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乳糖不耐受有什么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长期不长又容易腹泻,宝妈们要提起重视。

(2019-03-25 22:18:16)
标签:

杂谈

乳糖不耐受主要症状是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大部分患儿肠道气体多,常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患儿还会伴有腹胀和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闹,排便或经治疗后腹泻好转。肠绞痛少见,常发生在病程中,但也可发生在腹泻前。

有些宝妈会发现,宝宝一喝牛奶就会腹泻,后来一查是乳糖不耐受症状。宝宝乳糖不耐受,不仅很多东西不能吃,也很容易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的情况。很多宝妈不了解乳糖不耐受问题,只以为宝宝是拉肚子,以至于宝宝一直不见好。那么,宝宝乳糖不耐受有什么症状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乳糖是什么?

乳糖是存在于乳品和乳制品当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的大分子双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被完全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肠壁吸收。

一般来说,宝宝初生时期是能够自行合成乳糖酶,从而消化母乳中的乳糖的。而后续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其他食物的添加,乳糖量摄入变少后,人体的乳糖酶的分泌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宝宝开始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所以大家可能会发现自己是从某个阶段突然变得乳糖不耐受的,这也是为什么成年人相对乳糖不耐受的比例大大高于婴幼儿的原因。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症?不知大家有没有喝了牛奶后不舒服的现象?

比如肚子胀、拉肚子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乳糖不耐受,这是因为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所导致。

母乳和乳制品是婴幼儿主要的食物和能量来源,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一种重要的营养成份。乳糖进入人体后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被机体吸收利用。由于乳糖酶缺失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乳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肠鸣、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系列表现,称为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有三种: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3、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乳糖不耐受症状:乳糖不耐受的宝宝以腹泻为主,可伴有易哭闹、呕吐等,偶发肠绞痛等表现;大便常规化验阴性、还原糖阳性、pH值低提示乳糖不耐受;对无乳糖配方乳治疗效果好,换用普通配方乳、或母乳喂养后又出现腹,。符合以上情况就可确定患儿发生了乳糖不耐受。前提是要看宝宝是不是有感冒、或者有没有吹风,因为新生儿免疫力较低,吹风了也有可能会拉肚子的、排除这些因素就要去看看医生。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所以也不容忽视,回到我们的话题、临床讲是由于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发生率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新生儿的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由于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各人不同,症状的轻重不一。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多发生在肠炎后,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酶的缺乏,而于肠炎后出现乳糖不耐受性腹泻,需待绒毛下端向上生长至顶端,能分泌足量乳糖酶后腹泻方止,一般需0.5~2个月。不少新生儿和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由于肠黏膜发育不够成熟以及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对乳糖暂时不耐受,排便次数多,待活性正常后次数减少。

3.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是由于到一定的年龄后,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或消失,其发生率随种族和地区而异。如欧洲白人为5%~30%左右,亚洲黄种人为76%~10%,非洲为95%~10%左右

如果宝宝长期喝母乳,体重又不长,腹泻严重,宝妈第一个要怀疑是乳糖不耐受,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有些小孩是因为着凉也会拉肚子。

再者就是有些宝妈在月子期间吃太凉了,也会过奶到孩子,也会导致拉肚子。

对于腹泻的宝宝,宝妈可以买点益生菌调理一下。因为益生菌是调理肠道功能,增加有益菌群,抵抗有害菌。

给大家罗列几个适合婴儿的益生菌菌种

乳糖不耐受有什么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长期不长又容易腹泻,宝妈们要提起重视。

乳糖不耐受有什么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长期不长又容易腹泻,宝妈们要提起重视。

百亿品牌君小宝益生菌,特别添加动物双歧杆菌Bb-12,而且增加了益生元,刺激有益菌的生长,所以大家可以考虑给宝宝吃靠谱的益生菌。

乳糖不耐受有什么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长期不长又容易腹泻,宝妈们要提起重视。

君小宝含120亿活性乳酸菌

乳糖不耐受有什么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长期不长又容易腹泻,宝妈们要提起重视。

合生元益生菌配方含有麦芽糊精,这个是不好的成分,活性乳酸菌只含有100亿。相比君小宝会比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