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外祖父的学生周漫白的花鸟有点老师的趣味(转雷虎,号抚风堂主文章)

(2011-06-28 23:02:29)

 

 

 

 

 

http://s10/bmiddle/6c5f288bxa6c6f3252a69&690&690

http://s9/bmiddle/6c5f288bxa6c7174b7bd8&690&690           上图这幅花鸟有外祖父的画风,只是笔的变化没有他老师的润寂细腻,外祖父画鸟最喜欢用枯笔表现羽毛,鸟爪也更有精神,关节紧抓有力画面有禅境构图更干净,可惜漫白先生去早了,他比今天很多名家有才气,只是在等一个拙字的衰年变法,天下的事不由人愿,我八十年代在达州大舅舅王能下家见过他一面,同行的还有漫白先生万州来的两个学生(我记不住是谁了,我当时大概在读初一),家里还存有漫白先生两幅画《荷花》,《雄雕》一幅送给外婆,一幅送给妈妈,这也是他喜欢创作的题材吧,“解放前”他在宣汉精英中学读初中时跟外公学过一年多的画,我大舅舅在精英中学当过他一段时间老师,我大舅舅曾说周漫白画画有灵气他主要靠自学,下图里漫白先生画的几幅扇子我到是非常喜欢,在画扇面的过程中书写不太流畅反而画面老练气韵通透,特别是那几款物件扇面就遗留民国文人的旧学教养和风尚稳键又洒脱,可能这最能代表漫白先生的品味,如果漫白先生今天还在能否同意晚辈的观念,漫白先生是有心人,他在很多人之前就开始收集我外公王君异的作品了,看来漫白先生是懂的,他也一直以是老师的门生而自豪,漫白先生的艺术曾经影响了万州一枇当地有才华的人,我经常在网上能看见学生怀念他的文章,这也叫薪火相传,我也开始怀念他来http://s2/bmiddle/6c5f288bxa71eb9bd5b91&690&690                                          图一:王君异小品

http://s6/bmiddle/6c5f288bxa71eb9bd40f5&690&690                                                  图二:王君异小品《君异漫涂》

                                                     http://s4/bmiddle/6c5f288bxa71eb9bd3193&690&690
                                                   图三:外公为学生画的结婚画我取了局部。

http://s8/bmiddle/6c5f288bxa71eb9cca547&690&690                                                 图四:王君异画竹
http://s14/bmiddle/6c5f288bxa71eb9cc77dd&690&690                                                 图五:王君异小品《田园》
http://s5/bmiddle/6c5f288bxa71eb9dbe804&690&690
                                                   图六:王君异小品《河岸》
     “解放后”五几年外公从宣汉调到达县地区,这是外公在达县师范学校任教时画的教学样本,那时候国家还没有专门美术教材,很多学生就是“这样这个的画的”听外公的学生讲他当年最喜欢说这句口头禅看上一至六图


http://s8/bmiddle/6c5f288bxa6c6f3f52947&690&690  

走进漫白先生的书画世界


  周漫白老先生仙世已经六年了。

  还记得2005年6月3日那个阴雨霏霏的下午,传来先生逝世的噩耗,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从面对面到阴阳相隔,好似手掌翻覆一样快,既自然也愕然。

  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悠悠长长的历史,一个人的生命显得极为渺小。然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对于先生来说,对于了解先生人生情怀的人来说,先生本身就有一个精彩的世界,这就是先生的书画世界。

  周漫白,号一丁堂主,1929年生于四川宣汉县,高级美术师。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协荣誉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万州区文联荣誉主席、长江三峡书画院院长。他遍涉诗文书法、音乐戏剧、金石丹青。先生学画先临其老师王君异原作,后入陈道复、徐青藤、吴昌硕、齐白石诸家,博采约取,自成面目。

  先生的画以花鸟为主,兼及少量山水、人物。无论花鸟鱼虫,或是渔樵耕读,以至于盘中餐、桌上果,其实是山非山,水非水,一景一物,无不是先生心之所旨,意之所倾。他对自然物象的把握是以生命的体验和认同为依据的,几多感触,尽乃发于心间,施于笔墨,托于景物。

  写意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象征。在写意画中不仅可以看出作者所具备的笔墨工夫、文化修养和人生情怀,还能体现出作者的生活情趣。

  对于用笔,古人是十分讲究的。龚贤用笔藏头掩尾,老道而清俊;吴昌硕以大篆行笔,锋藏毫铺,沉厚劲挺。而先生用笔可谓是不拘一法,中侧兼施,穷极变化,大有八面出锋之妙,锋由纸变,手随心转,纵横不拘。疾则披风携电,山雨骤来;缓则慢捻徐行,悠游闲步。先生作兰,侧锋行笔,顺拖逆推,或入纸处尖入侧扫,或收笔处提笔聚锋,使得兰叶虽侧锋写成而不扁薄。即便作藤条枝蔓,先生也不会用笔单一,转折处或提笔搦管,或断后重起,有时更会大胆的顿笔侧下。至于山石奇峰,用笔则更是无所顾忌。

  先生的画重墨趣。墨的干湿浓淡足以体现出画作浑厚苍润的种种变化,甚至于以单纯的墨彩便可以概括绚丽的自然。其实墨与色的变化完全依赖于水的烘托。长期的反复实践,使得先生对于水的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枯、湿、浓、淡的把握看似漫不经心,随顺自然,而又恰到好处,和谐无间。正是依赖于水的应用,才使得先生画作中的有些过于刚硬的线条多了几分韧劲。有一幅墨荷图,唯有莲花和蜻蜓淡着颜色,几支水草浓墨简写,大面积的荷叶均以淡墨拂之,水气袭人,凉意幽生。冷峻中富含清润,简净处意存高远,莲之本性通过笔墨的善用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为彭川先生所做松鹰图,松树线条,以淡墨快行,墨浅而笔厚,厚而能活,似溪水流涓,潺潺曲行,又如风送云流,散漫无欲。又有玉簪花扇面,笔随墨生,墨由水发,水托色显,浑厚苍郁,超迈不羁。

  先生的画重意。他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松、荷、山水、渔隐之类。究其缘由无不与此类题材在其心中的品性和他本身的意向有关,芙蕖性高洁,梅菊奈苦寒,青松自劲节,苍竹尚虚怀,兰花慕清幽,高山之仰止,渔隐多闲逸。此类题材在先生的画笔下也是屡见不鲜。这些题材不仅是古代文人心慕手追之物,也是先生人生情怀的真实写照:生于苦境而心自芳馥,梅菊性也;居于偏僻,不望繁华,兰之好也;躬学不苟,见贤思齐,竹之怀也;身处逆流,不卑不亢,松之质也;行游山岳,放舟江湖,物我两忘;唤渔答樵,友僧偕道,雅俗怡然。

  先生的画不仅重意,更尚趣。自古以来的诸多大家,无不在画作中充分显现出许多生活的情趣。先生的画也颇具这一特征。他的花鸟往往拟人而写,所作雀鸟,或两情依依,或独唱高枝,或竹下觅食,或风中凄语。蜜蜂花下采,山鹰松上立;谦恭有虾游,嬉戏多鳞舞;悠游赤壁下,垂钓梅影中;琵琶篮中放,樱桃筐外搁。秋虫俯瞰葫芦背,小鱼细啄柳枝尖,案头笔墨懒收拾,月下茅屋疏留客。以至于杯中酒、盘中餐等等这些生活场景都在他笔下表现出来,这些无不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細心体味,使得画作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多了几分小资,多了几分诙谐,多了几分细细咀嚼出来的余味。

  但凡一位出色的中国画家绝不会对于书法有所疏落,而是书画并举,融会贯通,这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先生楷书习颜、柳、苏及唐人写经和文征明法帖。篆书习《驿山刻石》、李阳冰小篆。先生的书法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积极创新,在其诸多的书法作品中毫无掩饰的表露出了他对书法创新的渴望,以至于在传道授业过程中也格外强调这一点,他对学生常道:“师古不泥古,学我莫似我,笔墨是功夫,创新是艺术。”

  先生书法诸体兼能,行书较为多见,其章法布局得益于他绘画的基础。少字作品往往大气开张,聚散有序,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左右驰突,气势磅礴。老性不羁而弥显狂怪,决不在板桥之下。其多字作品往往也是大起大落,参差零乱,但又精于收拾,看似散荡而气贯神凝,好不妙哉。此类作品尤以所书宋代仲殊《蓦山溪·咏梅》上阙横幅为重。先生作字其结构也如章法一样随性多变,不拘成法,外拓内,并无定则,疏密兼备,毫不板滞,其用笔或中锋或侧锋或翻折或圆转,提、按、勾、挑无所不用。

  先生亦擅篆刻,他的篆刻既得益于对篆刻本身的研究,更得益于书画功力,在他的篆刻作品中既有书法的线质,又有绘画的构图,注重传统,敢于创新。

  现在,人们对先生的书法、篆刻各有说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功夫才情不容磨灭。

  无可置疑,先生的书画概莫能外地受到历代写意画大师们的影响,从大师们博大的艺术中吸收营养。他的书画虽然未能超越前人,但他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而鲜活的书画世界,给巴渝人民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耀眼的光彩。

  今天,我们欣赏先生的书画作品,便会步入他所营造的缤纷境地,不由自主地想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是纯朴、天真的,这份纯真或可开释我们的心灵。

 

               

                                     雷虎辛卯年三月上浣于抚風堂

 

 

 

 

 

 

 

 

(雷虎,号抚风堂主,1975年生,汉族,汉文本科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青创部委员、万州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长江三峡书画院副秘书长)


http://s6/bmiddle/6c5f288bxa6c6f3dc4645&690&690

http://s5/bmiddle/6c5f288bxa6c6f3b825f4&690&690

http://s7/bmiddle/6c5f288bxa6c6f3bdc6c6&690&690

http://s2/bmiddle/6c5f288bxa6c6f352f3d1&690&690

http://s4/bmiddle/6c5f288bxa6c6f33f1c53&690&690

http://s7/bmiddle/6c5f288bxa6c6f3113d66&690&690

http://s16/bmiddle/6c5f288bxa6c6f2f76b8f&690&690

http://s16/bmiddle/6c5f288bxa6c6f2d447df&690&690

http://s15/bmiddle/6c5f288bxa6c6f2ab064e&690&690

http://s6/bmiddle/6c5f288bxa6c6f2d8d815&690&690

http://s16/bmiddle/6c5f288bxa6c6f29bdc7f&690&690

http://s12/bmiddle/6c5f288bxa6c6f2a66dfb&690&690

http://s8/bmiddle/6c5f288bxa6c6f1e015d7&690&690

http://s12/bmiddle/6c5f288bxa6c6f184a07b&690&690

http://s9/bmiddle/6c5f288bxa6c6f27d3e18&690&690

http://s3/bmiddle/6c5f288bxa6c6f24aecf2&690&690

http://s10/bmiddle/6c5f288bxa6c6f2405119&690&690

http://s2/bmiddle/6c5f288bxa6c6f20de491&690&690

http://s12/bmiddle/6c5f288bxa6c6f1a31beb&690&690

http://s6/bmiddle/6c5f288bxa6c6f1e4c275&690&690

http://s7/bmiddle/6c5f288bxa6c6f1b25b86&690&690

http://s14/bmiddle/6c5f288bxa6c6f18923ed&6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