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道德经》:第41章解读,原文及译文!

(2018-08-28 18:51:15)
标签:

道德经

国学

老子

人生的智慧

分类: 老子《道德经》智慧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释

建言:立言。

夷道若纇:“夷道”,平坦的道。“纇”,不平。

建德若偷:“建”通“健”。“偷”作“惰”解。“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懈怠的样子。

善贷且成:“贷”,施与。<河上公>本“善贷且成”,帛书乙本作“善始且善成”。

http://s13/mw690/001Z0E6mzy7nbExme285c&690

今译

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最纯洁的心灵好似含垢的样子;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懦弱的样子;质性纯真好似随物变化的样子;

最方正的好似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并使它完成。

引述

道隐奥难见,它所呈现的特性是异常的,以致普通人听了不易体会。

自“明道若昧”至“建德若偷”各句,乃是说明道德的深邃、内敛、冲虚、含藏。它的显现,不是外炫的,而是返照的,所以不易为一般人所觉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是比喻大道幽隐未现,不可以形体求见。


从本章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欢迎发表评论,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