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
海口、临高、中和古镇
一觉醒来,外面是阳光灿烂,女儿兴奋莫名,在床上拼命地蹦,LG出门去拿车子,我收拾行李,费了好大地劲捉住活蹦乱跳的小丫头,给她梳好了头发,换好了衣服,用毛巾抹了把脸,拖着行李箱出门退房。
今天的计划是去临高角,当初解放海南时的登陆点,它位于海南临高县北端,北临北部湾,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地处海口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之间,距县城10公里。
出发前LG给他在海口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已是上午十点多了,他朋友要请我们吃完饭再走,所以临时改变计划,在海口市转了一下,参观一下城市,看到了前两天台风威力所过之处,大树纷纷倾倒。
http://s4/middle/6c5d133dgaec19e59e003&690
这是高架中间的绿地,一片狼籍呀!
想去老城看看骑楼,只找到了杂乱的旧城区,后来误打误撞来到了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会址,给女儿上了堂红色旅游课。
http://s8/middle/6c5d133dgaec1a609c5c7&690
这是老街中的房子,细看街边的白色建筑,应该就是骑楼,还是有几分味道的。
http://s7/middle/6c5d133dgaec241cfc716&690
一大会址,人自动忽略。
这一路,还真是与红色经典离不开,女儿一路上都在车里反复地唱她刚学会的“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从一大会址出来,直奔饭店,海鲜自是少不了,也吃了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鸡,但最值得一记的是,朋友是当地人,介绍我们用绿色的金桔代替醋来做调料,酸酸的,很特别,最重要的是很天然。
饭后就上路了,直接走西线高速,海南的高速都不收费,所以可以随时上下高速,第一个目标就是临高角。临高角岸上有千米海滩,海水澄澈,白沙洁柔,椰林洒绿,阳光充足,是海南西海岸的优良天然泳场之一,沙滩东西两侧,西边叫“大鹏湾”,风平浪静;东边波涛滚滚,秋风吹处,涛声不绝,人称“南海秋涛”。
大约高速一个小时就到了临高镇,下高速,穿过镇子,再开一会,就到了海边,海风吹拂,可能是因为台风原因,游客极少,一大片海滩上最多有十余人,而且大多像当地人。
海滩上堆积着树枝和海中的漂流木,我脱了鞋子,带女儿沿海边走,海浪一阵阵拍打在我们的腿上。女儿兴奋极了,一个劲要往更深的地方去,沙子稍有点粗糙,还有细细的雨随风打在身上,天气也有点冷,所以就没去游泳。
向解放军登陆的纪念碑方向走去,那儿有一大块石头伸向大海,靠近后,沙滩上堆放着一大片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头上面全是贝类的遗骸,光脚无法踩踏。于是我抱着女儿沿石头中间的路慢慢摸过去,不小心把女儿的脚在上面划了一下,流了血,女儿大哭,真是乐极生悲呀,然后草草上车回去,路过镇子给她买了点药。
原路返回到高速,继续向前开,到儋州出口下来,天色慢慢黑了,我们按路边指示,开上一条仅容错车的小路,路牌上写着5公里到中和古镇。可是越走越心虚,两边树木林立,几乎挡住了头顶的天空,一路上灯也没有,人也不见,车也没有,一片荒凉,这怎么可能是通向一个镇子的路呀?
硬着头皮一直向前开,几乎就打算要调头时,前面出现了一座桥,路标也出来了,灯光也见了,慢慢地,镇子出现了。今晚的住宿地——中和古镇到了!
沿着镇上的主街开,两边凌乱,地面到处堆积着台风过后的树枝和生活垃圾,路边见缝插针地停满了各种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自行车。想找个地方住下,再出来吃东西,可是见不到有住宿的牌子,打听一下,只有镇政府旁边可以住,没有牌子挂出来的,车子可以停到镇政府里。
女儿早就叫着肚子饿,吃饭的地方也就一个,在当地的菜场里,本想走路过去,一下车就踩进了没过鞋面的泥泞中,所以就开车过去。一个棚子支起的大排档,放着几张塑料的桌椅,地面上的泥水被人踩得稀烂,粉色的椅子上有积水,两三个男人正在面对路边的大灶上忙乎,所有的菜摆在面前,可以做烧烤,也可以炒菜,炒粉面。点个鱼,炒个肉丝,给女儿要了个炒鸡蛋,再要一盘青菜。海南的米很糙,一粒一粒的,应该是和这边气候炎热多雨有关,一年可产三季,生长期太短,口感自然不好,看来大自然也讲究慢工出细活。
匆匆饭后,住了下来,房间很大,还有张电动麻将桌,女儿有玩具了,一到房间就用麻将牌堆城堡。
因为台风的原因,电视没有信号,还好有热水,晚上也没有蚊子,就是睡到半夜,连电也没有了,一下子陷入到了无边的黑暗中,极度地黑。借着手机的光,我跑去服务台要了几支蜡烛,服务员难得见到从这么远地方来的人,对我们很热情,还找了只手电给我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