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爱的种子
我的童年是九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那时电视还是稀罕物,看书就成了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精神享受。童年时代看的最多的是“小人书”,也是我最早接触的故事书,象《三毛流浪记》、《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等都是那个时代的流行少儿读物。由于当时普通家庭的收入都不高,因此不可能给孩子买很多书,所以当时我就经常去摆在路边的租书铺租借或是和其他小朋友交换来看。最记得的就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那年暑假,爸爸带我回烟台老家,外公外婆的家在靠近烟台山白石路,家附近就有一个路边的租书摊,有各种各样的小人书,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到那里蹭书看,常常一呆就是大半天。小人书只有手掌那么大,即没有鲜艳的颜色也没有精美的纸张,但却给了我无尽的快乐。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白雪公主》、《灰姑娘》,记得我在初一的日记里写过“长大以后我也会成为美丽的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可能做一个美丽的公主是每个女孩都曾有过的梦想吧。
和儿子的亲子阅读是从一岁前(2008年)开始的,当时我无意中在华强北的外贸批发市场发现了两家外文书店,全都是外文原版书的尾货,有很多适合小宝宝看的立体书、拉拉书、翻翻书和发声书。我抱了一大包回来。小家伙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两本手掌书《小鸭子迷路了》和《我是怎么叫的?》。那年春节,在回岳阳老家的二十天里,只要一有空他就让我给他讲《小鸭子迷路了》。他甚至记得所有的细节,常常是没等我讲到下一个动物,他就会说出来是“牛伯伯”、“羊叔叔”还是“小鱼”|“小乌龟”。到最后连爷爷奶奶都会背这个故事了,可是他还是乐此不彼地要“妈妈讲小鸭子”。
从那以后,我除了隔三岔五地去华强北淘外文童书外,还给儿子买了很多中文故事书,象《神笔马良》、《九色鹿》、《渔夫和金鱼》、《猴子捞月亮》、《小马过河》、《青蛙王子》、《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三只小猪》、《狼和七只小羊》等都曾是他百看不厌的故事书。两岁前后,儿子的口齿还不是很清楚,但他已经会自言自语地复述故事了。每天晚饭后是我们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他坐在我怀里,全神贯注地一边看书上的图片,一边听我讲故事情节,他会因为主人公的快乐而开心微笑,也会因为主人公的伤心而流泪、沮丧,当然也会为主人公的幽默搞怪而乐不可支。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无比地快乐,因为孩子的快乐就是妈妈最大的幸福啊。
两岁半后,我开始给他挑选各类绘本故事书,都是信谊、蒲蒲兰、海豚等著名出版社引进的国外获奖的少儿绘本故事书,这类书基本都是大开本,铜版纸、印刷精美,插图非常漂亮。好象佑佑非常喜欢的《好饿的小蛇》、《小蛇去散步》、《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谁藏起来了?》《首先有一个苹里》《和甘伯伯去游河》《我们去捉狗熊》等等,故事的情节通过一次次的亲子阅读中已经印刻在他脑海里了。每天他最喜欢的事就是看书,他的床上经常放着头天晚上我陪他看过的书,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翻书看。
三岁前后,随着他阅读量的增加,我开始选择一些适龄的系列故事书给他看,例如最早买的《爱的种子》、《第一次系列》、《阿罗的故事》《儿童之友金色绘本》、《蒙施爷爷讲故事》、《我的自然发现书》、香蕉树系列等等,有些是自然科学,有些是童话故事,有些是情感教育,我希望让孩子从不同类型的书中感受更多和学习更多知识,和儿子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和学习了很多东西,这可能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吧。
亲子阅读的过程,是儿子对书从陌生到熟悉到喜爱的变化过程,也是我和儿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从中我感受到了做母亲的成就感。我一直得《爱的种书》这套系列书的介绍里的一句话:“给孩子一本好书,就是给他的心灵种下一棵爱的种子!”。我与儿子的亲子阅读,就是在播撒爱的种子,希望这些种子成根发芽,长成一片爱的森林。我相信,这会是儿子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会带给他温暖和力量,引领他健康地成长。
华侨城幼教中心
NONO小三班 张丞佑
隋咏梅
2010年11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