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我想,很多的小朋友听睡前故事是很好的催眠曲吧。可是,在优悠身上,这一点目前绝对是反作用,在她躺下后如果说到了书或是书中的任何内容,那无疑是给她注入了兴奋剂,她会起来把你打扫好的战场又重新“破坏”,昨晚,我就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
这不是说她多么的爱看书,爱学习,而是,这小家伙就是这么的能折腾人,她的乐趣是:书,不读可以,但一定是好玩具。不对,这样说也不准确。应该说:看书,边读边玩,边看边动才快乐。就如玩玩具一样。
吃饱饭,洗好澡后,一般就是我们娘俩的亲子阅读时光。这短暂的时光很随意,真的,请注意:短暂和随意两个词概括的很精僻。为什么呢?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你也不会看到一幅妈妈在读,女儿在专注听的美妙画面。
通常的景象是:要么妈妈捧着书,小人儿指着书中的图,妈妈说小人儿听,且页数一定会翻的很快。然后,请相信,小妞很注重互动并享受翻书的过程,你让她在一旁静静的听绝不可能。要么,小人儿拿着一本书,妈妈拿着一本书,各看各的,她会不时的把她手中的书递到妈妈跟前要你说,而后,妈妈也把手中的书和她一起分享。半小时,场面热烈,互通有无,之后,热情不再,母女俩各干各的。可见,这半小时,虽然混乱可有多么的宝贵啊。
看似简短的半小时,似乎也不像是在看书,但也别小看了这哦。一摞书,妈妈说:优悠,做个鬼脸来。小妞从一堆的书中把当当做鬼脸找出来了,然后,学着当当的样子,两手放在脸上,舌头伸出来,一个鬼脸就做好了。
妈妈又说:呀,当当的床上怎么有鱼呀?优悠说:尿尿,羞羞。
妈妈还说:菲菲在哪里呀?小人儿嗖的就把菲菲给找出来,然后学着菲菲生气的样子做给我们看。
就是这么润物细无声的,那么一叠二三十本书好像本本都知道内容,书里的人、物,特别是书中的小细节尤其记得清楚。有时我真的挺讶异的,那么边读边看边玩的,有时粗粗的看一遍第二天她就会把人物和书、情节联系起来了。
等再过些天,就把这些她随手可拿的书可以又换一部分了。我有时候又真的挺疑惑的:这小妞在看书的时候这么不专心,这习惯是不是要改改呀?还幻想着:妈妈读,小人儿坐在一旁专心听该多好呀。
于是,昨儿晚上,趁着她快睡觉的时候,把灯关了,对她说:优悠,妈妈给你念诗,你听着睡觉哈。我说:人之初,性本善。。。。10秒钟,吵闹着开灯,走到一堆书旁,啪啪啪。。。把一堆上面的书全给扫地下了,拿出那本三字经,说:妈妈,给,念。
我。。我。。。真是自找苦吃,强打精神陪着她又疯了会。看她实在想睡了,让她躺好,泡奶伺候,喝完,奶瓶潇洒的一放,转个身就睡着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