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013-12-12 18:09:12)
标签:

教育

用陶行知教育思想——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陶行知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开拓和创造。他以人生要“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自励和勉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我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急速成长期,求知、探索、怀疑、求证、创造,是她强烈的渴求。为帮助孩子走上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我们父母有责任将她们这种求知渴求,发展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下面是我和一些家长的育儿体会,与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要重视思想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形成,主要靠家庭教育打基础。因此,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家庭”,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楷模。同时严密关注,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不良的“口袋书”)、行为动态(慎重交友),以防为主,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教育他们讲文明、讲礼貌、讲纪律;另外,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一切从孩子的安全出发,教育子女不到网吧、电子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玩乐;上学、放学路上不要逗留,及时回家,教育子女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被拐骗或受侵害。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和学习备加关注,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素养非常重要,有专家指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从小培养好的品行将会受益终身。

二、关心子女生活。

对孩子不光是管管吃饱穿暖,还应关心他们的课余活动是否健康,结交的朋友是否正派,有些学生看了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影视节目或书刊,则进行模仿,喜欢打打闹闹。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拒绝参与不正当的游戏与活动,特别是不要让他打游戏机或进网吧上网玩游戏。孩子每天什么时候回家,做了些什么,节假日孩子在家里干些什么事,平时喜欢到哪里去玩,与谁在一起玩,都要做了如指掌。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讲究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营养,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坚决抵制孩子进网吧,发现情况,及时报告班主任,家庭、学校共同进行教育。

三、树立孩子榜样。

俗话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你的孩子的性格和品行。陶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如果你自己整天打牌玩乐,或一整天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与作业情况,则让孩子可能认为学习没什么重要的。

四、多与老师沟通。(来校沟通或电话联系)。

要经常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以达到相互了解,共同配合,共同教育的目的。要配合老师的工作,支持学校的决定。首先,大家要相信老师,他们有能力教好你们的子女!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绝对和我们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学生。他们不可能,也绝不会有意来为难学生,刁难家长。然而,有时候恰恰会好心办坏事,他们的工作得不到个别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比如:老师有时留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完全是出于责任心,为了你孩子的学习,而有的家长却认为老师是在为难学生。有时,老师为教育学生,在办公室站一会儿,你可能认为在体罚,为难他们。你们说老师有没有这个必要呢?

五、创设学习环境。

终身学习是现代人必须树立的意识。家庭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学习型家庭,让孩子有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学习空间,切忌在房间里看电视、打麻将,打牌,玩电脑游戏等,以免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同时,在周一至周四晚上,最好教育孩子尽量少看电视。积极培养他们复习和预习的良好习惯。

六、多与孩子交流。

现在的孩子思想浮躁,想法很独特,行动有些诡秘,有时做的事让人不可理解,说的话让人觉得很可笑、很无奈,这些表现都源于他们正处在儿童到少年的过渡期,出现一些逆反心理,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作为家长发现这些苗头千万不要不闻不问,而要抓住机会进行引导和教育,多些时间与他们进行交流、谈心。我希望每一位家长再忙也要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再忙也要每天抽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因为孩子是你们的未来,你现在多投入一点,将来会少了许多的烦恼和痛苦,你的孩子也会在将来少些磨难,早些成才成人。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决定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的关键。

七、相信孩子的潜能。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注重在创造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让孩子在体验中经历,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位孩子都是有潜力的,科学的教育能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这是我的教育理念。“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脑,解放孩子的时间,不要让过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让她有足够的自由的课余时间玩游戏”。我尊重孩子的个性,保护她的自尊心,促进她心理健康发展,让她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她去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以开发她潜能,让孩子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前进。

孩子的教育工作,漫长而艰辛,贵在持之以恒。我们一起努力吧!

2013.1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