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弄技巧者最终死于技巧——侯川文学评论集《从灵魂出发》序

(2012-10-09 17:55:04)
标签:

文学批评

侯川

大爱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杨光祖

 

从事文学创作,在当下很多大师,或非大师眼里已属旁门左道,不入大雅之堂,而文学批评,则更下之下矣。当年闻一多、朱自清、沈 从文诸位先生在大学的尴尬遭遇,至今犹存,且有愈烈之势。尤其作为西部边缘小城,古塞之地,竟然也要文学一下,那是让那些地域优越感者颇为吃惊的了。在他们眼里,那些地方也需要文学艺术?曾与一位学界大老聊天,他就一再说及兰州的苍凉,当然,也不忘记表扬一下兰州学子的勤奋。

我出生于陇中苦甲之地,后西行至省垣,就学,工作,也没有感觉到多么的落后,与荒蛮。这几年出来多了,才深切地感觉到外省人,尤其西部人的尴尬。我作为一名文学批评者,也偶尔到地县行走,看到那么多的人痴迷于文学,以至于泪下沾襟:没有文学则无法活到现在。可是,阅读他们的文学作品,也确实无法恭维,但看着他们宗教般的眼神,也不敢多说一句,只能说,很好,很好。

我知道,他们苦涩的生命里,是需要文学的。在那里,文学属于生命。他们的文字虽然稚嫩,但却是他们生命的歌唱。鲁迅说,稚嫩并不可怕,因为,他还可以生长。但我就一直想,我们怎么能写出真正的好东西,让人家不要那么低看呢?

在西部,作家很多,诗人更多,有些地方甚至遍地诗人,但专门从事文学批评的,很少,而还有一点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因为,太难。西部多沙漠、干旱,种树不易,成长一位批评家,亦极难。所以,多年来,我也是一直致力于西部,尤其甘肃文学生态改善的鼓与呼,竭力地支持、宣扬我们的批评家。侯川就是其中之一。

认识侯川很偶然,是在一次90后诗人、画家庄苓的诗集首发式上,也仅是点头之交。后来他从信箱发来一部外省朋友的书稿,希望我写一个序。我扫了一眼那个书稿,觉得差距太大,就没有答应。结果,他就有点不高兴,认为我言行不一,说要扶持青年人,结果连序都不写。我只好告诉他,扶持要看他有没有资本。话说得很重,他也没有再说什么。

我想,这可能就是断交了。这是以往的经验。结果,他认真读了我的很多文章后,又找我了,与我谈论几次。我看出他是真的热爱文学,乃脱俗之人,心下欣然。他是作家,也从事文学评论。在甘肃而文学评论,不啻于孤身行走沙漠,骄阳下的艰难,我是理解的。他也一连给我写了三篇评论,后发表于香港的《中国文学》,说实话,文章在结构上还是有一点瑕疵,但我感谢他的理解。

最近,他QQ说,他的评论集要出版了,希望我写个序。我是不愿意给人作序的,一是觉得自己没到那个水平,包括年龄,二是没有时间看那么多的文字。近年拒绝了很多朋友的请求,熟识的,和不熟识的。但看了侯川的集子,发觉是文学评论集,我就有点动摇了。我深知,在甘肃这样的边缘地区,从事评论之艰难。鲁迅说:“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是深味这种悲哀的。”于是,就答应写一点文字。但要求他删去写我的三篇文字。他拒绝了。想一想,罢了,也就这样吧,互粉一下,也未尝不可。这样的边远地区,从事文学评论之人,是需要互相打气的。

这几天,正好是国庆节,独居京城一处僻静的地方,窗外白杨明灭午后的阳光在翻动的白杨叶上,变幻着奇特的颜色,而树木掩映中的楼房,仅能看见赭红的屋顶,有一种浑厚的历史感,给人无穷的遐思。读着侯川的文字,感觉到他于文学的真诚,和西部人特有的倔强。他对老作家高平先生长篇小说新作《仓央嘉措》洋洋洒洒的数万字的评点,显示着他一定的才情。他对新锐诗人如离离诸人的关注,呈现着他的一颗良善之心。文学新人,需要这样的关注。他的一些读书札记,亦颇具识力。

我们知道,文学批评,必须具备批判力、现场感、学术性。批判力,就是一种问题意识,一种理性的穿透力。因为,文学批评毕竟不是歌颂,也不是政治鉴定。现场感,就是当下,直面文本,不能玩概念游戏,空对空。学术性,即讲道理,要有一定的理论辨析能力。侯川的文学批评,具有一定的批判性,现场感比较强,但学术性较弱,随意性比较大,可能也是因为作家的缘故。如果以后能在理论辨析、文本细读上再下功夫,应该说,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孔子说,修辞立其诚。他的评论文章,在章法、结构上,总觉得有所歉焉。即,“修辞”尚有不足。如果以后在“修辞”上能有所努力,不管从事评论,还是创作,都会有一个好的前途。至于“诚”,侯川无疑是具备的,这是他的最可贵之处。倘没有这一点,那一切免谈,玩弄技巧者最终死于技巧。文学大师能够创作出惊世杰作,不仅是技巧,更是他们对人类、自然、宇宙的一种大爱。

 

 

2012106写于北京海淀区大有庄

(兰州市安宁区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  7300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