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山完造与内山书店

(2011-01-11 17:26:21)
标签:

杂谈

选自中日友好网: http://www.chinajapan99.cn/gzg.asp?page1=1&id=213&sort_id=4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jpg

http://s15/middle/6c3c72abt998eb818186e&690

http://s7/middle/6c3c72abt998eb821e816&690

http://s7/middle/6c3c72abt998eb82e27f6&690

http://s3/middle/6c3c72abt998eb83d94e2&690

http://s14/middle/6c3c72abt998eb84cb08d&690

http://s14/middle/6c3c72abt998eb87308dd&690

http://s16/middle/6c3c72abt998eb879ce9f&690

http://s15/middle/6c3c72abt998eb88d08ce&690


    很多中国人都是通过初中课本中阿累写的《一面》知道了鲁迅先生的朋友内山完造先生。不过,在那篇文章中,对内山先生着墨并不多。写了内山先生是“一个结实而矮的日本中年人”,而且点明“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


    隐慝在历史深处的故事总是比我们知道的更多,而内山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和鲁迅先生有什么样的友谊呢?

 

    也许通过寻访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在中国的遗踪,能让我们稍稍了解这些……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铭记那些对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怀着友善之情的人。也许谈不上报恩,但还可以感激和纪念。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jpg
                    二楼黄色格子窗的房间,是内山夫人的居室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jpg
                                    

 

    如今这里围着水泥围墙,从前则是围着竹篱。内山夫妇在篱芭内的小花圃中种上一些花木。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3.jpg
                      1933年初在上海内山完造寓所前与内山完造合影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4.jpg


                                 内山完造旧居


    内山完造在1916年~1947年间长期居住虹口:


    图为内山完造山阴路旧居,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内山先生于1931年~1942年、1945年~1946年 间居住于此。


    其旧居所在小区,原名千爱里,系日商东亚兴业株式会社产业,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


  “千爱”有“爱之千家”之意。据上海地方志介绍, 包括沿现在的四川北路2044 —2058号8幢街面房屋及弄内(今山阴路2弄)坐北朝南5排45幢日式楼房,是当年日侨的聚成地。


    内山完造在虹口的旧居:

 

    1916年初~1916年夏、1946年~1947年 吴淞路义丰里 (今吴淞路332弄164号)


    1916年夏~1929年 

 

    魏盛里(今四川北路1881号)长期居住


    1929年~1931年 

 

    施高塔路11号(即内山书店所在,今四川北路2050号)


    1931年~1942年、1945年~1946年 

 

    千爱里(内山书店后面,今山阴路2弄3号)长期居住


    1942年~1945年 


    松桐里9号(今东横浜路122弄9号)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5.jpg
                                   内山先生的笔墨:互助互愛


    落款“邬其山”是他的中国名。 “邬其”是日语“内(chi)”的音译。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6.jpg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7.jpg


    内山先生的著作。包括:《上海漫话》、《上海风语》、《上海夜话》、《上海汗语》、《上海霖语》、《活中国的姿态》(鲁迅作序)、《两边倒》、《花甲录》等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8.jpg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9.jpg


    内山完造的夫人内山喜美子是一位富有传统美德的女性。


    1916年夏,内山夫妇移居魏盛里居住。1917年,内山完造购入有关基督教的书籍,在住所门前开一小书铺,由其夫人美喜子经营,上海内山书店由此诞生。


    ——正是因为她,才有了内山书店。


    内山先生在自述时说:

 

  “吾妻美喜年轻时备受生活折磨,尝人生之苦。然而却不屈不挠,与生活抗争。吾妻温柔而又刚强,信念始终如磐石,并鼓励我奋进。吾妻大胆创新,开办内山书店,努力奋斗……”
1945年1月13日,内山美喜子在上海病逝,追思会在上海窦乐安路(即现在的多伦路)鸿德堂举行,骨灰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0.jpg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1.jpg


    陈列室里有两个看板,一处题写着内山先生的话:“创办书店的时候,我们就发誓要为日中两国架一座桥。”


    另一处题写着鲁迅先生的话:“据我看来,日本和中国的人们之间,是一定会有互相了解的时候。”引自他为内山完造所著《活中国的姿态》(1935年)所作的序(阅读该文)。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2.jpg


    1936年10月18日晨,鲁迅病情恶化,他勉力写下了这张托内山完造代请医生的便条,这是鲁迅最后的墨迹,10月19日,鲁迅逝世。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3.jpg
                                   内山夫妇赠给鲁迅的合照像

                                   原件藏于上海鲁迅纪念馆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4.jpg
                                  内山夫妇赠给鲁迅夫妇的杯子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5.jpg
                     当时的左翼书籍,如《八月的乡村》(萧军)、《丰收》(叶紫)……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6.jpg


    鲁迅常应内山完造之邀怀日本友人漫谈文艺等问题,即“文艺漫谈会”。1930年8月6日在上海功德林菜馆举行的聚会是其中之一。前排左起为田汉、郁达夫、鲁迅、欧阳予倩,后排右一为内山完造。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7.jpg

                            内山完造先生赠给鲁迅儿子海婴的人形金太郎。


    周海婴后来在自述的时候说:
“他是一个基督徒,思想浸透了基督徒的博爱精神,他不论中国的贫富贵贱都是一视同仁的,所以不能弄成日本人那样,总是点头哈腰,也不是非常高傲的,因为他是一个有文化涵养的日本人。”


    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三十年代的内山书店是上海左翼进步书刊的主要出售点和中日进步人士的聚会场所。鲁迅、郭沫若、田汉、郁达夫、冢本助太郎、升屋治三郎、石井政吉等中日著名文化人士与书店有过密切联系。

 

    后来,内山先生也说到:


    左翼作家翻译出版的三百三十种书,毫不夸张地说,就是由我的书店供应的。


    这些书的主要译者是:鲁迅、郭沫若、田汉、夏丏尊 ……仔细回想一下,三十年间,通过内山书店,我结识了很多中国的文化界人士。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8.jpg


    上海地方志介绍,在30年代,一楼为营业部,二楼为内部用房,营业部的东、西、北三面墙上都立着高及房屋的书架,书店中间则设有平台式书架。在中间这个书架的北端有一个漫谈席,南端为付款台。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19.jpg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0.jpg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1.jpg



    内山书店的旧影。当时的书店门口还有《海上述林》、《最新支那要览》等书籍的广告。


    这是1981年设立的“内山书店 旧址”碑。


    碑上刻着“此店为日本友好人士内山完造设。鲁迅先生常来店买书、会客,并一度在此避难,特勒石纪念”。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2.jpg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3.jpg
                                          内山书店
                                      内山书店旧址。

 

    它位于四川北路2050号(地图)。从地铁三号线虹口足球场站下车步行到这里只要10分钟。这里作为山阴路和四川北路的交汇口,车辆和行人都显得十分繁忙。


    因为如此优良的地理位置,书店处就设立了一个中国工商银行的支行。而它的西侧隔壁是新华书店,右侧隔壁是一家面包房。


    外墙上的匾牌极为显眼。鲁迅先生和内山先生的并肩头像,让人很感动。也许,他们的友谊可以媲美中山先生和宫崎滔天、梅屋庄吉之间的友谊。


    银行的二楼,就是“内山书店陈列室”。不过,在银行门外并没有明显的标识。估计因为这个原因,使得知道存在这样一个陈列室的人寥寥无几。


    先进入银行,再从左面的一条楼梯上去,就来到了陈列室。光线很暗。幸好这里有一位接待员,会给你开灯,还会给你讲解。

 

    解放后,内山书店旧址被辟为中国人民银行山阴路储蓄所。后来又变为中国工商银行虹口支行。1998年的时候,为了纪念内山完造与鲁迅的真挚友情,在二楼设立了内山书店旧址陈列室。2005年1月,在内山完造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对纪念屋室再次改选完峻。


    陈列室主要是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现内山先生来到上海后经营内山书店的情景,他和鲁迅先生的至真情谊当然是其中重点。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4.jpg
                                    内山完造之墓

 

    位于上海万国公墓(宋庆龄陵园)(地图)的内山完造及其夫人美喜子之墓。 

 

    碑上铭刻:“内山先生为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卓越贡献,精神永垂不朽”。

 

    题写者为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传》的作者小泽正元先生。

 

    墓前又有一书本状的小碑:“以书肆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生为中华友,殁作华中土,吁嗟乎,如此夫妇”。为夏丏尊先生所题。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5.jpg
                                    内山完造像

 

    多伦路文化街的内山完造像。

 

    内山完造先生的来历和去向


    内山完造于1885年1月11日生于冈山县后月郡芳井村(今芳井町),12岁时到大阪当童工,以后又在京都当店员,1913年被基督教办的大阪“大学眼药”派到中国当推销员。1916年,内山回日本结婚后,携夫人井上美喜重返上海。在北四川路魏盛里赁屋定居。美喜在住所门前开了一家小书店,定名为内山书店。由此开始经营书店。


    抗战胜利后,内山书店作为敌产被没收,内山先生经过长期考虑后,申请在上海的永久居住权,并于1947年2月利用从日本归国者处购得的部分书籍,开设了旧书店“一间书屋”。


    十个月后,被当局强令离开中国。回到日本后,内山先生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1950年担任日中友好协会首任理事长。1959年,以日中友协副会长的身份访问中国,因脑溢血病逝于北京,按其遗愿,骨灰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http://www.chinajapan99.cn/test/userfiles/image/%E5%8E%86%E5%8F%B2%E9%A6%86/%E5%86%85%E5%B1%B1%E5%AE%8C%E9%80%A0%E4%B8%8E%E5%86%85%E5%B1%B1%E4%B9%A6%E5%BA%9726.jpg
                                         院内水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