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之定陵博物馆


标签:
十三陵定陵明楼地宫罗城和宝城 |
明十三陵
这里是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在这绿林覆盖的群山密林中就是明十三陵所在地。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据了解,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http://s16/mw690/001YThVizy7fNXoC7rp6f&690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它是北京的十三座明代皇陵中一座进行了考古发掘的陵墓。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
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定陵地下宫殿在地下27米处,规模宏大,由五座石室组成(前室、中室、左配殿、右配殿、后室)。地上陵宫由宝城、明楼、祾恩殿(重檐7间)、祾恩门(5间)、左右廊庑(各7间)及外罗城内外的宰牲亭、神厨、神库、碑亭组成。
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
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地上部分的主体建筑坐落在大峪山与蟒山主峰之间的中轴线上。
定陵完全仿照万历帝的祖父世宗的永陵建造。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由明世宗开始,由于明神宗建陵时仿照世宗所以有外罗墙)。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据了解,在文革期间,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棺椁被毁。且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使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未得到有效保护,迅速风化,
http://s8/mw690/001YThVizy7fNXxlNdlc7&690
http://s12/mw690/001YThVizy7fNXAeUav9b&690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陵园遭多次破坏。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http://s1/mw690/001YThVizy7fNYRgPGo20&690
http://s12/mw690/001YThVizy7fNZ8fZCX8b&690
http://s4/mw690/001YThVizy7fNZazkMrb3&690
http://s9/mw690/001YThVizy7fNZcWXaw88&690
http://s10/mw690/001YThVizy7fNZeSii5f9&690
http://s3/mw690/001YThVizy7fNZwhqcW22&690
http://s3/mw690/001YThVizy7fNZk92pQ62&690
据介绍宝城墙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直径约230米。宝城墙的垛口均采用打磨平整的大块花斑石垒砌。
这些几百年与黄陵为伴的古柏是那么的苍劲与顽强,正如郑燮的《竹石》中所描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http://s12/mw690/001YThVizy7fNZPcZXd3b&690
http://s3/mw690/001YThVizy7fNZSP8SC42&690
http://s12/mw690/001YThVizy7fNZVmwYP3b&690
http://s13/mw690/001YThVizy7fO06bOCo1c&690
http://s15/mw690/001YThVizy7fO0954iW0e&690
http://s2/mw690/001YThVizy7fO0bOH9T31&690
http://s3/mw690/001YThVizy7fO0f54uS52&690
定陵地下宫殿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
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
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不过,据介绍那些棺犉都是后来复制的。
遗憾的是:参观地宫时,导游再三叮嘱在后殿不能拍照,说拍照怎么怎么不好,家人也不让拍,所以博主没有留下后殿的照片。
http://s4/mw690/001YThVizy7fO0qD5rJ33&690
http://s16/mw690/001YThVizy7fO0ujxev4f&690
http://s14/mw690/001YThVizy7fO0wm5YN1d&690
http://s6/mw690/001YThVizy7fO1bhcwZ35&690
http://s10/mw690/001YThVizy7fO0TNOnn59&690
http://s15/mw690/001YThVizy7fO0VPm588e&690
http://s6/mw690/001YThVizy7fO0ZGBcV35&690
http://s3/mw690/001YThVizy7fO11SjJMa2&690
圣号碑高6.195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明”两字。碑身正面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
http://s11/mw690/001YThVizy7fO1ucKAad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