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导向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录

(2013-12-08 21:36:2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数学创意课程
问题导向学习(PBL)的意义
一、问题导向学习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问题导向学习中,很多“问题”都是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解决与自己生活贴近的问题才更有兴趣。正如杜威所说“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一些启发点”,才足以使“问题大到能激励思考”,这些问题就应该置身于学生实际生活,根植于学生的经验。问题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挂怀的事物,学生就会越努力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运用自己在学科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密。
二、问题导向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
问题导向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要解决一个PBL问题,就必然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建议,但不是发号施令。学生在考察问题、研究问题背景、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时,学生的学习就成为一种力求有所发现的活动。
PBL学习要求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人能为学生提供所有的有关信息,也没有书籍能告诉学生所有的解决办法。很多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参与,学会如何查找信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令人信服地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法等。
三、问题导向学习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
PBL学习的很多课题都是跨学科的。PBL要求学生进行读写、研究、分析、思考、计算等多方面的活动,而问题本身常常是横贯于各门学科的,易于形成跨学科课程。这些问题向学生显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强化将学校所教的各学科知识当做一个统一体的意识,促使学生应用一门学科的知识去更深刻地理解另一门学科。
四、问题导向学习有助于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
PBL学习要求学生对如何学,学什么做出自己的选择。PBL过程就是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研究自定的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探索自己选择的问题,并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
五、问题导向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PBL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在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时掌握团结协作的技能。在学习中学生编成各个小组,分组探讨问题的不同方面,而且不同背景的学生也易于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各种看法。在PBL的学习过程中分成若干小组的学生可以合作研究不同的学习问题。每组学生可以在全班互通信息,这样每个小组都需要依赖其他小组来收集解决某一疑难问题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培养。

 

问题导向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一、作为课程设计者的PBL教师
教师为学生设计PBL课程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情感、动机的需求、价值观念、兴趣、经验、情感、文化、背景等。问题应该与课程、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密切。
二、作为向导的PBL教师
在PBL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向导或促进者的角色。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联系问题、搭建学习框架,和学生共同初步探讨问题,再次探讨问题,促进学生完成一个具体成果或一项活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等。教师对学生要引导而不是领导,既要启示又不是指示,这要一直贯穿于引导学生逐步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全过程。
三、作为评价者的PBL教师
作为评价者,教师要考察所提的问题的效用、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本身在提出问题和促进问题解决中的成效。
1、评价问题的效用:教师要评价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有效地充实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是为了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评价中教师要更多关注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
3、评价教师的表现
创设一个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的艺术在于使新问题的难度大到能激励思考,小到自然注意到的新奇因素能引起疑惑,能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一些启发点,并从中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杜威
PBL所创设的问题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这样的问题才更有实效:问题应该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学生经验为根基,以课程内容为依托;应该顺应多种教学策略和风格,促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技能。此外问题应该是结构残缺的,这样做学生做进一步研究时,就会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并懂得对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决办法。
选择或设计一个PBL问题一般要遵循一下程序:
1、选择内容和技能:决定用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哪些技能,教师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个人经验、全班同学的需求、课程的相关内容、学区的课程框架等因素。
2、确定可用资源:教师为学生准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3、书写问题陈述:问题是否符合PBL问题创设的原则。
4、选定激发活动:引导学生与问题的联系,让学生把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提出焦点问题:提出PBL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6、确定评价策略:确定适合PBL活动的评价策略,让PBL学习活动更有实效。
问题导向学习的过程
问题导向学习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步骤:连接问题――设立框架――初探问题――再探问题――产生成果或活动――评价表现和问题
1、连接问题:要使PBL学习取得成效,学生就应该感到问题确实重要,值得去花费时间和精力。教师选择或设计的问题要连接学生日常关心的事物、个人经验、朋友或家庭的经历,以及他们喜欢的电影、电视、音乐等。教师要创设一个活动让学生把要研讨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连接起来。
2、设立框架:针对所创设的PBL问题,引导学生设立一个学习框架,让学生的活动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养。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创设的PBL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围绕问题讨论让学生弄清以下几个方面:主意(针对问题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学生初步的主意);事实(给出的问题有哪些已知条件);学习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行动计划(解决问题所需要做的工作)。
3、初探问题:对学生初步提出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
4、再探问题:确立研究的核心问题
5、产生成果或活动:确定PBL学习的核心问题后,组织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究,进行一系列活动,并形成一些成果。(作品)
6评价表现和问题:通过交流汇报,组织师生对本次PBL活动进行总结评价,评价问题、评价师生的表现,评价学习活动成果。
(内容转载于网络,只供学习之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