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杏林》之六十四:那时候
(2015-03-02 20:36:31)分类: 路过杏林 |
不知什么时候。
觉得母亲做的饭非常好吃,怎么煮都是小时候的味道,就是喜欢吃。
跟母亲说:
“饭很香,菜好吃。”
母亲还是淡淡地说:
“不会煮,你在外面吃腻了觉得好吃而已。”
不知什么时候,觉得爸爸说的话非常有理,怎么说都是小时候的宽稳,就是喜欢吃。
跟父亲说:
“有道理。”
父亲仍然平平地说:
“旧调重弹,说来说去都是这些东西。”
小时候,母亲的饭菜最后吃。
小时候,父亲的话最有道理。
不知什么时候。
这些饭菜,觉得十分难吃,情愿饿着肚子在外面游玩也不喜欢吃一口。
这些常话,觉得十分难听,情愿拿份报纸翻着杂志也不喜欢听一句。
曾经是无家的孩子,父母难得一次回家团聚,长大了生活在一起竟然没有一点家的感觉,我行我素,执意自己喜欢做的事。
曾经是流浪的孩子,心里没有家,也没有家人,记忆永远是一个人踩着自行车骑过小路,淌过一条河又一条河,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
……
总在诉说心中的不平,总在抱怨内心的孤独。
只是当时不明白,父亲母亲给了孩子他们能给的全部;
只是当时不明白,一个苹果给孩子不给自己吃一口的是父亲母亲。
父母老了,看到皱纹爬上沧桑的脸上时才明白父亲话语里肩负着生活的沉重。
母亲老了,看到夹菜时颤抖的手时才明白母亲双手操持生活的辛劳。
成一个家,有了“父亲”这个角色,似乎懂了很多。
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这些地方没有妈妈的饭,没有父亲的话,不是家。
读过一本有一本书,这些书没有妈妈做饭的味道,没有父亲说话的语气,不是家。
吃过一桌又一桌菜,只有母亲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旁边说吃过了,你慢慢吃,看着你吃完了自己再吃。
谈过一次又一次话,只有父亲把一句说了一次又一次,说了一年又一年,生怕你丢了这句话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