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驰级别与走势级别

分类: 缠论专区 |
转折必然由背驰导致,但背驰导致的转折并不一定是同一级别的。在“教你炒股票29:转折的力度与级别”中有“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定理,这定理说明了什么?就是某走势级别的背驰必然导致该级别原走势类型的终止,进而开始该级别或以上级别的另外一个走势类型。
如果在第一个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是盘整背驰,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现回到中枢里。一般来说,小级别的盘整背驰,意义都不太大,而且必须结合其位置,如果是高位,那风险就更大了,往往是刀口舔血的活动。但如果是低位,那意义就不同了,因为多数的第二、三类买点,其实都是由盘整背驰构成的,而第一类买点,多数由趋势的背驰构成。一般来说,第二、三类的买点,都有一个三段的走势,第三段往往都破点第一段的极限位置,从而形成盘整背驰,注意,这里是把第一、三段看成两个走势类型之间的比较,这和趋势背驰里的情况有点不同,这两个走势类型是否一定是趋势,都问题不大,两个盘整在盘整背驰中也是可以比较力度的。这里,先补充一个定义,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如果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就把这段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盘整背驰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配合MACD,这种背驰是很容易判断的。注意,第一类买点肯定是趋势背驰构成的,而盘整背驰构成的买点,在小级别中是意义不大的,所以以前也没专门当成一种买点,但在大级别里,这也构成一种类似第一类买点的买点,因为在超大级别里,往往不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这也就是以前曾说过的,站在最大的级别看,所有股票都只有一个中枢,因此,站在大级别里,绝大多数的股票都其实是一个盘整。这时候就要用到这因为盘整背驰而形成的类第一类买点了。这个级别,至少应该是周线以上。
http://s6/middle/4aeb5d15n9889bd6e8f85&690
当然,还有其他可能的情况,例如,最极端的,制造出一个年线级别的下跌,但不能说这个制造是由于1分钟顶背驰造成的,因为这是1分钟顶背驰后,形成的盘整或下跌逐步级别扩张,最后才慢慢形成的,如果随便看到一个1分钟顶背驰就说要形成年线级别大调整,那就是脑子水太多了。如果市场的转折与背驰都有这在级别上一一对应关系,那这市场也太没意思、太刻板了,而由于这种小级别背驰逐步积累后导致大级别转折的可能,才使得市场充满当下的生机。
注意,这两种不同的转折方式的区分是十分关键的。所有的转折都与背驰相关,但加上背驰的级别与当下走势级别的关系,就有了这两种不同的转折方式。由于背驰的级别不可能大于当下走势的级别,例如一个30分钟级别的背驰,只可能存在于一个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中,所以就有这两种不同转折方式的明确分类。
一、第一种情况:背驰级别等于当下的走势级别
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出现一个30分钟级别的背驰,那么这个背驰至少把走势拉向该30分钟走势最后一个中枢,当然就会跌破或升破相应的高点或低点。注意,这种情况包括进入背驰段的情况,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在30分钟级别进入背驰段,当然,这个背驰段并不一定就演化成背驰,因为,小级别的延伸足以使得大级别最终摆脱背驰,这与当下的走势判断相关。
如:a+A+b+B+c是30f的走势类型,也就是说abc是线段走势,AB是30f中枢,若b对 a背驰或c对b背驰,就称为这个是30f级别背驰。背驰级别等于当下的走势级别。当然会跌破或升破最后中枢的相应的高点或低点。
二、第二种情况:背驰级别小于于当下的走势级别
这种情况下,是走势已经明显没有相应级别的背驰,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明确显示没有出现30分钟的背驰,也就是背驰段最终不成立,但却出现一个 1分钟级别的背驰,用一个最简单的形式向上的a+A+b+B+c,A、B是30分钟中枢,在c中出现1分钟背驰,而c对b在30分钟级别并没有出现背驰, 这时候并不必然保证c的1分钟转折的最终走势就一定不回跌B里,但即使这个回出现,其形式也和第一种情况不同。这第二种情况,必然要先形成一个比1分钟级别要大的中枢,然后突破,最终形成回到跌B中的走势。
如:a+A+b+B+c 是30f级别走势,其中c对b没有背驰,但是c这个走势内部发生了1f级别的背驰,即当c为线段时这里就是指笔的背驰。这时就有两种演变:1.30f级别没发生转折继续延伸。2.如果1f小级别走势导致发生30f转折就是小级别背驰转化为大级别转折。即小转大。
小转大的情况:
小级别的背驰要发挥大作用:第一种是在大级别走势的背驰段里,否则,小级别的背驰不会引发大级别的反转;第二种,在急促的走势里,小级别的背驰往往反转的幅度特别大,这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背驰的概念,标准的在最低级别之上用,线段上的,只能是类背驰的判断。因为,在线段里,如果是类小转大的,判断起来就不能光靠MACD了,那时间太短,不够灵敏度。一般来说,小转大都有一个小平台,等小平台确认向上再介入更好,因为小转大的平台,是可以往下突破的。(实际操作中对于不具备突破的直线拉升可用分时拉升波与量价关系卖出,配合压力位;具备联动效应的在小级别上画上升趋势线,配合量价关系和压力位)。
小转大的背景:趋势在冲顶或赶底中,或者两个中枢后的背驰段,这时要注意。
小转大条件:小转大向下的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反之向上的条件是该级别中枢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买点。
小转大往往是三个级别的关系。即高级别,本级别,和次级别。
第二种就是实践中最常出现的背驰,一个大的盘整背驰段的内部结构,完全可以不必有该级别的背驰,完全可以小转大。
背了又背的情况:
搞清楚背驰与背驰段的关系,大级别上出现了明显的背驰,但是小级别却不断延伸,就会出现背了又背的情况。背驰与背驰段,能延续的只能是背驰段,背驰段的延续,最终有可能导致背驰段的失效,所谓的背驰,可以说就是成功了的背驰段,既然成功了,就不存在延续问题。要考虑多个级别的综合研判。
以上两种情况,对走势的分解也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对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其完结也同样有相应的两种情况,最普通的一种,例如出现一个30分钟的背驰,从而完成一个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对该走势类型的分解就不存在任何含糊的地方,前后两个走势类型,就以该背驰点为分界;至于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但分解的原则是一致的,就是:
缠中说禅走势类型分解原则: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中枢,一旦出现,就证明这不是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把上面第二种情况下的分解可能分析如下:
不妨还是以上面向上30分钟级别的a+A+b+B+c为例子,在c中出现一个1分钟级别背驰,不妨假设后面演化出一个30分钟中枢C,如果C和B没有任何重叠,那就意味着原来的a+A+b+B+c并不是一个完成了的30分钟走势类型,该走势类型将延伸为a+A+b+B+c+C,相应的分解要等到该走势类型完成了才可以进行;如果C和B有重合,那么a+A+b+B+c+C=a+A+b+(B+c+C),其中(B+c+C)必然演化成一个日线中枢,那么a+A+b+B+c只是一个日线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如果一定要按30分钟级别来进行同级别分解,那么该分解点就是那1分钟的背驰点,a+A+b+B+c+C=(a+A+b+B+c)+C。
还是用上次的例子,向上30分钟级别的a+A+b+B+c,如果c是一个1分钟级别的背驰,最终引发下跌拉回B里,这时候,c里究竟发生了点什么事情?
首先,c至少要包含一个5分钟的中枢,否则,中枢B就不可能完成,因为这样不可能形成一个第三类的买点。不妨假设c1是c中最后一个5分钟的中枢,显然,这个1分钟的顶背驰,只能出现在c1之后,而这个顶背驰必然使得走势拉回c1里,也就是说,整个运动,都可以看成了围绕c1的一个震荡,而这个震荡要出现大的向下变动,显然要出现c1的第三类卖点,因此,对于那些小级别背驰后能在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正常震荡的,都不可能转化成大级别的转折,这个结论很重要,所以可以归纳成如下定理:
缠中说禅小背驰-大转折定理:小级别顶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下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小级别底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上的必要条件提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买点。
显然,这个定理比起“背驰级别等于当下的走势级别”必然回来最后一个该级别中枢的情况要弱一点,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种情况毕竟少见点而且要复杂得多。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必须有更复杂的程序来对付这种情况。而对于“背驰级别等于当下的走势级别”,如果你刚好是该级别为操作级别的,只要在顶背驰时直接全部卖出就可以。
对于“背驰级别小于当下的走势级别”的情况,为了简单起见,不妨还是用上面的为例子。如果一个按30分钟级别操作的投资者,那么,对于一个5分钟的回调,是必然在其承受的范围之内,否则可以把操作的级别调到5分钟。那么,对于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一个小于30分钟级别的顶背驰,必然首先至少要导致一个
5分钟级别的向下走势,如果这个向下走势并没有回到构成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点那个5分钟向下走势类型的高点,那么这个向下走势就不必要理睬,
http://s8/middle/4a05eaa6hae7768d99637&690
http://s8/middle/7123c7e4ga77cd3c24bd7&690
当然,在最强的走势下,这个5分钟的向下走势,甚至不会接触到包含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第三类买点那5分钟向上走势类型的最后一个5分钟中枢,这种情况就更无须理睬了。【下图】
http://s9/middle/4a05eaa6h77d8be39a218&690
http://s9/middle/7123c7e4na77e78289068&690
如果那向下的5分钟走势跌破构成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点那个5分钟回试的5分钟走势类型的高点,那么,任何的向上回抽都必须先离开。【下图】
http://s4/middle/4a05eaa6hae777020cc53&690
http://s9/middle/7123c7e4ga77cd6b38ea8&690
(娇:1分背驰转5分级别看1分背驰点后1分下走势出现1分3卖先卖出一部分,然后看1分下走势完成时能否碰到前5分3买高点,不碰到买回。碰到后在随后的向上反抽中出清-------分段递归级别)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那1分钟背驰的时候不出去,这是与你假定操作的级别相关的,而走势不能采取预测的办法,这是不可靠的,由于没有预测,所以不可能假定任何1分钟顶背驰都必然导致大级别的转折,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你不可能按30分钟操作,而一见到1分钟顶背驰就全部扔掉,这就变成按1分钟级别操作了。如果你的资金量与操作精度能按1分钟操作,那就没必要按30分钟操作,而按1分钟操作,操作的程序和按30分钟的是一样的,不过相应的级别不同而已。
当然,对于有一定量的资金来说,即使按30分钟操作,当见到1分钟的顶背驰时,也可以把部分筹码出掉,然后根据后面的回调走势情况决定回补还是继续出,这样的操作,对一定量的资金是唯一可行的,因为这种资金,不可能在任何一定级别的卖点都全仓卖掉。至于底背驰的情况,将上面的反过来就可以。
级别就看最后个1分中枢的3买卖,1分背驰转30分级别就看最后个5分中枢的3买卖。
注意点2:这个该级别走势最后个次级别中枢是动态的,不一定为小级别背驰点前的中枢。
注意点3:本课文讲解为为1分钟背驰转30分钟级别转3级,43课举例601588为1分钟背驰转5分钟级别
转2级------非分段后递归级别)
http://s8/middle/4aeb5d15nb7f2838161f7&690
(娇注:下图张大山学长配图2处错误,谁能发现吗?)
课文学习用图:
http://s1/middle/6223e8fbt935903d9af80&690
同级别分解:
同级别分解的应用,前面已多有论述,例如,以30分钟级别为操作标准的,就可用30分钟级别的分解进行操作,对任何图形,都分解成一段段30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操作中只选择其中的上涨和盘整类型,而避开所有下跌类型。对于这种同级别分解视角下的操作,永远只针对一个正在完成着的同级别中枢,一旦该中枢完成,就继续关注下一个同级别中枢。注意,在这种同级别的分解中,是不需要中枢延伸或扩展的概念的,对30分钟来说,只要5分钟级别的三段上下上或下上下类型有价格区间的重合就构成中枢。如果这5分钟次级别延伸出6段,那么就当成两个30分钟盘整类型的连接,在这种分解中,是允许盘整+盘整情况的。注意,以前说不允许“盘整+盘整”是在非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这在下面的课中会讲到,所以不要搞混了。
说得深入一点,走势分解、组合的难点在于走势有级别,而高级别的走势是由低级别构成的,处理走势有两种最基本的方法,一种是纯粹按中枢来,一种是纯粹按走势类型来,但更有效的是在不同级别中组合运用。因此,完全合理、不违反任何理论原则的,可以制定出这样的同级别分解规则:在某级别中,不定义中枢延伸,允许该级别上的盘整+盘整连接;与此同时,规定该级别以下的所有级别,都允许中枢延伸,不允许盘整+盘整连接;至于该级别以上级别,根本不考虑,因为所有走势都按该级别给分解了。
按照以上的同级别分解规则,用结合律很容易证明,这种分解下,其分解也是唯一的。这种分解,对于一种机械化操作十分有利。这里,无所谓牛市熊市,例如,如果分解的级别规定是30分钟,那么只要30分钟上涨就是牛市,否则就是熊市,完全可以不管市场的实际走势如何,在这种分解的视角下,市场被有效地肢解成一段段30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如此分解,如此操作,如此而已。
注意,这种方法或分解是可以结合在更大的操作系统里的。例如,你的资金有一定规模,那么你可以设定某个量的筹码按某个级别的分解操作,另一个量的筹码按另一个更大级别的分解操作,这样,就如同开了一个分区卷钱的机械,机械地按照一个规定的节奏去吸市场的血。这样不断地机械操作下去,成本就会不断减少,而这种机械化操作的力量是很大的。
选择一组历史上某级别平均震荡幅度最大的股票,不断操作下去,这样的效果更好。这种分解方法,特别适合于小资金又时间充裕的进行全仓操作,也适合于大资金进行一定量的差价操作,更适合于庄家的洗盘减成本操作。当然,每种在具体应用时,方法都有所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