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六十三)

(2017-09-12 23:06:26)
标签:

健康

教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化与中医

《论语》有一段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大学》为曾子所作,精神是方法一致,放在《大学》里,诚意就的具体做法就是“三省吾身”。

《中庸》为子思所作,子思是曾参的学生,《中庸》提到的诚跟“诚意”有关联,在子思的个人用功和体会上,子思把“诚”放到了一个高度。

事实上也非常重要,格物致知,当一个人的感知力越来越强,万物归一,归到一个格物系统里,直观上会觉得“吾道一以贯之”。这只是粗浅的认识,走下去,还有诚意正心,此时会直接觉得诚意正心有多重要,不这样不舒服。

不过有个巨大的矛盾,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感知还是依赖我们长久以来养成的三观, 叫识神也罢,叫人心也罢,这可能是我们活得不幸福不自在的缘由。

而人又生活在现实中,有各种需求,生存和欲望真的很难分清 ,甚至不自知。这时候,自省非常重要,到处都是考验,最起码要坦诚和诚实,人骗不了自己。

自省是诚意的具体操作,那么通过行为的改变养浩然正气是正心的具体内容。

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子思的学生叫孟子,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孟子》的核心内容是养浩然之气,读《孟子》的书有这种特别的感受,大气磅礴,充塞天地,孟子把“正”放到一个高度,每个人体会不同,侧重点不一样,殊途同归,生活中活出正气来,这就是正心的具体做法。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下一步是修身齐家,用现在的话是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深刻的教训,不要一下子跳过这步,然后治国平天下去了,或者到佛道那么普渡众生去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出这么多问题,犯了这么多错误,无非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循序渐进 ,很多时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脑子一拍以为找到窍门就可以一步登天,真是痴人说梦。

视野太窄,基础太差,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聪明过头差点害了自己性命,《大学》提知止,知道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现在所做的事也是知止。

古人说,“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 火候不是不传,没办法说,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很多时候,有自省的能力自己去把握,自己的路自己走。

《大学》是必修课,时常警戒自己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 切莫自以为是 ,切忌刚愎自用。

谦让虚心是一辈子的功课,只有这样路才走正,没有走正只是别人操纵的工具,每个生命独一无二。

《易经》系辞有一句,“吉凶者,贞胜者也”。贞为正,正必胜凶,只有正必胜。问题在要不失正,自己要知道正是什么。如果没有学习明理,一般所谓的正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立场来立论,这就主观了。

《大学》学大,其大无外,虚无能容,不以自己为主,以天下苍生为立场,这是正。养过这种正,才有体会何者为正。养正气的前提是自省自新。

唐太宗贞观之治取自《易经》,“天地之道 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那么这种正是天道。

在这个过程不断学习参学求证,很多时候走正了也碰到了好的师长,可师长的路不一定是自己的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人失天道久矣,回家的路有点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