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1月22日《甘肃日报》刊拙作:只在僻处自说

(2012-01-22 15:43:48)
标签:

杨海燕

书法

僻处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2012年1月22日《甘肃日报》刊拙作:只在僻处自说

今天是除夕,每年的这一天都在老家,与爷爷奶奶、父母亲在一起。今年大雪封路,无法回去,只好在兰州过年了。“年”,真是一个让人无法弄清楚,可又牵肠挂肚的客观存在物。我校后勤服务中心李维森主任曾写过一首诗,我称之为后勤服务中心之歌,其中有一句:爹妈的热炕就是那个年。当时一说出来,很是感动了席上的很多人。

除夕,呆在兰州的家,真的一时无法适应。这时,朋友张琳女士发来一个短信:光祖兄,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大作“只在僻处自说”今日见报。急忙上网查看,果真。文章基本保持原样,只删去了50余字,看了半天,深觉删得极好。张琳女士只在几次会议上见过,人极好,富有修养,很雅致,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主办甘肃日报副刊,已邀约发表拙文好几篇,很感谢她的厚爱。也在此一并感谢所有发表我拙作的报刊杂志,还有那些辛勤的编辑朋友们。祝他(她)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没有他(她)们,也就没有文化的繁荣。

2012122下午4:00匆草
  

只在僻处自说

作者: 稿源: 甘肃日报  2012-01-22 06:15


 

  杨光祖

  鲁迅先生不喜欢徐志摩,甚至都不愿意与志摩一起在刊物亮相。他说,我不喜欢他的文,其实,更不喜欢他的人。这就没有办法了。人与人的相遇,有时候就是这么的没有道理。要我讲,可能还是性格的差异吧。

  徐志摩喜讲究,爱张扬,鲁迅恰巧相反,他老想把自己藏起来。即便婚外恋,徐志摩弄得国际闻名,无人不知,鲁迅藏得很深,《两地书》本来已不像情书,还要删了又删。可以说,徐志摩是浓得化不开,鲁迅是深得看不透。而且,鲁迅甘于不断自我放逐,一直到无处可去。这种大魄力、大决断也非常人所能企及。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喜欢自我隐藏的。这就如蒸馒头,不能走气。你老揭笼盖,老走气,那馒头永远蒸不熟。看看张大千与黄宾虹,也就明白七八分。当今的书法界,已是人潮如云,拜权拜金,趋附外物,废寝忘食。我的朋友杨海燕,却视之如粪土。上世纪90年代,他已获得过甘肃省书法大奖,一同获奖的现在都名声显赫,他依然如故,深藏不露,而且似乎更加羞怯,藏自己于深山了。

  好在老天有眼,让我得遇他于黄河之滨。虽然迟了一点,但古人说了,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其实,我与他在一起,谈书法的少,乱弹的多,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无不乱弹。尤其在书法美术文学领域,他真是独有心得,独具只眼。家学,童子功,那是不得不承认的。古凉州出来的人,差的还真不多。

  近日,他老抱怨自己忽然不会写字了。我说这很正常,脱胎换骨,要剥一层皮呀。但是,文化就是这么一点点地渗透到骨血去的。我说,我认可骨血里的文化。

  这不,近日他送了我两个新写的字:梦蝶。宣纸一展开,我就眼直了,真好呀,好得我都无话可说。他说你讲庄子……然后就不说了,其实,我已经懂了。有时候话是不需要说完的。于是,赶紧跑出去裱了。挂到墙上,然后,就坐在那里,痴痴地,好半天。在大学讲授了多年庄子,庄周梦蝶是必讲的。但直到今日,才似乎走入了梦蝶的境界。

  他来的时候,我手头正拿着一册《作家通讯》,这是中国作家协会办的,封二封三,一般都发表作家的书画作品,平常我只是翻翻而已,没有几个能让人流连的。这期不同了,封二是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的两幅书法作品,一幅还是草书。我看了半天。海燕兄来了,我就让他看。他一看,果然颔首,说有功夫,那草书他是写不出来的,劲道,有韵味。

  鲁迅说,伟大也要有人懂。其实,不用说伟大,仅懂得这句话,也是极难的事。我从小就喜欢鲁迅,一直读到中年了,感觉还是不懂。鲁迅是大海,我连河伯都不是,充其量做个泥鳅、小鱼而已。半生阅读鲁迅,越读越感到他的不可超越,不可理解。如果浅薄轻狂起来,骂骂鲁迅也很容易,他的很多话都可以一骂。但心静下来,发现后面的东西很多,很复杂,不是我这样的浅人所能理解的。

  海燕兄是鲁迅的知音,我们在一起也经常谈起鲁迅,一言半句,启我甚多。张爱玲说:世事千变万化,唯一可信任的是极少数的几个人,所以我从来不fret or worry

  很多人怕得罪人,其实大可不必,韦政通说了,人要敢于回归自己,敢于叛逆,敢于走自己的路。人之一生,大可不必那么多的朋友。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近日读《张爱玲私语录》,最稀罕她与宋淇、邝文美的通信,虽然大都是节选,已经很满足了。在她的断断续续的文字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旷世才女,更是一个真实的女性,她的辗转,她的琐碎。而正是这种琐碎,才呈现出的情趣、灵魂和承担。

  这也是我与海燕兄经常谈起的话题。周氏兄弟、张爱玲、黄宾虹、董其昌,是我们共同的话题。但这些话题,就我来说,谈一辈子都谈不完,也不敢说懂得。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大师是能养人的,养我辈浩然之气,或清正之气。

  有些妄人动辄用那些所谓的宏大叙述来批评这些人,其实都是皮相之谈,还自以为居于上流,可以拥有一种道德优越感。殊不知,这种自我纯洁的感觉,正是在下流的表征。朱熹说庄子只在僻处自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言说。喜欢鲁迅、张爱玲,就因为他们只在僻处自说

  海燕兄的书法,也是只在僻处自说。

  或再用古人话:掉头独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