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2019-07-07 11:00:07)
分类: 我的文章原创文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迁安四小 白秋力

教学目标:

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能形象感受语中描绘的景色之美。

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离别时含蓄的不舍之情。

3、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初步了解诗人杨万里的诗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内容。

难点:感受诗句中作者隐含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上课之前咱们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诗,谁来挑战?

总结:这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请看题目。

(此环节受受到中国诗词大会的启发,意在让孩子们通过画面感受诗词。)

二、解题

1.师:谁能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2.师: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而且这里面有个读音------“净慈寺,净慈寺,净慈寺”读一下你觉得像什么?,林子方!林子方!林子方!你觉得林子方像什么?很好,把题目在读一遍!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晓:早晨; 出:走出;------(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是谁?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把他补充进来!

4.那么题目的意思咱们明白了,再来读一下题目,把题目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但是在讲的时候,我却意外的把古诗题目的节奏画错了)

三、初读识字

1. 师: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读一读!请同学们打开书的144页,自由地读上几遍,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师:谁愿意第一个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1,2

学习生字慈这个字比较难记,其实他很早以前是这样写的,后来,又慢慢演变

所以,“慈”指的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恋爱幼小的子女,仁慈的父亲就成为——慈父,仁慈的母亲成为慈母,仁慈的爱就是慈爱。

要读得字正腔圆才好听

读得抑扬顿挫的,真好听!

每个字都读准了,真好!

有板有眼的!

3.师:咱们读诗和读其他的课文不一样,诗有她自己的节奏和味道,怎么能读出诗的味道呢,你自己试一试。

平仄读

师:抑扬顿挫地读出诗的韵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打手势师范读)你发现了什么?

汉字上面标横线就读的长,竖线就读得重而短,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示,自己试一试。指名读,一起读。

闲暇的时候像这样读读诗,时间久了你这个人也会有味道。我们起立打着手势一起来一遍。

声情并茂,读出了诗的韵味!

(学习生字,了解字缘,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认识汉字,为学习古诗,感悟古诗情怀打下基础)

四、理解感悟

4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想必你在这句诗中也看到画了。你看到了什么?

A、什么样的荷叶?你从哪里知道的?你能把这碧绿的荷叶读出来吗?

读的真好!把这翠色欲滴的荷叶读出来!一起读   碧绿碧绿的荷叶------(板书)碧

B.什么样的荷叶?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你把这无边无际的绿色读出来,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挨挨挤挤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不留一点缝隙,满眼都是绿色,一碧千里!一起读

 C、什么样的荷叶?你怎么就看到了荷叶很多很多呢?(让生解释“接天”的意思)

师:老师还是不明白,刚才你们都强调了莲叶的多,难道是这些莲叶一层摞一层,一直摞到天上去了?

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眼睛往前看,你看到的是什么呀?你往远处看,看到的?你再往远处看,一直看到视线的尽头,你看到的全身什么呀?所以,远远望过去,就与天相接了!你从哪里知道的?无穷无尽的绿色------(生板书)无穷

D、(出示多媒体画面)师总结:是啊,满湖的莲叶,满眼的绿色,仿佛一片绿的海洋,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全班齐诵!

 5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真美,除了这接天的莲叶,西湖上还有什么?

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A、            什么样的荷花?站在西湖边,你还看到……特别的红  

B、站在西湖边,你还看到……不一样的红

C、            站在西湖边,你们还看到……(齐读)别样红

师:这西湖六月的荷花果真特别的娇艳,你看(出示多媒体)

 师: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生板书)映日

映日------在阳光的照射下!

师: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呀?

生:早晨的太阳!

师:你还能结合诗题来理解古诗的内容,真不错!

还有什么原因,联系上一句看看!

   生:在荷叶的映衬下!

   师:是的,在莲叶的映衬下才变得这么红的!有了绿的映衬,红得更红了,有了红得点缀,绿也就更绿了!颜色多么鲜艳,绿的更绿,红的更红,试着读读读这两句。生:指名读!

师:这两句确实不好读,既要表现莲叶的绿,又要表现荷花的红,

E.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CAI出示,看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组一碧万顷,接天连日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心中吗?

齐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A、师: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CAI出示,师引读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现在你们知道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风光不同在哪儿了吗?

B、指名读!

师:多媒体出示(西湖四季的景色)西湖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只有西湖的夏季最美,因为六月的西湖有    读出诗人的赞美。

所以作者认为 “到底”是西湖六月的莲叶荷花最美呀!我们一起神情地赞美咱们赞美西湖的六月(齐读!注意赞叹的语气!)

C、杨万里送自己的好友林子方经过西湖边,看着这接天的莲叶,欣赏着的映日的荷花,真是眼中有美景,心中有真情,你觉得他心中会有什么情?他会说什么?

 总结:林子方也想留下来,杨万里更想让自己的好友留下来,送别的情谊两个人都懂 ,但是,不用说出来,一首简简单单的诗,足够了。现在,你们是杨万里,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林子方,我要走了,今日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再见面?我就是林子方,你们就是杨万里。来,用这首诗,送送我,好吗?怎么送,坐着送?眼睛看哪里?朋友啊,眼神要有交流,该怎样看着我?(含情脉脉的,深情款款的,情真意切的,情深义重的。)来,吟诵这四句诗。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请坐。

总结:是啊,西湖的这片美景在诗人的眼中,而与林子方的这份深情,就像这西湖接天的莲叶一样无穷碧,这映日的荷花就是杨万里对朋友深深的祝福。全体起立就让我们在生情的诵读中结束这节课。(全班齐读)  

(通过吩咐的诵读和图片展示,孩子更加深入了解了古诗的内涵,领略了西湖的美丽景色,感受了杨万里和林子方之间的深厚情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