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寄四维
(2019-01-31 15:56:03)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天人之际 |
一气圆通,天地万物都是一气化生,无极生太极,太极变而为阴阳,阴阳相反相成,再分成四象少阴、少阳、太阳、太阴,四时之气流行,五行化成。
五行并不是独立的体系,阴阳四时的进一步推衍,阴阳相推有四象,春夏秋冬有条不紊运行,温热凉寒井然有序交替,实际是阳升阴降在不同时空的状态,少阳到太阳,春天气温,如木气生发,生机勃勃,少阳属木,木生火,阳气盛而至极,这是夏天,如大火炎炎,焦金流石,太阳属火。
少阴到太阴,秋天阳气未退,阴气渐长,秋风瑟缩,万物凋零,有一种遇到坚金利器往后收缩的状态,这是金气,少阴属金,金生水,阴气继续生长,盛而至极,这是冬天,如水之凝寒,万物匿藏,太阴属水。
这种运行和交替会出现一个逻辑问题,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对应木——火——金——水,木生火,金生水,来年水再生木循环往复容易理解,火怎样生金?太阳怎样生少阴?
一年四季来看,春天来了,万物生长,夏天来了,万物旺盛,如果仔细观察四季变化,夏天之后有一个特殊阶段,不是热,天气又湿又热,非常难受,不过,植物经过这个阶段,由稚嫩的状态成长到成熟的阶段,才能培育成果实。
这个阶段刚好是夏天到秋天的过渡期,万物从这里开始质变,样子可能相同,性质有了微妙的变化,好像一个人,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才会洗尽铅华,脱胎换骨。
热是火气,湿是土气,在夏天之后,又叫长夏,长夏主运化,转化万物的力量,万物到了这个阶段会改变性质,这是土在四季的角色。
土主运化,运是运行,世上没有静止的事物,万物都在运行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自身的转化,由一种状态到另外另一种状态,二是化掉外来的东西成为自己需要的东西。
另外一种视角,康节先生的四象推演,根据的是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顾名思义,先天为先于天地所生,说的是气化,春夏秋冬只是四象的取象,是造化和天时的变化,当这种变化在地球上进行时,木火金水都离不开土,土主四维,相反相成的两对阴阳和阴阳离不开的土,合起来成为五行。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实都跟土有关,土生土长,土收土藏,春夏秋冬都跟土有关,这种作用非常难以用位置来表示,土在中央一般叫做中,中不一定在中间,无所不在,到处都作用得恰到好处叫做中,这样的话,中意味着集中、运化和分配。
如果对应社会组织,土的作用是中央集权,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把东南西北各个地方的资源集中起来,从全局和长远的眼光考虑问题,协调各方,制定有效的政策平衡和谐发展。
有一个词叫运气,运化常常跟气联系在一起,“五行以气而不以质”是坤载先生总结五行的一句话,在形质上理解则局限了五行,在能量上理解同样局限了五行,在气上论五行,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地上的五行,依然用气化来论,气是无形的,好像春天,春天在哪里?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天来到的时候,草木萌芽,欣欣向荣,看到草木的生发就能感受到春意盎然,这是春天的消息。
这时候,土气不仅仅是长夏之气,土寄四维,运化之气,无处不在,中国之所以叫中国,不是地理上的中心,而是我们民族有中土之德,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有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怀。
土接纳万物,自然能运化的东西往土里扔,过一段时间,这些东西没有了,这是运化的能力,我们的传统,不管外界任何思想和文化都能包容,保持着欣赏和学习的态度。
不过,土地的运化绝对不是轻松的事情,如长夏一样湿热,闷浊的空气到处弥漫着各种异味,还有疾病的滋生和蔓延,文明的进步充满挫折和磨难,没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常常萎靡颓废,没有升清化浊的文化根基往往浑浊不清。
社会人生一样的道理,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奋斗才有厚德载物的运化之力,没有足够的运化能力,食物在身体里不能消化上吐下泻,容易生痰生淤,思想在内心里不能消化偏执顽固,容易逃避抱怨。
如果了解干支之学,在每个季节都有代表土的力量存在,辰戌丑未为土的专值月令,旺于四季,分配在每个季节的后期,春气木,春季开始的时候,木气起主导作用,但到了春季后期,木气成为余气,土气显现出来,春季第三个月,以土为主的辰月。
其他三个季节类推,夏季的前两个月,火气起主导作用,到了夏季第三个月,又到以土为主的未月,秋季的前两个月,金气起主导作用,到了秋季第三个月,到以土为主的戌月,冬季的前两个月,水气起主导作用,到了冬季第三个月,到以土为主的丑月。
从数上来看,一年十二个月成为一个周期,以一年三百六十日为基数,木火金水平均分配,各有七十二日,在春季的九十日,前七十日由木气主导,土气最旺的时候出现在最后十八日,土气在后十八日作主导。
夏季的火气占前七十二日,最后十八日土气最旺,秋季的金气占前七十二日,最后十八日土气最旺,冬季的水气占前七十二日,最后十八日土气最旺,一年四季四个十八日,加起来一共七十二日,五行之气各管七十二日。
两种角度,一种角度从五行之气流行来看,长夏在春夏和秋冬之间形成一个循环,洛书和后天八卦的画法,代表后天形而下的状态;另外一种角度从五行之气对待来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反相成,河图和先天八卦的画法,代表先天形而上的状态。
冲气以为和,阴阳两仪加冲气为三才也是描述形而上的状态,这种对待不是你死我亡的对立,有足够的包含和运化和天地万物和谐相处,进而参赞天地之化育。
这是动态平衡的过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宇宙天地社会都是在不断的对待中前行。
用五行之理来说,有常有变,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窒;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五行还有颠倒之理,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
火克金是一种对待而生,真金不怕火炼,运化是一个痛苦煎熬不断激发事物改变事物的过程,火克金而生金,事物如此,宇宙人生也是如此。
常理和变理,在《春秋》为通权达变,在兵法为奇正,这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运用之妙,在于一心,问题在我们未必能体会奇正变化的奥妙。
《孙子兵法》论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阴阳五行是精华还是糟粕,百年以来争论不休,反对者认为没有严格的逻辑或实证,只会想象和望文生义,没有办法和现实链接起来。
这里的现实,如果以阴阳五行之理指导的中医疗效来说,疗效就是现实,如果按现代科学所说的眼见为实,传统文化看来是形而下的标准,只是标准之一,不是唯一的标准。
现在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非常多,科学还没有流行的时候,人类的生活一样过,可能还过得更加安康更加幸福。
跟现实链接确实是个难题,阴阳五行只是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实践和探索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更重要的原因,即使掌握了常理,奇正相生通权达变的阴阳五行之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和掌握,自古以来,成才者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多。
这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阴阳五行是科学还是玄学的辩论意义不大,阴阳五行不能用科学解释不等于不符合事实和道理,实践出真知,一切学问和事实情只有通过亲自实验和验证才能真正认识、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