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字命理關於“梟神奪食”的看法

(2022-05-15 17:37:34)
分类: 命理研究


字命理關於梟神奪食的看法

 

所謂梟神奪食,是梟印克食神梟印克食神是同性相克,克之無情,因此是兇災組合異性相之有情,之不盡因此不存在正印奪食之

女命八字中以食神傷官代表子女,子女爲日主所生之物,比如成果、思想、工作或飲食。所以八字命局裏沒有旺財來制約梟神的情況下,就容易克子女。在八字裏或行运梟神奪食出現時,也會表現出各種災禍。

梟神奪食之災大致分爲三種

1、生命之災食神代表飲食,有兩種情況下人是不能正常進食的,一是灾,二是病。

2、工作之災食神代表食祿,梟神奪食,就如後媽奪孩子飯碗,不給你吃飯,有工作才能有飯吃,沒工作當然沒飯吃了。

3、子女之災食傷代表子女,枭神夺食則表示子女或者子女難養活,或者是容易流產。

通常而言,命局中有歲運中出現枭,爲外來之災命局中有歲運出現食神則爲內部引起之災。應災與否以及災大災小,關鍵看日主喜忌應視命局的組合,以及歲運的生克制化,形成害後的命局喜忌而定,不能孤立的看待命局中的神煞是兇神或喜神,也不能一看到梟神奪食就斷有災。

一般而言,若命局組合的好八字流轉有情,即使是兇神也可破解,只是這種情況非常少又或者喜忌神不明顯的話,日主往往平淡一生,沒有大的出息。

這裏我們從幹支性情和十神吉兇本性的角度來闡明“枭神奪食之原因,以水命日主爲例來說明。

一、日主陰陽之別

1、阴日主,如癸日生人,則爲偏印,庚爲正印,乙木爲食神。若印食二者同透,則乙庚相合,以幹興情乙爲花草藤蘿秀氣之木,庚爲頑鐵。雖庚克乙,然二者陰陽相合,有夫之情,則不以金乙木二相克無情或卯酉相克,戰克勢如水火。

2、陽日主日生人,則辛爲正印,庚爲偏印,食神。以十幹性情而論,則甲爲參天巨樹,辛金克難傷其根基辛金爲首飾之金,而庚金乃甲木之星,若庚金成黨得勢,則甲木難全矣。

、枭食藏透

1、枭食並透且貼身,此狀最爲兇險,極易發生梟神奪食验,枭食並透貼身近戰非宜。以水命癸日主論之,則爲乙辛同透,是否發生梟神奪食事,当视二者力量之對比而定,看局中枭食二者得時得局,扶抑之狀況輕重較量方可定論。

2、枭食皆枭食二者皆藏於地支,要看二者在中的位置,以水命癸日主論之,則为辛乙同藏於地支,若隔開貼身則卯酉二者衝,是否發生梟神奪食事,需视全局地支刑衝合化情況,結合二者得時得局、扶抑之狀況輕重較量方可定論

3、枭食一藏一透,此況稍好。但要視格局總況而定,若食藏,大運流年行至旺之時,仍有梟神奪食

三、“枭神夺食”容易发生的时间

以水命癸日主論之,則爲偏印,庚爲正印,乙木爲食神。如大運或流年逢梟神主事,流年在申、酉之月易發生梟神奪食金旺得勢成局,亦有“枭神夺食”之验(日主辛酉流年或原局地支大運流年構成三合六合、三會金局時

四、梟神奪食所對應的事件

梟神奪食是個頻繁使用的斷語,凡是兇災、疾病、牢獄、父、母等都有梟神奪食沒錯,神奪食確實是災星的標志,但是一旦發生神奪食,到底斷什麼災呢?

以下是具體的分析梟神奪食要看梟神與食神的五行所屬,看梟神到底在克什么五行,我们再从枭神所夺的五行進行類比,得出結論。

1、枭神夺食通常導致哪些疾病?

1)枭金奪木因木在人身類向爲肢體端部,手腳腿頭等可能會在這些部位受傷

2)枭要看是什麼土,如果是戊土。會有流血開刀,血光之災,一般在胸腹部位。

3)枭可能是飛來橫禍,車禍,高空落物、外傷等

4)枭火,可能是溺水性病

5)枭食金,燙傷,骨折。

以上是病的看法,那麼要如何看梟神奪食中官非牢獄呢?

2、梟神奪食看官非牢獄

這就要看奪食神官星所起的作用,如年幹月幹時幹之官煞攻身或歲運引發原局的伏筆來克身就代表官非牢獄。

3、枭神夺食看車禍

通常從梟神奪食看車禍則在以下幾種情況發生的幾率比較高

1)六衝,特別是寅申巳亥辰戌衝,也就是驿马

2)衝,特別是子卯酉陽幹之陽刃和七杀。

3)木克土,戊見丁丙見己之組合

4)金土官杀攻身,

5)財破印。

命局有梟神奪食的一般都斷病傷牢獄車禍一般都是歲運形成的,或因三合、三會、三刑、六衝等引發的梟神奪食。因歲運形成的有突然性,與車禍的發生性質一樣,是突發事件,所以我們要結合地支之間的變化與歲運之間發生合作用關系的變化特別是三

這個思路多多實踐,從多梟神奪食中去體會領悟,是不難看出來的。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