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山水画序

标签:
吴宁吴待秋山水画文化 |
分类: 艺术评论 |
吴宁山水画序
杨光祖
他的第一个老师就是他的父亲吴宏,字石耕,著名海派画家吴徵之次子。吴徵,字待秋,民国著名画家,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并誉为“海上四大家”,晚年定居苏州城北残粒园。吴宏先生虽不以画闻,曾任兰州商学院工会主席,但家传在身,亦不敢少懈,经常在家认真作画,吟诗作赋。吴宁少时,社会动荡,时代不宁,父亲也没有想到给他传艺,他也从未想到去学艺,那年月这些是被打入“封资修”之列的。但是,他父亲作画,他经常愿意随侍身旁,静静地看。
当他决定后半生一心学画,传承家族手艺之时,一向以严厉出名,且寡言的父亲一句话不说,只是铺纸磨墨,一丝不苟地给他传授画艺。古稀老人,知命之子,僻居兰州一隅,每天做着日课,默默,而坚韧。由于他五十学艺,精力有限,父亲只让他画山水。他十年不出门,平居唯有安静地画画。父亲不善言辞,每次他画错的时候,他就大声呵斥,然后,就急急地在纸上给他示范。他似乎天生就是学画的料,一看就懂了。2013年,父亲拟定居昆山,离开兰州之前,把他叫到跟前,什么都没有说,只交给他一方图章:残粒园主。他知道,父亲认可了他的画,并允许他以后可以在画作上钤这方印了。但他至今还没有用过,因为他知道这是家族的象征,他必须对得起这方印章。
吴氏家族从曾祖父吴伯滔就开始以画闻名了,到祖父吴待秋更是青出于蓝,山水花鸟俱佳,花卉师吴俊卿,山水师清四王,笔墨苍秀沉郁,卓然成家。1904年与丁辅之、吴隐等人一起在孤山创办西泠印社。而祖父的三个儿子亦皆有传承,长子吴彭,字养木,194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49年辞去银行公职,离沪返苏,于家攻习书画,凡九年。后任苏州国画院院长,书画功力深厚,影响及于海外。
吴宁作为第四代传人,虽中年始专力学画,但家学深厚,又有严父亲传,对于山水画的细微之处,皆能心领神会。因为书画之艺,虽小道,但却是“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非亲传无法窥其奥秘的。吴宁谨遵庭训,大量临摹古人名作,尤喜文徵明、王翬,多年做“闭户功夫”,融西北之粗狂、刚劲,与江南之温润、婉约于一炉,所绘山水画已初具自己的面貌。他说,我是一个下岗工人,生活并不宽裕,但我想,传承祖上的手艺,应该是最大的孝。我想,岂止是孝,这也是大忠,对祖国优秀文化接续之大忠也。当斯世而有斯人,如披沙见金,讵可复得耶?每一临其画,皆不胜三叹。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