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智慧企业的利器

标签:
大数据云计算雷万云it |
分类: 云计算 |
2011年7月7日,大数据世界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专为高级IT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而设计,汇聚来自行业和企业的高层精英;覆盖各类对大数据存储管理有巨大需求的重点行业,共同交流大数据领域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带来了《大数据,为企业智取未来》主题演讲。
http://articles.csdn.net/uploads/allimg/110707/89_110707155225_1.jpg
各位嘉宾,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大数据,我发言的题目是《大数据,为企业智取未来》,大数据对于医药行业意味着什么?医药医疗行业怎么应对大数据?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延续、一个扩展。
发言提纲:1.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2.企业云计算的概念及IT能力的重塑;3.建设大数据平台,智取企业未来;4.大数据遇到云计算,云展未来。
一、医药行业与国药集团面临全新的发展形势
新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举措,我们企业面临着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新医改: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将推动医药行业的大发展,一系列模式都需要深化改革;
新技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将深刻改变未来,很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可能;
新国药:打造行业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央企业医药健康产业集团,这几年连续四家央企重组形成新国药。
后危机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后危机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处于一种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发展模式、管理、商业模式升级转型。如何抓住经济危机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不仅对CEO是一个挑战,也是对CIO的一个挑战。CIO们如何面向云计算时代,从信息化方面引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进入市场,是我们要思考的主题。
1.面对企业转型升级,传统IT方式存在的问题
系统开发、实施周期过长,跟不上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反应;企业的IT建设方式,集团一体化管控、运营很难保障;企业信息孤岛,数据不能共享,影响企业管理和整合的效益;IT资源不能有效利率、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投资成本太高;社会、行业、企业的数据不能有效整合和利用。
2.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萌发的契机,占领先机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3.云计算是IT产业的第三次变革
4.信息技术的范式转变
转变过程中我们还没有把握住这场变革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对这种变革还是零乱无序的,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技术开发范式和传统投资观念,以至于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革面前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得出令人吃惊的结论:信息技术在后危机时期的全新的、竞争性的商业环境下迫切需要飞速发展,要满足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后工业时期的变革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于IT技术进行变革。
5.企业在后危机时代的特征
在变化环境中建立适应性、操作性强的业务策略;通过持续创新能力,建立业务竞争优势;优化产品及成本结构,满足战略及市场机遇的要求;实现资源及人员生产效率最大化;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计划。
6.因而要求企业IT能力重塑
建立灵活的,灵动的IT基础设施,面向服务、动态开通及调整;提高业务价值,服务快速进入市场,关注服务的可用性;优化IT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善用大数据,发挥企业大数据的洞察作用;保障绿色IT计划的实施。
IT的关键目标是成为实现业务创新及高效运营的载体。
7.行到水穷深处,坐看云起时
客观上企业需要灵活、动态的能够为企业提供实时支持的IT无模式。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提供了一种适应于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具体方式。
二、云概念及企业IT能力重塑
任何新的技术和新的概念,都是两种因素驱动的结果;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云计算,也是如此。云计算的出现不仅仅是厂商炒作的结果,也有其必然性。业务需求的拉动,希望解决业务应用的问题,云计算本质上是希望解决资源利用率、计算能力不足和成本的问题;技术发展的推动,使得云计算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IT创新的商业价值。
1.为什么需要云计算
推动云计算的产业力量;云计算首先是产业界的商业利益推动的结果,包括互联网公司,谷歌、雅虎等互联网,还有IBM、Oracle等拉动;需求推动。
2.云计算的五个概念
一个交付模式:一个系统云平台;一种商业模式;一个集成的系统、平台;一体化的概念,重点强调平台、系统、集成,业务与IT融化。
二层结构:云计算平台层(技术角度)、云服务层(业务角度)。
三种服务模型:Saas、Paas、Iaas。
四种部署模型: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混合云。
五个重要特征:按需自助服务;资源池化、快速伸缩、按使用量收费的服务、广泛的网络访问。
把整体的资源通过云平台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模式去竞争,通过我们的智慧整合资源,整合资源意味着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当然,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不同的。云计算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大家一讲就讲到互联网、谷歌云计算,这是一种方式。为什么云计算这么难理解呢?对不同的人,面前的任务、思考不同,但是要有一个大思路。
3.对云计算的理解
云计算第一个是基础服务,怎么样利用企业现有的硬件,包括存储、服务器,形成动态资源池,做到优化,提供服务,降低成本。在这个平台上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做创新、做服务、做管理。高性能的计算中心,借助于云,庞大的企业可以将信息、数据库、存储以及加工信息的软件保存在一个虚拟的巨大计算机上。而企业只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商业机会的获取和快速实现上。借助云计算,中国企业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不需要建立传统架构,直接进入云计算领域。
4.集团企业云
所谓的“企业云”在技术本质上是“构建了统一的企业底层IT基础架构。”具体而言,企业云可以把企业的IT资源整合为服务,以供企业自己和其他企业来共享使用,从而提高企业的IT资源的使用率。另外,企业云可以满足IT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方面的要求。简而言之,它是一个位于在防火墙之后、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云技术应用,专门针对于公司环境或者商业环境的计算需求,互联互通,形成大数据。
“企业云”以满足企业大规模服务、高扩展性、高可靠性、虚拟化和按需服务,实现企业的管控、业务协同、供应链管理、共享服务等。作为企业的IT人,必须要为业务产生价值,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不然,我们的IT没有任何意义。
5.大数据的意义
创新透明度;通过实验来发现需求、呈现可变性和增强绩效;细分客户,采取灵活的行动;用自动算法代替或者帮助人工决策;创新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管理极端数据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新形式信息,寻找支持商业决策的模式。
虽然我们可能达不到,但是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思路,按照这样的目标不断的把我们的IT往这样的目标去演进。是不是云计算不要紧,你如何理解云计算,如何规划构建你的IT目标?每一个项目不断的演进非常重要,而不是一夜之间成为云计算平台。
三、企业演进到云的策略(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策略)
数字化浪潮改造社会基因:
政府(各个智能和环节)
企业(价值链、供应链)
个人(个性化和移动化,三种社会组建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面向数字化一代的云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云、教育云、医疗云、“大”政府的服务云(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大”企业的协同云
企业内部的创新云:
测试平台;企业内部协作的集体智慧
数字化消费者
1.从更大的商业模式角度看大数据
如何把企业的IT,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如何升级。我们要从外由内的关注,变成由内到外的驱动,通过SOA的部署,以及松偶合业务形态、企业应用、社交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云服务,形成企业的变革。
2.云计算与企业IT
集团门户形成PaaS平台,再整合在一起形成SaaS平台。
3.云时代企业IT策略与管理
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了解成熟和能够落地的技术和供应商;规划构想集团企业云的概念;从集团管控、业务协同、供应链管理、共享服务等业务需求考虑;商业组件化——商业组件可以重复交替地建立一系列职能程序和服务模块,通过企业的标准化来实现。
4.企业如何发展到云
5.从传统基础架构到基础设施云
6.企业向云计算的演进过程
基础设施IT设施、资源池、业务管理、服务云按需交付。
7.对IT基础架构的要求(打造大数据能力):
(1)展现集成能力;
(2)数据分析能力;
(3)流程集成能力;
(4)应用集成能力;
(5)数据集成能力;
(6)数据架构能力;
(7)技术支撑能力。
8.国药集团主数数据管理平台
BI系统、医药分销、医药零售、医药制造、供应用商管理。
9.采用集成平台,实现集团管控。
10.国药编码与BI集成——提升集团管控能力。
准确的国药编码提供准确的洞察力,这样就可以分析客户,分析市场的情况。
11.集团“十二五”信息化155工程,构建国际先进的国药云服务中心。
四、大数据遇到云计算,云展未来
大数据,业务分析与优化打造全新智能企业。一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点,而且它们的重要决策并未建立在正确信息的基础之上。可喜的是2/3的企业已经开始运用分析工具弥合“差距”,并获取业务优势。实践证明,智能企业使用先进的分析和优化工具,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效率。
当大数据遇到云计算:从BI到BT
Web2.0服务:人与企业的联系;销售、商业运作、市场机会。
云计算:销售、商业运作、市场机会。
BI:基于传统的IT,根据企业本身个性化的需求,不断的编程,形成应用,满足企业的动态需求。
云计算:销售、商业运作、市场机会。
传统的企业从矩阵管理到协同管理
矩阵管理是BPR驱动的,基于传统的IT;协同管理是基于云计算的商业模式驱动的,实现的技术是商业技术;BT不是云计算,而是云服务。外部市场的优化、区域市场的差异化专业的协同、开放的策略、及其灵活、变化、服务和基于标准、在销售和边际效应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