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人方便”的古训何时从我们身边消失的

(2013-03-02 10:11:50)
标签:

杂谈

随想

分类: 我看世间事

      昨晚下班,进小区时,正好看见一个回收废旧书报的女子拉了一辆手推车,停在小区门口停车杆前,正示意旁边小亭子中坐着的收费员帮她开一下停车杆。那个女收费员并没开,反而对她说:“从出口出去。”那个收废品女子显然搞不懂,宽敞的大门被一个收费亭一隔两半,竟是如此严格出和入,不能错乱。

     于是我看到她,弯着腰,艰难地推着装满旧书报的车子,一点点地退后,再很用力地样子,转个方向,绕过了收费亭,来到另一半横着的杆子前,这才见那红白相间的杆子缓缓地、矜持地升起。

     看上去,这个收费员是个坚持原则的人,出口只能出,入口只能进,规矩不能乱,但细想,不对呀,这个规则是对机动车而定的,目的是为了安全,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则一向甚至也无什么规矩而言的。事实也是,经常见行人图方便,会从横杆的边缘挤一下,或是自行车趁着横杆打上去,擦着边便进去了,收费员则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而这次,收费员的责任心则高度张扬,执意要肃清出入口混乱局面,我不无恶意地揣测其目的,似乎一无安全考虑,二无整饬秩序之嫌,实在只是想在一个身份更低微的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力。

     是呀,也曾有很强势的机动车,硬是让她打开出口的横杆进入小区,也碰上过蛮横的业主,训斥她服务不够及时,唯有在这个收废品的女子面前,她明白,她的话会成为权威。

     我想起一句古训“与人方便”,其实也是为了“自己方便”,她打开出口的横杆,给那个女子一个方便,于情于理都无可指责,于她更无损害,何不为呢?换位思考,予人以便利,理应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份公民自觉与素养,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屡屡感受到的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做法,甚至不要故意刁难便已是感激不尽了。

     我们社会何时失去了这份古训,我不得而知,但如果人与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对立、不信任、敌意等情绪,自然不会有友善的“与人方便”的做法了,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不良情绪,却又是源于个人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没有安全感,总是生怕自己会受到不合理对待而产生的。

     我又一次揣测,假如这个收费员没有受到过粗暴无礼地对待,她也一定会对更弱势的人更多同情,多行方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意外之趣
后一篇:走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