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2010-09-21 14:12: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成绩 |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级别:校级教研立项课题
二、课题名称:高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序号No.16)
三、课题类别:校本研修学科方法指导
四、课题组成:
本课题由龙泉中学教科室组织,外语组教师参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共5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2人,初级教师1人)。经学校审批,由外语教研组长汪良明担任课题组组长,唐建兵任副组长,主持本课题研究。
五、课题提出过程: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在终身学生中获得发展。我组通过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英语学习习惯是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着手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成因、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于2008年3月成立了本课题研究组。
六、课题研究目的:
1、结合校本研修“聚焦课堂,聚焦质量”的主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对学生不良习惯的成因分析,找出规律,进而对学习者进行指导、强化和规范,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期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七、课题研究对象:高中学生(重点起始年级学生)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高中学生而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笔丰厚的原始积累。传统认为,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是机械操练的结果,英语学习行为体系是强制性的行为重复和外在刺激简单的累积所致,地道的言语是学习者被动模仿的必然产物。
九、课题研究内容:
1、常规学习习惯。主要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检、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课外的学习习惯。
十、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应用研究的范畴,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总体上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个案法。同时,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掌握第一手材料,立足课堂,既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大检查力度,从外部上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十一、课题研究的总体措施及阶段内容:
本课题研究总的分为两个阶段、两条线、四种方法。
两个阶段是:1、强化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是:①进行成因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个体的发展与其学习习惯有很高的依存度,约有40%以上的学习者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由于初高中学习的内容不同,难度、要求有异,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再加之,部分教师由于忽视或未足够注意对学生加以指导,即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落入不能自拔的泥潭;②确定研究内容及措施;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及《QC课题实施情况记载表》。2、养成阶段(2008年9月-2010年6月)。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是否落到实处,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增添新措施。本阶段轻布置重检查落实。
两条线是:1、课堂。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我们在课堂内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针对听、说、读、写、检,全神贯注听课,适时做笔记的方法,课堂情绪的调控等进行指导、检查。2、课外。重点是如何利用零碎时间,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养成善于思考、合作学习等习惯的培养。
四种方法是:1、讲授,2、要求,3、监督,4、检查。
十二、具体措施和做法:
2、课堂:(1)全神贯注听课。学生在课堂内聚精会神持续听课的时间约占1/3,当学生走神时,教师可用眼神暗示法、嗓音提高法、点名提问法、教室巡走法、例句列举法等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使其迅速转移注意力,回到老师所讲内容上来;(2)适时做笔记的习惯。如何做笔记?择重难点记,选易错点记,挑补充内容记。做笔记的方式:可用专用笔记本或在书上的相应处勾划出记号。对所做笔记的要求:适时复习,及时补充;(3)敢于质疑。对老师所讲内容要大胆提问,直至弄懂为止;(4)大胆开口。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运用。部分学生由于害怕出错,常常是不敢开口,致使“哑巴英语”的情况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创设语言情景,开展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英语歌曲比赛、小组话题辩论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对表现优异者,在校门口张榜表扬并发奖,同时,借助外宾参观学校之际,组织学生与他们大胆会话,与美国蒙特利亚州中学生联欢等,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地道英语的氛围,极大改变了学生怕开口的局面。
3、课外:(1)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其一是每周给学生布置简易英文原文读物,如Great Expectation, Oliver Twist, An adventure of Tom Sawyer等,周末交老师检查;其二每周开辟至少1节课的阅读专项课,将阅读结果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其三,每天坚持读完3篇阅读材料,利用课堂空余时间,根据不同文章体裁,给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其四利用星期六的“周周清”时间将尚存问题的学生找来进行单独指导,督促过关。(2)充分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加强英语实践活动。具体方法为:A、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口袋笔记本”,将常用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知识点等记录在上面,利用下课、回家、回寝室的途中,跑操的间隙,等公车等时间,认真看、记、背;B、利用课前候课的2分钟高声朗读;C、每天下午的2:25-2:30“疯狂英语”的学习时间,全体学生起立,高声朗读或背诵高考真题;D、检查方式为:翻译、背诵、默写、抽背、抽读;E、对不过关的学生,利用“天天清”时间强化,督促过关。(3)书写习惯:英语是拼音文字,与汉字的书写有很大差异,与汉语拼音也有所不同。学生在书写时,往往忽视具体细节,比如大小写不分,单词之间无间隙,标点符号乱用,或者随意增减单词中的字母,造成“不达意”的情况出现,或者卷面凌乱,很不醒目,这些在考试中都将被严重扣分。为此,我们首先给学生讲清书写的重要性。同时,要求部分学生临摹英语字帖,利用每周定时书面表达时间,将书写习惯差的同学作为重点帮助和检查对象,要求他们做到“先求工整再求漂亮”,以免因书写问题而失分。
十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2、实践成果:(1)学生整体成绩上升:a、在成都市国重九校联考中,我校高2010级文科居九所国重中的第3名,理科居第4名民;b、在成都市零摸中,我校学生以总分142.5分的成绩夺得龙泉驿区第一名;文科以140分的成绩夺得区文科单科状元;本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平均分分别为区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中汪良明2、6班平均分分别为120.4分和104.1分,唐建兵3、5班分别为117.9分和105.45分,康军德4、8班分别为102.4分和101.86分,郑平9、23班分别为103分和103.14分。c、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我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读写竞赛获全国一等奖4人,全国二等奖14人;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奖2人,省一等奖5人,省二等奖10人。d、本课题组成员发表与本课题有关论文二篇,其中汪良明所撰《高中起始阶段英语教学摭谈》在全国刊物《英语学习辅导报》第26期上公开发表(国内统一刊号CN46-0006,邮发代号1-322)。e 、部分重点帮扶生成绩稳步上升
|
姓名 |
08年9月月考 |
期中 |
08年12月月考 |
09年3月月考 |
九校联考 |
09年5月月考 |
成都市0摸考试 |
|
李昭繁 |
90 |
98 |
108 |
110 |
110 |
128.5 |
116 |
|
王逸恒 |
92 |
96 |
106.5 |
109 |
112 |
111 |
108 |
|
叶久聪 |
96 |
104 |
106 |
108 |
109 |
113.5 |
107 |
|
蒋劲宇 |
55 |
56 |
62 |
66 |
68 |
74.5 |
92 |
|
马毅 |
93 |
101 |
102 |
104 |
105 |
106 |
90 |
f、提高了学生的素质:通过本课题的实施,重点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了指导,督促、检查和规范,大部分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改观。具体表现在:学生基本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全神贯注和适时做笔记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的书写达到了规范、工整、漂亮的要求,为学生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有2班的卢寒昀、李昭繁、郭枭爽,3班的张星、何东,5班的郭峰,6班的马毅,8班的张仁健等,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十三、问题的剖析与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