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是一项团队作战的竞赛——关于自行车的那些事(6)
(2014-06-26 23:16:26)
标签:
体育骑行自行车 |
分类: 运动 |
最近聊车聊得比较多,毕竟到了夏天了嘛,大街上骑车的各类车友随处可见,真是让人很高兴,看着这项运动被更多的人所喜爱!不过最近总是能发现一些车友,在街上骑行的时候会和你较劲比拼,这点上我还是要提一句,请大家务必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城市街道上骑行中,这是首要的前提!
另外,也经常看到很多车友一起骑车,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口子,各类自行车一起在街上刷街骑行,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不过我却很少发现有人会编队骑行的,这可能是因为国内自行车赛比较少,团队作战的经验不多,或者很多都是个人计时赛,根本无需团队作战,其实在这里我要说的重点就是,自行车是一项绝对的团队作战的竞赛,而且相当的需要冷静的头脑,要知道,自行车比赛被称作是赛道上的西洋棋,没点脑子肯定在大团队作战中要被玩死的~
下面我就从车队开始说起吧。
首先一个车队要至少6个人以上,需要声明的一点是,我这里说的车队完全是针对比赛而准备的车队,而不是大家自己随意组织的骑游车队。在车队中每个人都有分工的,这点从车队号码牌上就能了解到,一般比赛车队的号码牌是三位数,如151,前面的15指的是车队的排名,一般是参考上届比赛,当然也有别的排名方式,总之从前两位数字是可以看出这个车手所在车队的,排名第一的车队是个位数,只有1、2、3……没有前面的两位数,这是王牌的象征,比如上届环法,因为天空车队在2012年获得了冠军,所以该车队的排名就是个位数。再接着说,后面的那个数字是车手在车队中的位置和作用的象征,1号是这个这车队的王牌车手,基本上可以认定为夺冠热门,2号是王牌冲刺手,一般是在冲刺点夺取冲刺积分,3号是王牌爬坡手,在爬坡点夺取爬坡积分,4号是助攻冲刺手,一般做王牌冲刺手的替补,同时也肩负带队破风以及发动进攻的任务,5号是王牌助攻手,主要负责保护王牌车手,占领有利位置,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担任炮台发射的任务,6号是助攻爬坡手,同样作为王牌爬坡手的替补,同时也要肩负在山地路段带队破风以及山地路段发动进攻的任务。如果团队中车手多的话,还会顺位往下排,也会肩负不同的任务分工,当然这些车手可能会因为个人能力肩负多职,同时在比赛当中会根据当时的条件、车队状况、对手战术等等客观因素随时调整个人的分工任务。比如一个比赛最后的终点设立在了坡道的顶端,比如2013年环法的一段图旺山赛段,再比如2013年环京赛第四赛段妙峰山赛段,这个时候如果车队打算在该赛段夺冠,就要调整人员分工,最后必须要把王牌送上去,可能就会采用助攻爬坡手先期带队,期间用两位冲刺车手不断发动进攻扰乱对手,之后换做王牌爬坡手与王牌车手突围,由王牌爬坡手全力带领王牌车手冲向山顶,一般山地赛段不会设置炮台,因此当王牌爬坡手力竭之后,就是王牌车手独自一人的战斗了,而作为王牌爬坡手,他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能把主将带出多远就要带出多远,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山地赛段王牌爬坡手力竭掉队的情况,那可真是拼尽全力只为了送出主将啊!(以上知识是一个经常参加国际比赛的外国朋友告诉我的,大家仅供参考哈~)
其实介绍了这么多车队分工,我主要想说的是在车队当中,并不是每个人独自骑行的,而是大家一起配合完成比赛的,在自行车运动中破风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骑行最大的阻力往往是来自于你面前的风,躲在一个车手身后,车轮尽可能的贴近前面车手的后轮,可以节省30%的体力,第三个跟车的可以节省50%左右,到了第四个可以节省70%。在比赛中,身处大团队中,风阻几乎可以忽略为零,那是一种被大集团推着前进的感觉,因此很多王牌车手都被保护着藏进了大集团当中,以求最大限度的节省体力。这就是比赛中最常见的一种战术。
再说一个战术,大家在比赛中常看到兔子突围,就是有几支车队的车手突出大集团在前方领骑突围,经常能看到兔子拉出大集团3分钟,甚至6-7分钟的情况,这几只兔子的作用其中一点就是打乱后面的集团中个别心理素质不强者的节奏,当然其主要作用另有其他,不过在一些小型比赛中,我就遇到过个别车手看到兔子突围就想把他捉回来,几个回合下来,体力就被兔子耗光了,然后别说是夺冠了,就连完赛都是个问题,完全中招了,这种情况一般在环法这种大型比赛中几乎不常见,因为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不过在一些小型的比赛中,几乎每场都有中招的,真是百试不爽。其实有一个原则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就是:1分钟10公里,意思就是兔子差距一分钟的时候,大集团用10公里的距离就可以轻松捉到,比如说一对兔子放出去以后,与主集团差距3分钟,而此时距离终点还有50公里,这时候大可放心,因为如果主集团开始追击(不必刻意追击)在距离终点20公里的地方必定可以追上兔子,当然一般情况下主集团不会这么犯傻去发动追击的,兔子一般会在10公里之内被捉到,捉到兔子就意味着主集团真正的厮杀开始了!
再说说进攻吧,我还是举例说比较能说清楚,比如两个车队各5人在一起比赛,此时距离终点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距离,其中一个车队派出一支2人小队,突围而出,这就是一个小型的进攻,另一只车队如果担心,就会同样也放出两人进行追击,如果追到就把这突围的两人拉回主集团,这就是一次反攻,如果成功拉回来了(拉回主集团也是一种战术,这里就不多说了,下次有机会和大家聊聊控制),那么发动进攻的车队这一次进攻就被成功瓦解了,如果没成功,那就要好好控制主集团,同时因为1分钟10公里的原则,必须带动主集团在终点前拉回兔子,否则也是宣告失败,这时候,进攻车队再次派出一名车手发动进攻,这就逼迫对手必须采取行动了,如果对手没办法瓦解进攻,那么基本上这次比拼就是失败了,因为5人车队,对手已经有3人突围成功了,剩下两名车手如果不做集团配合的话,5人对3人,而且在临近终点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胜算了,当然如果集合全队5人的力量是完全可以拉回突围的一名车手的,不过后面两个养精蓄锐的对手,很有可能保存了大量的体力,在终点前发动炮台放出真正的王牌,到那个时候就看这5人车队的王牌体力保存成什么样子了,胜负就在一拼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还是要让大家能明白自行车运动里面头脑的比重远远大于体力,体能是基础,如果你参加团队大赛,没有一个好的领队合理的分配战术,是没办法夺冠的,这也是我参加了若干次小型比赛得出来的经验,当初比赛经验不足的我被各种战术打的体无完肤,短短80公里的赛段,最后自己差点没办法完赛,这让我完全明白了战术和团队分工的重要性。
自行车运动头脑、心理素质、体能,缺一不可,就是因为这样,在比赛中才会变得更加有意思,一边骑车一边大脑不停转的分析,有时候甚至在决定是否听从领队的指示,因为毕竟自己是身在其中的人,之前环京赛托尼马丁不是就把耳机摘掉了嘛~
必须要说,自行车真的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运动,考验的是头脑和体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