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用哭威胁你,父母最好的解决方案。

(2018-10-18 14:13:08)
标签:

杂谈

http://s8/middle/001YTvFyzy7ouGGsjxt67

暑假和闺蜜一起带孩子去一个海滨城市玩。

  

  回来候机时,闺蜜家五岁的小姑娘在机场上演了一场撕心裂肺的哭戏。

  

  那天到机场比较早,闺蜜带着她女儿和我儿子去机场内的商店随意逛逛。

  

  在一家店铺前,小姑娘被一个粉嫩粉嫩的凯蒂猫儿童旅行箱吸引住了,怎么也不肯走,非要妈妈给买下来。

  

  闺蜜一开始还跟孩子讲道理:家里有好几个儿童旅行箱了,这里买东西太贵了,回去后在网上买个同款的。

  

  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听,就是缠着妈妈要买那款旅行箱。被闺蜜再三拒绝后,小姑娘哇哇地哭上了。

  

  一开始还只是用小手挡着眼睛,边哭边偷偷看着妈妈,并没有几滴眼泪。

看到闺蜜不为所动,很快转为嚎啕大哭,在人流如织的机场,她的哭声很快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和侧目。

  

  闺蜜几次尝试将女儿带离现场都未果,小姑娘死死抱住旅行箱不撒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哭声。

  

  一向举止优雅的闺蜜也撑不住了,脸涨得通红,她说当时真想拉着孩子立马消失掉。

  

  后来,广播登机了,小姑娘还在忘我地大哭不肯离开,闺蜜只能缴械投降,乖乖刷卡为她买下了那只旅行箱。

  

  小姑娘用她的哭闹做武器威胁妈妈,她胜利了。

虽然哭闹是孩子的本性,但是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孩子,把哭闹当做对付父母的武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哭来威胁爸爸妈妈。

  

  很多父母在这种时候,不是像我闺蜜一样为了息事宁人妥协答应孩子的要求,就是采取“武力”镇压孩子。

  

  孩子哭闹,错误的应对方法,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当孩子用哭闹来威胁父母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很重要,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如果孩子每次哭闹,父母都妥协满足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习惯用哭来威胁爸妈,以达到他的目的。

  

  在第二季的《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就是这样一位面对孩子哭闹很容易妥协的妈妈。

虽然她最爱说的话是“不行”、“不可以”、“不要这样”,但是两个孩子经常对她的话充耳不闻,继续我行我素。

  

  孩子们在屡次的尝试中,知道了只要他们一哭一闹,妈妈必定退让。

  

  女儿米娅不想吃饭,想吃雪糕的时候就哭,妈妈马雅舒给了她雪糕。同样的,不想去幼儿园上学,哭得撕心裂肺,妈妈也心软了,差点就把她抱回家了。

  

  马雅舒自己也说过:

  

  我应该是一个很好妥协的妈妈。每次只要她哭,我的这个坚持就已经掉到零下了。

  

  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马雅舒一再的妥协,孩子们非但没有成为听话的乖宝宝,反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孩子撒谎,不好好吃饭,甚至上幼儿园因为种种问题,面临被幼儿园劝退的风险。

  

  孩子的哭闹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尝试,目的就是为了让父母妥协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哭闹的背后往往都是撒娇和威胁。

  

  孩子小的时候,哭闹一般都是撒娇,但是等孩子长大了,他的欲望和需求就会越来越多了,哭闹撒娇就变成对父母的威胁了。

  

  如果孩子一哭闹就妥协,就哄,孩子会觉得这招很好用,长大后孩子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直到父母无法满足。

  

  孩子哭闹时,父母如何应对,真的很重要。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则新闻:上高二的女儿嫌手机太寒酸,逼父母贷款给她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小云的父母都是农民,虽收入微薄,但是小云从小想要什么,只要撒娇哭闹一下,父母都会妥协,会想办法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上高中后,小云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拿走家里三分之二的收入,她还老是嫌钱不够。

  

  父母无力为她购买新款苹果手机,她便哭闹要求父母抵押房子贷款为她买手机。

  

  这样的新闻,真的是很让人心寒。

  

  可是有果必有因,正是父母在面对孩子哭闹威胁时,一次又一次的妥协退让,才让孩子以为她的哭闹是法宝,只要哭闹,就能实现她想要的任何目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他只要哭闹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会去思考,去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在职场和婚姻上都会吃很大亏。

  

  众所周知的杨丽娟的父母,由着孩子任性追星,结果非但孩子无法独立,虽成年却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杨丽娟的父亲还为此自杀。

  

  千万别等到孩子为“自己的哭闹威胁,父母的轻易妥协”付出代价后,父母才追悔不已。

  

4

  而同样参加《妈妈是超人》的贾静雯,面对女儿咘咘的哭闹时,她的处理方式就明智了很多。

一次睡觉时间,咘咘不肯睡觉,吵着要出去吃苹果。

  

  贾静雯不允许,咘咘爬下床向门口走去,贾静雯先她一步关上了门。

  

  咘咘小小的身体靠在门上,委屈地大哭。

  

  贾静雯却态度坚定,跟咘咘说“没关系,你哭就好了”,看着咘咘在那哭,坚决不开房门。

  

  在咘咘哭了一会,情绪稳定后,贾静雯才抱起咘咘安慰,还是坚持让她睡觉不能出去吃苹果。

  

  轻易妥协答应孩子的要求,当时看来是皆大欢喜,其实对孩子的未来后患无穷。

  

  面对孩子哭闹,像贾静雯一样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却不轻易妥协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孩子哭闹崩溃时,其实是最敏感的。

  

  他们一边尝试挑战父母的底线,希望用哭闹让父母妥协,一方面又很期待父母的关注。

  

  如果这种时候任由孩子哭,父母先走开,会让孩子感到害怕,有被抛弃的感觉。

  

  还会觉得自己的坏情绪是不被爸爸妈妈接受的,更哭得更激烈,更没有办法安静下来。

  

  总是一个人哭到平静甚至睡着的孩子,会很没有安全感,难以信任父母。

  

  关注却不轻易妥协,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并坚定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我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那几天,每天早上他都在校门口哭着抱着爸爸妈妈不放手。

  

  第四天的时候,他在校门口嚎啕大哭,引来了保安和很多家长的围观。

  

  我在心里交战了很久,一个声音说:

  

  别在这丢人了,赶快请假带他回家再想办法吧。

  

  另一个声音却说:

  

  不行,今天妥协了,他会每天都用哭闹来威胁我给他请假,一定不能妥协。

  

  我把他带到了操场的角落,告诉他想哭就哭一会,我陪着他在操场哭。

  

  十几分钟后,他终于安静了下来,我抱着他安慰了会,告诉他没生病不能请假,孩子是一定得去上学的。

  

  我很感谢那天坚持住了的自己,如果我那天因为他的大哭而妥协带他回家,之后的很多天他都会用同样的方法要挟我,他会更难适应小学生活,未来在更多的事情上也会用哭闹来威胁我以达到目的。

  

5

  心理专家李玫瑾讲过一个应对孩子“哭闹要挟”的基本原则,很值得每一个爱孩子的家长学习和借鉴。

  

  她说,孩子哭闹,要做到“四不要”:

  

不要打他,孩子还小,你打他不公平。

  

不要骂他,骂他给孩子留下不文明的印象。

  

不要说教,孩子正闹呢,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不要走开,他闹给你看呢,你就看着他闹,等他情绪平复。

  

  你只需要对他说:“你想哭的话,就哭一会吧,你哭完了咱们再谈。”然后陪在他身边。

  

  其实,孩子在想要达到某个目的的时候,一开始他们是想用平和简单的方法告诉家长。但糟糕的是,家长们可能会因“听不懂”或“没意识到”,而忽视孩子的诉求。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要求一再被忽视时,愤怒的情绪就上来了。然而孩子太小,还无法用成人的方式和言语去表达他们的情绪,只能哭闹了。

  

  

我也经历过我女儿哭闹很厉害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去一家店里吃饭,吃完后,孩子喜欢玩店里一个石头的小喷泉,还有摇水的木桶,小孩子觉得很好玩,这个时候保安走过来,用听不懂的闽南语说了几句,大概意思就是说不能玩,然后孩子赶紧跑过来我跟前,跟我沉默了,我问了一下怎么了,她就嚎啕大哭,越哭越大声,不停地,本能地打我,发泄。我一直跟她说,你玩水保安会说,这样是不对的,于是她哭更大声了。旁边的人都在看我,我好想让她立马停止哭泣,抱她去买其他东西,想转移她的注意力,可是依然解决不了。我觉得是我没有处理好对她的情绪,她需要人安慰,话峰应该转一下:妈妈知道你喜欢玩这个,她肯定很好玩,如果我们想玩,首先刚刚开始,我们应该先去问一下可不可以玩,这样别人才会说你是个乖宝宝。下次妈妈在这边看,你问完,再玩好不好?

还有一次去喝喜酒,她坐在椅子那边,屁股一直娜来挪去,结果不小心坐到地上了,每个人都在看她,问她又没事?然后她就铺在我身上沉默了一下,又开始大哭起来,各种打我,因为很多朋友都在那边,我好言相劝都无法控制她停止哭泣。我当时好无助,后面我老公把她抱起来,带她去买玩具,回来立马不哭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样会形成习惯,孩子一不高兴,就去买玩具,这样也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同情她,等她心情缓一下了,再跟她说要如何做。

孩子哭闹,表面看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其实本质上是呼唤父母的关注,期待父母爱的回应。

  

  只要父母用坦诚,尊重彼此的话来代替指责,用充满爱的方式回应孩子,孩子内心爱的需求被满足了,原本哭闹的目的反而无足轻重了。

  

  孩子的每一次哭闹,都是一次心灵的成长。

  

  父母用爱去回应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去回应这个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