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雷万云
雷万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53
  • 关注人气: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博士在北京市全面信息化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2011-03-12 10:52:45)
标签:

云计算

基础架构

企业信息化

雷万云

用友

it

分类: 云计算

今天(3月10日)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用友、企业人士、管理者就云计算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我写了一本云计算书的题目是:《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今天就用这本书的名字作为大会演讲的题目吧。云计算企业的思路是什么,演进的方法是什么,我想从这些方面的跟大家交流。

我们知道这两年,大家都在讨论云计算,市场咨询公司Gartner在去年和今年都把云计算作为顶级战略技术命题。对于企业IT经理人来讲,大家都在议论,云计算意味着什么?我们今天不是定义云是什么,怀疑它的可行性,而是我们企业从自身的角度关注它的发展,关注它的一些系统概念和理念,然后我们来做一些准备的工作,从一体化的数据中心管理开始,如何演进到云,用用友的一句话,以成就我们的幸福企业。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失去后危机时期企业发展的一个最佳机遇。

我的发言提纲有三个方面:  

1、后危机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2、企业IT信息化建设向云演进的策略与实践。

3、国药集团面对云计算的思考与探索。

一、后危机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后危机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处于一种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发展模式、管理、商业模式升级转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都在提转型升级。如何抓住经济危机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不仅对企业CEO无是一个挑战,也是对CIO的一个挑战。

我们如何面对云计算时代,从信息化方面引领企业的转型升级,以满足企业战略、业务的需求,把传统IT资源升级改造,重塑企业的IT能力,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主题。刚才用友向总也讲了,用友也提供如何演进到云的产品、方案和服务,这对我们企业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1、面对企业转型升级传统IT方式存在的问题。 

2、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3、云计算是IT产业的第三次变革。

4、信息技术的范式转变。

5、企业在后危机时代的特征。

(1)在变化环境中建立适应性、操作性强的业务策略。 

(2)通过持续创新建立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

(3)优化产业及成本结构,满足战略及市场机遇的要求。 

(4)实现资源及人员生产效率最大化。 

(5)形成可执行及可持续发展计划。

这就是企业转型过程中对IT管理的要求。 

6、因而要求企业IT能力重塑。

(1)要建立一个灵活的敏捷的IT基础设施,面向服务,动态开通及调整。

(2)提高业务价值,由服务快速进入市场,关注服务的可用性及质量。

(3)持续优化IT运营成本及管理成本。

(4)建立可变成本模式,打破原有固定成本模式。 

(5)保障绿色IT计划的实施。 

7、行到水穷深处、坐看云起时。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逐渐加剧,传统的IT管理模式在时效性和灵活性上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客观上需要一种灵活、动态的,能够为企业提供实时支持的IT模式。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提供了一种适应于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具体方式。我们IT人困惑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新的时机,就是王维的这句诗,行到水穷深处,坐看云起时。一旦时机成熟,如何由企业传统信息化模式演进到云就是我们的机遇所在。

二、企业IT演进到云的策略与实践

任何新的技术和新的概念,都是两种因素驱动的结果,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云计算,也是如此。

1、为什么需要云计算。

2、云计算的“一二三四五”的概念。

我通过去年一年的演进,从企业IT的角度,企业如何看云,总结出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云计算的“一二三四五”,这样一个概念,大家容易全面、简单、理解云计算。

(1)一个交付模式。

(2)二层结构。云服务,云计算平台,技术的,业务的,这两个形成一个一体化企业的东西。

(3)三种服务模型。我认为通过系统的研究,国内外的一些云计算的定义,美国的技术信息标准局所讲的比较中性的一个云计算的概念,这样是比较科学的。三种服务模式,就是基础设施作为云,开发平台作为服务,软件应用作为服务,三种服务模式。

(4)四种部署模式。我们知道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云平台以社区为主,跟大家共享一个云,大家统一目标的,一个供应链所形成的社区云。

(5)五个重要特征。   
按需自助服务。
资源池化,把你服务化、网络、存储等等资源打包形成一个动态的资源池根据你的流量,根据你的应用来变化,这是云计算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的。 
快速可伸缩,今天你访问用户,节日,访问量大,大的服务器全开通,到平时访问量小,很多服务器自动关闭,不断根据你的访问量来变化。 
按使用量收费的服务,企业亲兄弟明算帐,可以根据用量来收费。
广泛的网络访问,你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终端来访问网络。

3、对云计算的进一步理解。

4、集团企业云。

集团企业云实际上是一个私有云。这样一个集团企业云在技术本质上是要构建企业底层的基础架构,把企业IT资源整合为服务,供企业自己和其他企业共享,从而提高企业IT资源的使用率。

企业云以满足企业大规模的服务,高扩展性、高可靠性、虚拟化、按需服务,实现企业的管控、业务协同、供应链管理、共享服务等等。

5、集团企业云的意义。 

6、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基于不同层面的社会人和利益体。

数字化浪潮改造社会基因,政府、企业、个人,三种社会组件的行为方式的变化。这个云将会推动这个社会的转型升级。

7、云计算和企业IT。

我们传统ERP,企业的IT,不是一下推倒重来,还是保留。我们把传统基础设施IT形成一个共享资源池,网格虚拟化,这是我们云计算的一个技术平台。传统也有企业的门户,企业的BI,文档管理、安全等等形成我们的PaaS,这样交互过程中,对客户形成一个云服务,对企业进行分析,包括微博,海尔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如何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把客户的需求通过云平台进行采集、收集,然后反应,作为服务,作为市场,作为产品的设计,这个流程有大的思路,不同的企业包括用友本身如何能把这样一个平台建立起来,我觉得能为企业提供,都是一种伟大的工程,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做很多事情,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演进的过程。

8、云时代的企业IT策略。  

传统是物理、孤立的孤岛,然后形成网格,虚拟的,共享服务、动态的,形成私有云、混合云、公共云,最后形成企业竞争力,国际化。

看一个北美的案例,这个横坐标是产业价值链,纵坐标是附加值,传统的已经形成了一个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主数据管理,以及我们看两端、底层,中间ERP,以及到前端的物流、供应链、市场管理、CRM的门户,在微笑曲线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内部、顶端、底层的,ERP一上,都可以通过云基础设施或者软件形成云服务的SaaS的模式,企业2.0的模式,快速进入市场,快速为客户服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大的企业,很多市场竞争特别残酷的企业,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去做。

我们再看微笑企业的业务类型的角度,SaaS、PaaS,随需的CRM,由业务的角度,大的集团如何构建自身的私有云,对你的客户服务,包括政府、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云运营商的等等,都在云的产业链有很多机会。

三、国药集团应对云计算的挑战。

1、为集团企业云的准备和思路。

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了解成熟和能够落地的技术和供应商。

规划构建企业云的概念。

从集团管控、业务协同、供应链管理、新医改、共享服务等不同业务需求去考虑。

从业务上整合组件,形成不同的规范的服务,商业平台,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商业平台。

底层由基础架构开始,有一体化数据中心管理然后逐步到云。

这是水到渠成的,从战略到管理、到业务都得做工作。

2、从业务战略驱动IT战略。

国药面对四新形势的挑战,我们不是为了IT而IT,IT怎么支持战略,国药集团考虑四新:

新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已成为企业差异成长的必然要求。

新医改,通过集团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强药品生产等等最终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

新技术,就是技术平台。

新国药,我们要在新的环境下考虑我们新国药。

我们提出中“十二五”信息化155工程。

一个云服务中心,所有的管控、业务都要形成一个为你的业务,为你的员工,为你的客户,为你的合作伙伴服务的一个共享中心。

五个专业平台,由集团综合管理、决策分析、融合协同,共享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一体化工业ERP平台;物流分销一体化平台;经营一体化信息平台;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信息平台。

五大信息化体系,IT管控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一体化的集成门户共享资源管理以及人才的保障。

通过五年的演进形成一个先进的国药云服务,“十二五”我们要进入500强,我们要用500强的IT服务支持500强的水平。

3、对IT基础架构的要求。

统一标准下,与企业外部业务应用集成,对信息安全和认证的要求。

跨系统的资源,IT架构灵活性,通过IT整合和对资源利用率的优化,实现IT运维系统,形成一个云的基础。

4、从传统基础架构到云计算中心。

5、云计算的演进过程,先整合,虚拟化,自动化,到云服务。

6、国药IT基础架构优化第一步,整合与标准化。

7、构建基础设施平台。

我有两本云计算书,一本书是《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从企业视角系统论述云计算,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入门。另外一本书是《云计算——技术、平台和案例》,我们组织了全国IT产业链上的厂商IBM、用友,SAP、微软,以及国内的赛迪顾问,神州数码等等供应商,30多位专家提供材料,我来主编形成了这样一本书,清华大学出版社4月份出版。这里面包括云安全、云平台的演进方法等等都有。我也有一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8034147,欢迎跟大家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