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征文之七十九《故事里的童年》
(2010-11-17 09:41:21)
标签:
教育 |
故事里的童年
每当优美的音乐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总会勾起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而那些回忆最终在一个画面定格: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独自坐在窗前,她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桌上是几本已翻得旧旧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彩色绘本---《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在那个漂亮糖纸就当玩具的年代,这样的彩色故事书算得上是奢侈品了。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给我念那些故事书,我就自己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些漂亮的图画,猜测着想象着情节,后来认识字才慢慢读懂书中内容。那几本故事书象颜料盒里的彩色颜料,涂满了我童年的画布。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那些故事书的陪伴,我的童年将是多么孤单寂寞的童年。那些故事书也象彩色的丝带,悄悄地引领我展开了爱之人生。
如今我已是一个淘气小男孩的妈妈,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我仍坚信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由于工作时间比较弹性,使我有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对于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古今中外的儿童图书,我都给孩子读几遍,然后由他选择感兴趣的书进行反复精读讲解。也许是男孩的天性使然吧,我发现他对某些书籍情有独钟,他特别喜欢那些勇敢的、富有冒险精神的、调皮的、喜欢恶作剧的故事人物。
《小猴捞月》和《小猴摘桃》是孩子最早的两本书,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岁半左右时他开始喜欢听故事,一遍又一遍地把书放到我手里,让我讲这两个故事,真是百听不厌呢。两岁多时爱听哪些故事我已记不清了,三岁多时,他迷上了漫画书--《猫和老鼠》和《父与子》系列,经常边看边开心地笑个不停,还模仿里面的对白给我表演,我想这些有趣的、滑稽的情节一定给他带来不少乐趣吧。《父与子》充满了幽默与温情,儿子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同时有着小孩子共有的天性,有时调皮,甚至恶作剧,在这些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却包含着爱的种子,从父子之间将传递到人与人之间。上了幼儿园以后,他开始认识一些字,也更愿意听一些有情节的故事,简单的插图可以帮助他独立阅读时回忆情节,他最喜欢的是《淘气包埃米尔》和《海底两万里》。《淘气包埃米尔》是瑞典童话作家林格伦的作品,写作手法介乎于通俗和想象之间,故事以瑞典斯莫兰地区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为背景,讲述了一系列那个总是戴着“猫子”扛着“墙”,一年到头闯祸,却做出很多孩子认为英勇无比的事情的淘气小男孩的故事。埃米尔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在他妈妈的心中却永远是最可爱的天使。这本书充满了童心和真善美,从生活中而来的聪明、善良、淘气的埃米尔形象,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深海旅行,让孩子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故事里走进神秘的海底世界。
现在,每当我给孩子阅读故事时,我也同样在享受着这份美好,那些逝去的童年仿佛又回到眼前,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故事也让我的童年变得更完整、更生动。孩子的心灵是一方净土,希望这些故事给他们播种下一些正直、善良、勇敢的种子,而我们则用爱来浇灌这些种子,让他们发芽、长大,我相信,随着岁月的成长,孩子一定会拥有快乐的人生和广阔的天空!
松坪山幼儿园 中二班 包哲熊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