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你在MSTC的点滴感受”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2013-03-13 09:25:53)
分类: MSTC简讯

 

分享你在MSTC的点滴感受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201212月,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全国近30所高校的微软学生技术俱乐部进行了分享你在微软技术俱乐部的点滴感受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畅谈在俱乐部的成长经历,增进会员之间的了解,增强俱乐部的凝聚力。在这次征文活动中,我们共收到了来自22所高校的78篇俱乐部成员们的文章。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技术大赛、娱乐活动、对社团认识等各个方面。截止目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部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恭喜这18名获奖者,我们将为他们颁发奖品。同时,所有参与本次征文活动的同学都将收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寄出的印有微软logo的明信片一张。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笔迹,从俱乐部成员们的文字中细细体味属于每一个MSTCer的欢乐与感动,烦恼与迷茫,精彩与坎坷。

 

“分享你在MSTC的点滴感受”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大二冬天,我参加了俱乐部举办的冬令营。冬令营由集中开发、小游戏(如程序找BUG)和文艺表演(如舞台剧)组成。我开始从一个只关心技术关心自己team的普通部员,转变成了一个和主席团成员一起商讨俱乐部发展、宣传和管理等的主人翁。夏天,我申请到了去研究院参加夏令营的机会,部员而非管理层申请到这么难得的机会在其他社团或是全国其他的MSTC都是很难得的,但是俱乐部一直倡导的平等、竞争的氛围也是一直不衰和让我们痴迷的原因。

 

——西安交通大学蒋舒卉 一等奖获得者

 

 

即将过去的2012年则是俱乐部大胆创新和锐意进取的一年,在延续了上一年高速的发展态势的同时,中大MSTC合作承办了编程之美全国挑战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千名技术爱好者的踊跃参与,同时展开了“Win8高校训练营为营造并促进校内良好的技术氛围贡献公共力量,而由中大MSTC承办的微软校园行活动上,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亲临并作出技术报告,同时完成了中大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中山大学陈彦局 一等奖获得者

 

要说我们俱乐部办的最好的就要数这技术培训了,技术是我们俱乐部的精髓,因此,主席和主席助理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在这方面,前面提到的招聘海报,就是为了招到一些技术很过硬的高年级学长或导师来为我们讲解技术而做的,做这方面的培训,当然这也是大家最爱听的!依稀记得我们的第一次技术培训,这是我们俱乐部的主席助理宋同学,他给我们讲的是关于网络传输方面的知识,第一次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大家都感到非常的吃力,在讲到一个关于网络加密的问题时,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向助理请教,宋学长也给大家一一讲解了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张琦玮 一等奖获得者

 

 

 

 

“分享你在MSTC的点滴感受”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你也渐渐发现,这是一个真正充满智慧的组织,

以“技术”冠名,

无处不技术,

无处不智慧——

 

每周的“技术沙龙”活动让你开阔视野,

培养你的IT素养;

“创意沙龙”精彩纷呈,

带给你视听的震撼,

打破你思维的枷锁;

定期的集体聚会、游玩,

增进了你与其他成员间的感情,

更让你感受,

MSTC,独特的家文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冠朔 二等奖获得者

 

 

 

 

头一次接触微软技术俱乐部时,我还不知道那就是微软技术俱乐部的活动。我不是一个特聪明的人,那时的计算机课老师讲的粗略且无聊,以致我对有关c的知识基本一窍不通。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我有一个培训编程的辅导班,是学生讲课,气氛轻松,通俗易懂,极力推荐我去。我本着去听听看,无聊就走的原则去了,结果一呆就是一晚上。初夏的夜晚,静谧且美好。不知为什么上课时那么晦涩难懂理论,在这里却变得简单容易,心中产生一种淡淡的留恋,就这样一节、一节的听了下来,最后,我听完了那个学期所有的课程。之后,我加了微软技术俱乐部,还是一如往常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积极参加。微软俱乐部十周年活动时,我们忙里忙外,乐此不疲,突然发现自己一个如此怕麻烦,喜欢自由自在的人,竟然会那么心甘情愿的做这些事。一个做事只有短暂的热度,又极其喜新厌旧的人,会在这里呆这么久。一个平常喜欢一人独处的人却觉得和微软里面的朋友在一起,有家的感觉,就像落叶归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处。

 

——山东大学郭珺 二等奖获得者

 

看到代码会头疼、想到编程会无力的我,竟然在微软俱乐俱这样一个技术组织立足生根,这是几年前的我和我的朋友们根本不能想象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我,因为有微俱,确实能够微笑应对着软院计科的种种专业术语,确实能够坦然处理着研究院的各项事宜。从大一到大三,我陪伴着微俱,微俱陪伴着我,两年多的点点滴滴,像秋日里金黄的银杏叶,每一片都散发着温馨、踏实的气息。

 

——南京大学吴怡甜 二等奖获得者

 

北邮MSTC会针对各个层次的会员,不定期开展技术沙龙,让新技术体验,掌握最新的科技前沿。还记得大牛们讲解自己的奋斗历程,让还在空虚度日的我们默默赧然。还记得大牛们鼓励人心的话语,让我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终究也能成为他人仰慕的对象。技术沙龙活动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也坚定了我们的内心。北邮MSTC还会邀请微软专家做技术、行业趋势等方面的讲座,负责组织 精英大挑战等大型活动。这不仅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由单纯的学生生活,窥探到了社会精英的一角。同时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角色的转变。由之前单纯的执行者转变为有自己特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激情况的处理者。

 

——北京邮电大学陈喆 二等奖获得者

 

在微软俱乐部里,认识了来自天南海北,不同的专业的微软爱好者,很高兴,很荣幸能和他们一起在快乐中,去感受她的文化底蕴,去领略她的风采;在这里,我们拥有了共同的名字——微软俱乐部,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分享着你我与微软之间的故事;在这里,共同见证微软公司的新产品发布,接触到了她最新的产品体验。原以为,要熟练懂得C++,才能呆在微软俱乐部里,现在才明白,只要你有兴趣,只要有想法,只要你有勇气,这里就会给你带到快乐。这里不仅有技术部,还有人力资源部,宣传部,所以这里是一个会让你发挥长处的地方,会让人得到快乐的地方。

 

——东南大学董岩超 二等奖获得者

 

 

首先,技术部每周二都会开一个例会,一方面大二的技术大神们为大一解答疑惑,另一方面也极大的促进了部员之间的交流。例会从不间断,老部员们只要没事就一定会到场,在学习上,让每一个新部员不掉队。让我颇为感动的是,对于我们的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很弱智很容易的问题,大神们也总是耐心的为我们解答。每次例会结束时都会有新的任务下达,督促着咱们的学习。留下的练习也颇有挑战性和代表性,在绞尽脑汁想了过后,即使没有完全做出来,却也把所学的知识又巩固了一遍,思维也更开阔,想的也更深更全面了,我想这就是学长们布下练习题的目的所在。

 

——重庆大学徐佳丽 二等奖获得者

 

 

 

 

 

“分享你在MSTC的点滴感受”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不仅仅是我,一代又一代的西电MSTCers在俱乐部中一步步成长,发现了奋斗的方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努力与交流中收获属于自己的青春纪念。众多的 MSTCersIntel杯,数模,ACM等各大重要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获称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院明日之星实习生项目优秀实习生,微软校园大使,微软MSP等诸多荣誉,足迹遍布了微软、IBM、百度、腾讯、创新工场等名企,以及卡耐基梅隆大学、帝国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名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文慧 三等奖获得者

 

 

还记得山大MSTC十周年庆晚会,这大概会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吧。舞台、灯光、背景海报、出演人员的邀请与安排、无一不是我们自己策划与实践。晚会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亮点,无一不是集思广益,深思熟虑的结晶。多少汗水与时间,多少辛劳和努力,从主席到各部长,再到每一个干事,大家都倾尽全力,只为这一次的辉煌与灿烂。当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当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当俩校区所有干事都聚集在舞台中央向观众致谢,属于我们微软技术俱乐部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台晚会盛大开场,辉煌落幕,我深刻的体会到了集体的凝聚力和久违的主人翁意识,我可以骄傲的宣布,我为我是微软技术俱乐部的一份子感到自豪,微软技术俱乐部真的很棒!

 

——山东大学王怡然 三等奖获得者

 

 

 

关于社团,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的,或许会有人认为仅仅就是一个社团而已,玩过就好了,但是我更觉得HIT微俱就是我这个漂在外面好久的一个外省人在哈尔滨的一个家,有时候更觉得HIT微俱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从刚接手HIT微俱时她的最低谷,就这么一点一点的看着她成长起来了,然后回首望去,却发现HIT微俱的后浪已经推了过来,无关悲伤,却很欣慰,自己终于把这个社团交付给下一届的孩子们了。于是在淡出HIT微俱的前夕,我还是决定跑来写篇日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耿彪 三等奖获得者

 

 

最快乐的时光当属暑假在微软总部参加夏令营的日子。来自全国各高校兄弟社团的营员在精心设计的破冰活动里迅速互相认识,然后被分到各自的队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齐心协力刷微博,写博文,写程序,做demo,一起为队伍的荣誉而战。伴随其中的是,我们一起在自助餐上狼吞虎咽,一起在宾馆狼人杀到凌晨三点,一起在奥林匹克公园寻找雕塑。陈杰总是调侃队里的两个女生,其厚颜无耻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连队长都忍不住站出来维护公平和正义。扶芮玩狼人的时候总是最深沉的,在底牌揭晓之前你永远无法窥测他的真实身份。吴宪是一个很博学的老夫子,用一只简单的nokia捕捉了很多隐藏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小植物。虽然只有短暂五天的相处,他们的形象已经深深映刻在我的脑海。他们的出现越来越让我觉得微俱真的是一个大家庭,不仅局限于同一个学校,全国的微俱成员们都是兄弟姐妹。不管我们身在何方,心里永远有对他们最真诚的关心与牵挂。

 

——南京大学邓成标 三等奖获得者

 

   

 

地点:微软俱乐部 人物:三面试官,四菜鸟面试者。开始时跟一般面试一样,要求自我介绍,回答些基础问题,但是,看点在后头。俱乐部地点在七楼,请注意,是七楼,面试的学长充分“考虑”到了这高度,然后提出了一要求:你们一分钟内跑到一楼再回来,要求回来时能证明你们到过一楼。我听了,心想,来这招,好家伙够刺激。多亏我反应略快,气喘吁吁地好歹是过了这关,怎么过的就不说了,最让我“吃惊”的是之后的最后题目。学长说为了考验咱的执行力,给了我们一手机号,提出一要求:搜集微软俱乐部技术部所有人员名单,明晚8点之前用短信发送至考官手机上,过时不候。我心想,初到华科,人生地不熟地就叫我们去找那一小撮技术部人员的名单,不带这样的啊!

 

——华中科技大学刘峥漩 三等奖获得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