所以行棋则力避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③在象棋中,没有什么是属于你的或我的,除了对手本人,一切都在流转,将帅以外,每一子的单独生存都无意义,都以服从全局为天职,随时准备马革裹尸,而以骈死槽枥为耻。在围棋中,活棋与围空相互依托,活棋必有实地,我的总是我的,即使生于一方,老于一方。天之所存,道之所存,两眼俱在,精神不死,自斟自吟。

④象棋各子名分井然,一切以君主为中心,惟命是从,马首是瞻,无论车之正直、马之诡黠,亦或相互匆匆,各司其职均各效其忠,不惜以死相报;围棋子方趾圆颅,各子皆然,众生平等,没有谁更富贵,就相互关系而言,时机一到任何形式均可转化。

⑤象棋重情,舍生忘死,但为君故;围棋尚志,上下四方,惟求驰骋。象棋喻利,围棋喻义;象棋是走兽的奔逐,围棋是飞鸟的高蹈。

⑥象棋一寸短,一寸险,就是要索取对方身家性命,必须杀之而后安,除之而后快,因此出招下手唯恐不狠,择狡诈之手段,极杀伐之能事,直至你身首异处。速度是象棋的生命,不惜破相断腕,无畏家徒四壁,只要一息尚存,虽一兵一卒,亦勇往直前;围棋一寸长,一寸强。围棋的创设本身喻示了天地的奥秘;阴阳消长,四时更替,生生不已,并行不悖。因此围棋的得失在似乎无可不可的转换中谋求,价值在似乎无为不为的判断中实现,明攻暗取,虚实相应,不惟实地,亦求外势,关注的是场合,把握的是时机,卑而骄之,亲而离之,乱而取之,前后能相呼,左右亦逢源。

⑦象棋使人专精,围棋使人务博。象棋成事,围棋作人。

⑧象棋喻示人生的短暂,围棋象征自然的无穷。象棋建构于法术的森严,学处世,学办事,可多下象棋;围棋超脱于一切的细琐,学做人,学修心,可多下围棋。

⑨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于是人生百年,处于象棋与围棋之间。

11、给下面的字注音: 隅                       (2分)

12、为歇后语“敢把皇帝拉下马”补充出上句。(1分)

13、文章第①段中A句和B句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2分)

14、写出与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相关课文的作者?(1分)

15、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⑥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的大意。(2分)

16、文章的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实例说明。(3分)

17、理解文意,给文章拟一个标题。(2分)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0分)

吟书法

①“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一块宝……”

②写作课上,陈广林老师给我们吟唱了他自创自度的歌曲《书法吟》,质朴的词句,悠扬的曲调,唤起了我对中国书法艺术魅力的无限向往。

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块宝,普普通通。笔是一支竹竿加一束狼毫,墨由烟胶炼成。然而它却是一块令世人瞩目的瑰宝,这支笔蘸上中国人民勤劳智慧之墨后,写出了一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中国书法。中国人民根据中国文字象形的特点,发明了这支笔,它不如西方人使用的鹅毛笔,然而它描绘出的线条却可粗可细,可方可    ,在书写时它还可挑可戳,可绞可转,配合手腕和手指的动作,加以疾缓、轻重的变化,就可以描绘出无穷丰富的线条和图案来。

④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书法艺术就诞生了。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而为隶书。至于魏晋,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也相继出现了。虽然篆书、隶书等书体在生活中不常见,但作为书法艺术品类,仍有专门书家研习,并使之长盛不衰。另一方面,书法艺术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上至王侯将相,下到平民布衣,大都熟习书法。这也使书法艺术虽年代久远,却老而不衰,历尽沧桑,仍代有传人,且能发展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⑤书法艺术的发展,记录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反映出时代的兴衰。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这让我们看到士大夫阶级清简雅逸闲适虚旷的身影;到了唐代,封建社会步入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当时的书法也表现出法度严谨,气魄雄伟的风貌;而宋代书风,纵横跌宕,沉着痛快,正应和了“国家多难”的政治局面,也反映了文人墨客不满于现实的大肆抒发;至于元、明,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书法上则崇古摹古,平庸无奇。

书法艺术不仅能反映时代风貌,还能反映个人的精神品质。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格”就是说人的品格节操也能从他的书风反映出来。

⑦晋王羲之书法,雄健而含蓄敛气,潇洒而自然安详,圆浑典雅,奇伟婉丽,这恰是他品性耿介洒脱,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生活方式的写照。唐时张旭,他的狂草笔走龙蛇,体态飘逸,撼人心魄,这正是他才情奔放,俯视王侯狂放不羁的体现。宋时苏轼,才华横溢,奈何仕途坎坷,弃官之后,浪迹天涯。他能化抑郁为狂放,于困顿中求超脱,所以其字浓郁凝重,外柔内刚,雄伟而绮丽,劲健而清逸。

⑧人的品格能从书法这一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这源于书法对人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书法能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备墨展纸,轻笔一蘸,便可抑扬顿挫,转折回环地肆意挥发,自由宣泄了。明窗静几,心境平和,可以追忆,可以遐思,自由自在。此时,文字脱离了信息载体这一浅层意义,而是返璞归真,回归到最初的象形意义上来;而人的思想也无拘无束,神思超脱尘世,达到笔随意转,物我两忘的境地。

⑨书法啊,这块平凡而瑰丽的宝,承继先人,泽被后世,让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嵌上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18、根据文意,在文章第三段的横线上填入一个合适的字。(1分)

19、文章提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请写出他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名称。(1分)

20、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21、第⑧段中加点词“抑扬顿挫”用得如何,为什么?(2分)

22、书法对人的陶冶作用体现在何处?(1分)

23、纵观全文,为什么说“中国书法是一块令世人瞩目的瑰宝”?(3分)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分)

窗棂边的栀子花

  ①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而去徒然想象邻家花园中的花一定更为馥郁芬芳,就如同我们明明就住在一个星星上,却总以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宝石般晶莹透亮。漫漫人生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总是坎坷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总充满花儿般的芬芳?!然而,没有谁可以拒绝痛苦,没有哪个生命不烙刻苦痛的伤痕。别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隐藏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静的暗夜,你未曾听过他的呜咽的哭泣。

  ②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

  ③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④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世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⑤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

  ⑥不要总认为自己的生命苦难重重,而别人的生命充满阳光,生命中的苦难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在不顺的生命里你也会有欢乐的踪影。

  ⑦正视自己的生命,欣赏自己的命运,纵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历史的河流中,没有不受伤的船。多希望明早醒来,你可以面带微笑,去嗅一嗅窗棂上的栀子花,人面与栀子花交相辉映,或许会构成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24、根据上下文揣摩下面词语的含义:①馥郁 ②命途多舛(2分)

25、阅读全文,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旨。(2分)

26、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一句与文中人物相关的名句,并写出诗题。(2分)

27、分析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特点,以“读书”为话题,仿写一个句子。(3分)

28、结合全文内容,标题“窗棂边的栀子花”有何深刻含义?(2分)

29、本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理解。(3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

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要么给我们带来惊喜,要么给我们带来沮丧,要么给我们带来遗憾,要么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请以“真没想到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