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徐婷
(2011-12-20 15:32: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己的东东 |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一、
1、亿以内数的读法
2、亿以内数的写法
3、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复习了解数的产生过程
5、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6、认识亿以上的数
7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8、大数的比较和改写
二、
1、做课本P8面第1、2题
2、做课本P117面总复习第1、2、3、4题。
第二课时
复习知识点: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
重点难点:
线的区别与联系,角的特征,角的形成
复习过程: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一、
1、复习直线、射线和角
2、复习角的度量
3、复习角的分类
4、复习画角
二、
1、做课本P39面练习和练习5的内容
2、做课本P119面总复习的第11题和P122面第9题。
集中评价、纠正
三、
第三课时
一、复习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如本书第45页知识结构图)。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一、口算:(1)、两位数乘一位数
二、笔算:(1)、三位数乘两位数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118页第5、6、8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5题用口算,第6题用笔算。第8题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请学生当小老师,由小老师点名让3~6名学生上台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业或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说算理过程进行评价。
四、小结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朗读短文“荷花”
猜一猜,听完这篇短文大约用了多少时间?(3分)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篇短文在书上62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七(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一、复习知识点:
二、复习重点难点:
三、复习要求: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复习过程:
第六课时
一、复习知识点:
1、口算除法。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
2、笔算除法。
二、复习重点难点:
5、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三、复习要求:
四、复习过程:
第七课时
一、复习知识点:
二、复习要求:
五、复习过程:
1、复习旧知:
第八课时
一、复习新知:
1、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2、复习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复习重点:
三、复习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复习要求:
2、复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复习过程:
第九课时
一、复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复习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复习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4、复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二、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体会优化的思想
3、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过程:
1、复习解决问题(1):(乘法,注意中间问题的解决)
2、复习解决问题(2):(除法,注意用多种方法来解决;乘除法结合解决问题。)
3、复习数学广角(用运筹思想、对策论、策略的多样性等方法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114、115的“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7、8题
集中评价、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