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七步沟景区无生老母庙会活动的策划方案
(2012-11-25 20:52:37)
标签:
关于策划方案日期于各种宗教信仰 |
分类: 武安民俗 |
一、活动背景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北平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解放后在有些地区仍被利用,对交流城乡物资,满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传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是无生老母的诞辰,届时大庙里香火鼎盛,异常热闹。方圆百十里地的善男信女来这里祈福求祥的络绎不绝,同时也是七步沟无生老母庙全年法事活动的高潮。
无生老母亦称“无极瑶池老母”“老祖母”、“无生母”,神号“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大天尊”,“至尊至圣始母元君无极祖母圣天尊”。
无生老母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以及河北大部分信仰十分广泛,人们习惯称无生老母为“老母”、“老娘”、“老无生”。无生老母于明清时代在民间广为流传。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曾派燃灯古佛、释迦文佛、弥勒佛下凡去度化原人,自己也曾亲自下凡救度众生。明清宗教几乎都以无生老母作为最高神祗,“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成为民间宗教的“八字真言”。许多教派也都以无生老母为自己的最高神.明清两代的几百种民间秘密宗教,绝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地奉无生老母为最高神。
目前,七步沟景区老母庙主体建筑的完工为组织庙会创造了条件。
二、举办庙会的目的和意义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所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
庙会最早是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祭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举办庙会的时间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
四、举办庙会的地点
无生老母庙
五、庙会祭祀内容
祭祀内容最重要的一般有两项:一是抬神像。抬无生老母的神像在庙前开阔的平地上踩着锣鼓节奏转圈,按罗教的祭祀礼节,正传九圈,倒转九圈,在转的过程中,每转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稍作停留,祈求无生老母保佑东、南、西、北的所有村庄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二是打扇鼓。扇鼓是一种带手柄单面小鼓,四周挂满了小铁环,是法事活动中祭祀专用的一种乐器。祭祀时,打扇鼓的女子穿着祭祀的统一服装,一手持鼓,一手拿木棍击打,以锣鼓为指挥乐器,踩着锣鼓点节奏,口中唱着祭祀的歌词,变换着队列样式,锣鼓声,扇鼓声,铁环的晃动声,交织在一起,好似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在演出。打扇鼓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
六、庙会法事流程
七、庙会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2012-11-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