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2010-09-21 14:12:47)
标签:

教育

分类: 工作成绩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级别:校级教研立项课题

二、课题名称:高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序号No.16)

三、课题类别:校本研修学科方法指导

四、课题组成:

本课题由龙泉中学教科室组织,外语组教师参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共5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2人,初级教师1人)。经学校审批,由外语教研组长汪良明担任课题组组长,唐建兵任副组长,主持本课题研究。

五、课题提出过程: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在终身学生中获得发展。我组通过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英语学习习惯是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着手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成因、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于2008年3月成立了本课题研究组。

六、课题研究目的:

1、结合校本研修“聚焦课堂,聚焦质量”的主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对学生不良习惯的成因分析,找出规律,进而对学习者进行指导、强化和规范,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期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七、课题研究对象:高中学生(重点起始年级学生)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高中学生而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笔丰厚的原始积累。传统认为,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是机械操练的结果,英语学习行为体系是强制性的行为重复和外在刺激简单的累积所致,地道的言语是学习者被动模仿的必然产物。

九、课题研究内容:

1、常规学习习惯。主要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检、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课外的学习习惯。

十、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应用研究的范畴,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总体上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个案法。同时,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掌握第一手材料,立足课堂,既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大检查力度,从外部上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十一、课题研究的总体措施及阶段内容:

本课题研究总的分为两个阶段、两条线、四种方法。

两个阶段是:1、强化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是:①进行成因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个体的发展与其学习习惯有很高的依存度,约有40%以上的学习者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由于初高中学习的内容不同,难度、要求有异,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再加之,部分教师由于忽视或未足够注意对学生加以指导,即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落入不能自拔的泥潭;②确定研究内容及措施;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及《QC课题实施情况记载表》。2、养成阶段(2008年9月-2010年6月)。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是否落到实处,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增添新措施。本阶段轻布置重检查落实。

两条线是:1、课堂。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我们在课堂内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针对听、说、读、写、检,全神贯注听课,适时做笔记的方法,课堂情绪的调控等进行指导、检查。2、课外。重点是如何利用零碎时间,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养成善于思考、合作学习等习惯的培养。

四种方法是:1、讲授,2、要求,3、监督,4、检查。

十二、具体措施和做法:

    1、课前:(1)课前预习:提前1天将“导学案”上的“课前预习练习”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意识,带着目的的预习完成相关练习,再利用课堂的前3-5分钟或其他空闲时间由老师、科代表或学习小组长检查,并加以记载;(2)候课2分钟:第一步是让学生做好上课的精神准备,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或春夏天上课,利用“三步提神法”即Raise head, stretch body, breathe deeply简称RSB来振奋精神;第二步是作好上课的物质准备,将上课所用的书籍、笔、笔记本、练习等准备好,等待老师进入课堂。

2、课堂:(1)全神贯注听课。学生在课堂内聚精会神持续听课的时间约占1/3,当学生走神时,教师可用眼神暗示法、嗓音提高法、点名提问法、教室巡走法、例句列举法等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使其迅速转移注意力,回到老师所讲内容上来;(2)适时做笔记的习惯。如何做笔记?择重难点记,选易错点记,挑补充内容记。做笔记的方式:可用专用笔记本或在书上的相应处勾划出记号。对所做笔记的要求:适时复习,及时补充;(3)敢于质疑。对老师所讲内容要大胆提问,直至弄懂为止;(4)大胆开口。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运用。部分学生由于害怕出错,常常是不敢开口,致使“哑巴英语”的情况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创设语言情景,开展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英语歌曲比赛、小组话题辩论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对表现优异者,在校门口张榜表扬并发奖,同时,借助外宾参观学校之际,组织学生与他们大胆会话,与美国蒙特利亚州中学生联欢等,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地道英语的氛围,极大改变了学生怕开口的局面。

3、课外:(1)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其一是每周给学生布置简易英文原文读物,如Great Expectation, Oliver Twist, An adventure of Tom Sawyer等,周末交老师检查;其二每周开辟至少1节课的阅读专项课,将阅读结果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其三,每天坚持读完3篇阅读材料,利用课堂空余时间,根据不同文章体裁,给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其四利用星期六的“周周清”时间将尚存问题的学生找来进行单独指导,督促过关。(2)充分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加强英语实践活动。具体方法为:A、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口袋笔记本”,将常用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知识点等记录在上面,利用下课、回家、回寝室的途中,跑操的间隙,等公车等时间,认真看、记、背;B、利用课前候课的2分钟高声朗读;C、每天下午的2:25-2:30“疯狂英语”的学习时间,全体学生起立,高声朗读或背诵高考真题;D、检查方式为:翻译、背诵、默写、抽背、抽读;E、对不过关的学生,利用“天天清”时间强化,督促过关。(3)书写习惯:英语是拼音文字,与汉字的书写有很大差异,与汉语拼音也有所不同。学生在书写时,往往忽视具体细节,比如大小写不分,单词之间无间隙,标点符号乱用,或者随意增减单词中的字母,造成“不达意”的情况出现,或者卷面凌乱,很不醒目,这些在考试中都将被严重扣分。为此,我们首先给学生讲清书写的重要性。同时,要求部分学生临摹英语字帖,利用每周定时书面表达时间,将书写习惯差的同学作为重点帮助和检查对象,要求他们做到“先求工整再求漂亮”,以免因书写问题而失分。

十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1、理论成果:(1)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与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的,它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下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2)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可通过外部强制性行为的重复和自我行为相结合的方式而形成。

2、实践成果:(1)学生整体成绩上升:a、在成都市国重九校联考中,我校高2010级文科居九所国重中的第3名,理科居第4名民;b、在成都市零摸中,我校学生以总分142.5分的成绩夺得龙泉驿区第一名;文科以140分的成绩夺得区文科单科状元;本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平均分分别为区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中汪良明2、6班平均分分别为120.4分和104.1分,唐建兵3、5班分别为117.9分和105.45分,康军德4、8班分别为102.4分和101.86分,郑平9、23班分别为103分和103.14分。c、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我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读写竞赛获全国一等奖4人,全国二等奖14人;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奖2人,省一等奖5人,省二等奖10人。d、本课题组成员发表与本课题有关论文二篇,其中汪良明所撰《高中起始阶段英语教学摭谈》在全国刊物《英语学习辅导报》第26期上公开发表(国内统一刊号CN46-0006,邮发代号1-322)。e 、部分重点帮扶生成绩稳步上升

 

姓名

08年9月月考

期中

08年12月月考

09年3月月考

九校联考

09年5月月考

成都市0摸考试

李昭繁

90

98

108

110

110

128.5

116

王逸恒

92

96

106.5

109

112

111

108

叶久聪

96

104

106

108

109

113.5

107

蒋劲宇

55

56

62

66

68

74.5

92

马毅

93

101

102

104

105

106

90

 

f、提高了学生的素质:通过本课题的实施,重点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了指导,督促、检查和规范,大部分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改观。具体表现在:学生基本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全神贯注和适时做笔记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的书写达到了规范、工整、漂亮的要求,为学生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有2班的卢寒昀、李昭繁、郭枭爽,3班的张星、何东,5班的郭峰,6班的马毅,8班的张仁健等,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十三、问题的剖析与反思

   经过一年半的深入系统研究,本课题组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由于QC成员教学工作等事务的繁杂,原定内务尚未完全得以实施,有时未对QC实施过程中的原始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加之,QC成员的整体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尚待提高,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我校学生实际,总结出更为完善,更具实效的操作模式,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赐教,使本课题研究能有实质性的提升,以便更好地为学校争创全国一流名校作出应有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