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泗洲山上的石刻

(2011-01-18 12:23:42)
标签:

李宗仁

泗洲

宋体

台儿庄战役

凌压西

杂谈

分类: ●知——人文历史

在网上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引起我的兴趣,决定此湘鄂行中要到湖北罗田县胜利镇走一趟。由于篇幅限制现把该文章摘录于下:

泗洲山石刻壮国魂

作者:倪金元

 

 雄踞于罗田县胜利镇西南3公里的泗洲山,巍峨挺拔。气势磅礴。山的两边胜利河、固基河奔腾而过,在下面约1里处的两河口汇聚,形成三面环水之势,易守难攻,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登临泗洲山时。正值初夏。连续几天的密密雨丝,将峰岭洗出一派苍翠,山上林木扶疏,翠竹夹道,正如古人所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而更激发我们游兴的是泗洲山上的多处石刻,它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抗战兴起时,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所辖的第七军军长张淦将军等人的手迹。该军是李宗仁的旧部,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受过革命洗礼,在1938年春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英勇顽强与日军展开激战,最后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搏斗,中国军队歼灭日寇近两万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重大的胜利,名播遐迩。19387月,张淦将军又奉命率部驻防鄂东,军部先设在滕家堡(今胜利镇)8月,经司令长官李宗仁批准,军部在泗洲山东面半山腰凹兴建营房,1939年夏竣工,即迁入新址。

  泗洲山形似雄狮,张将军触景生情,豪气满怀,遂将泗洲山改名为“笑狮山”。山顶有一巨石横卧,似一堆狮啸天,张将军便在巨石中间刻下四个大字:“笑看乾坤”,左边刻有落款的小字:“已卯孟冬济公”。即1939年初冬,张淦,字洁斋,号济公,广西桂林人,为人温和懦雅,为李宗仁所器重,后升任第三兵团司令。字体为隶书,结体雄强,自然流美。高雅遒劲,坚实庄重,显示出深厚的功力。从山顶往下走80米许,一块巨型花岗岩石卓然而立,高约8米,宽约6米,面如刀削,十分平整。上刻“吼散倭氛”四个大字。右侧刻有小字:“倭奴以中国为睡狮可欺,岂知狮已醒,一吼而倭氛散,一搏而倭奴灭,倭奴倭奴,死无噍类矣。辛己仲春”。即19413月,左侧刻有小字:“容州凌压西”。凌压西,容州人,为第84军中将副军长兼189师师师长,率部驻六安、英山等地。石刻字体为隶书,虽经60余年的风雨雪,字迹至今十分清晰。

 再往下走200余米,有一块大石板,上刻有一首七律,《滕家堡偶占》:

        高树撑云若剑排,参差村舍此中佳。

        长河宨窈抒新策,群岫峥嵘尺壮怀。

        君子六千堪作教,出车三百信无乖。

        川源相缪滕家堡,应与田单即墨偕。

 左侧刻有小字:“已卯正月,时随张公驻又二年,自英山请示于凌公登笑狮爱之石,辛已清明。醴陵潘世漠谨识。”潘世漠,湖南醴陵人,原为军部上校秘书,后调一七二师任职。此诗写于1941年清明节。诗中末句中的"田单",为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他坚守即墨。战功卓著,后被任命为相国。石刻字体为正楷,笔致流畅,清雅劲舞,使人联想起山中的新松。从此石刻又往下走约200米,便是军部房舍遗址,左侧防空洞仍存。遗址右侧有一条小沟,流水潺潺,悦耳动听,往下约80米处,沟旁有一块大石板,石板上凿刻有""字型的三个座位,以及放置杯子、书报等物件的石槽。座位右侧刻有“静观”二字。座位下方刻有“笑狮山“三个大字。右上方刻有小字:"喂,睡狮醒了,不但醒而且笑矣。”左下方落款为:“桂林张淦”。座位下方,还刻有一首《笑有山五古》:

……

 这些石刻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性,都是值得称道的,读来荡气回肠,豪情萦怀,道出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敌御悔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鼓人心,壮国戚。泗洲山也从此增添秀色,光耀千秋。正是雄狮醒了。一声怒吼,石破天惊,震憾河山。193810月,日军滕田第三师团进犯罗田,驻防罗田县城的第七军第一七二师,立即组织部队英勇阻击,连续取得了独松树、濛濛山和步兵河三次阻击战的胜利,打得日本鬼子卸甲丢盔,落荒而逃。由于第七军英勇善战,且能团结地方部队和民众,多次给进犯的日寇以致命的打击,使日军不得不龟缩在鄂东沿江的交通据点,不敢轻举妄动。为保卫鄂东,实施持久作战方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此,19405月下旬,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专程到第七军视察,在两河口河滩上检阅了部队,并向在场的军队和民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第七军和民众的抗日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至今胜利镇的几位老人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谈论此事。

 我们站在这些充满抗战救国,中华民族不可辱的浩然之气的石刻前,思绪如潮,满怀崇敬之情,深深感念那些浴血奋战,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所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辈们。岁月流逝,山河水在,历史长新,我们坚信一代一代的后入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此文贴在罗田信宽带息港史海沉钩,我作了一处勘误。)

http://bbs.guilinlife.com/dv_rss.asp?s=xhtml&boardid=44&id=320164&page=9

   6 月5日上午参观老河口第五战区长官部遗址后返回襄樊,饭后下午二时立刻上汉十高速公路,经黄陂转往麻城,到麻城已晚八点了。当晚在麻城住下。第二天一早檢查汽车,更换了轮胎后就出发往胜利镇。麻城到胜利镇路况差,60公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近十一时到达胜利镇。在来前通过网上与胜利镇金像照相馆的老板联系上,这是一位壮实的年轻人,他热情的迎接了我们,陪同我们登上泗洲山,还联系了一位住在山下的八十六岁老人给我做向导,这位叫周炎武的老人当年曾经与张淦及他的参谋、副官等随从有过接触,熟知当年营房的布局。中午一时登上山顶,酷热的天气,火辣的天阳晒得人汗流夾背,在山上转了一个多小时才下山返回。

http://s10/middle/6c578f9dt9a17571b2f49&690

http://s12/middle/6c578f9dt9a17596e4e0b&690

http://s4/middle/6c578f9dt9a175b196f03&690
“笑看乾坤”  已卯孟冬济公  
http://s5/middle/6c578f9dt9a175d111714&690

http://s7/middle/6c578f9dt9a175dc81ae6&690

http://s2/middle/6c578f9dt9a1760677741&690

右侧刻有小字:“倭奴以中国为睡狮可欺,岂知狮已醒,一吼而倭氛散,一搏而倭奴灭,倭奴倭奴,死无噍类矣。辛己仲春”中间大字“吼散倭氛”左侧刻有小字:“容州凌压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