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的概念及其内涵
(2013-03-02 12:24:19)
标签:
雷万云、云计算信息安全信息化it |
节选雷万云博士《信息安全保卫战》第3章
随着全球范围内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不断出现,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接受,很多企业目前都将信息安全工作提到了战略性的高度。然而,企业信息安全究竟要做什么?要关注哪些方面?如何来落实?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管理者,为此,本节先从信息安全的定义出发,讨论企业信息安全及其实施内涵。
3.1.1传统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曾经仅是学术界所关心的术语,就像五、六十年前“计算机”被称为“电算机”那样仅被学术界所了解一样。现在,“信息安全”因各种原因已经像公众词汇那样被世人所熟知,尽管尚不能与“计算机”这个词汇的知名度相比,但也已经具有广泛的普及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对“计算机”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偏差,而对“信息安全”的理解则各式各样。种种偏差主要来自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信息安全,因此出现了“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之类的提法,也出现了“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等描述方式。
关于信息安全的定义,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方式:
(1)
(2)
(3)
(4)
(5)
从信息安全的作用层面来看,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计算机与网络的设备硬件自身安全,就是信息系统硬件的稳定性运行状态,称之为“物理安全”;其次人们关心的是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系统安全,就是信息系统软件的稳定性运行状态,称之为“运行安全”;当讨论信息自身的安全问题时,涉及的就是狭义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信息系统中所加工存储和网络中所传递的数据的泄漏、仿冒、篡改以及抵赖过程所涉及的安全问题,称之为“数据安全”。因此,从信息安全作用点来看问题,可以称之为信息安全的层次模型,这也是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定义方式,如图3-1所示。
进一步的内容`可参阅《信息安全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