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级别构筑新的中枢,也相应构成B段,同时MACD的黄白线回拉0轴。其后就是C段的上涨,黄白线未创新高,其对应的MACD红柱子面积明显小于A段的,这样的背
驰简直太标准了。注意,看MACD柱子的面积不需要全出来,一般柱子伸长的力度变慢时,把已经出现的面积乘2,就可以当成是该段的面积。所以,实际操作中
根本不用回跌后才发现背驰,在上涨或下跌的最后阶段,判断就出来了,一般都可以抛到最高价位和买在最低价位附近。
http://s1/middle/4aeb5d15n8cc13516bda0&690
趋势背驰,首先应明白什么是趋势。用缠师的定义:只有两个同向的同级别中枢才能构成趋势。只有一个中枢,那不叫做趋势。一个中枢是盘整,两个同向的中枢才是趋势。更重要的是这构成趋势的两个同向中枢,其中枢的级别应该是一样的。
http://s10/middle/680fea92ta637957567f9&690
这是关于两个中枢的同向下移 形成下跌。但是如果上面的中枢是5分钟级别的中枢,那么下面的就是1分钟的中枢了,所以在急跌跌破下面的一分钟中枢后,纵然一分钟和5分钟都有背驰点了,
也不能买。为什么?因为两个中枢的级别不一样。一个小小的一分钟中枢根本无法和上面的5分钟中枢相抗衡。所以他此后的走势最多就是一个盘整,或者是小级别
的上涨,而不可能是我们所要的一个具备两个中枢上移的单边上涨(v型反转,也即趋势反转)。因此在一个下跌的趋势中,如果下面的中枢级别小于最开始的中
枢,那就可以确认一切的反弹都是小级别的。而这些小级别的反弹,根本不可能把他拉回最开始的中枢。
http://s6/middle/680fea92ta637a0f9b2d5&690
对于这个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在上涨中 主要看空头的阻击,一旦第二个中枢小了 就说明空头放弃阻击了,随后多头就大举进攻了。同理 在下跌中看多方的阻击。 一旦第二个中枢小了 那说明多方放弃阻击,然后空方大举进攻,就造成了再次的大跌。在上涨中 一旦第二个中枢大了,和第一个是同级别的了,那就说明空方的阻击力度大了而且很坚决,所以很可能会导致多方上攻无力,最后导致下跌。同理 在下跌中 一旦第二个中枢大了,和第一个是同级别的了,那就说明多方阻击力度大了而且很坚决,所以很可能会导致空方下破无力而束手就擒,然后多方开始猛攻。
http://s7/mw690/a7b779f7hcc2e1a0f0dc6&690
趋势背驰
趋势必然包含至少两个中枢,这里采取最简单的方式,设A,B为某段趋势的两个中枢。两个中枢前后一般都会有3段次级别走势,设其为a,b,c。那么整个走势就可以表示为a+A+b+B+c。
背驰,比较的就是b和c的力度大小。在《走势力度》一节中我们已经说过了使用MACD系统来判断背驰的基本方法,在这里就对这一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这样一个走势中,b走势一定会将MACD的黄白线拉到远离0轴的位置,同时MACD柱会创出新高,否则的话,b就已经出现盘整背驰。而中枢构造过程中,
至少存在两次回抽,这两次回抽一般都会使得黄白线重新回到0轴线附近,然后c走势则继续拉动黄白线离开0轴,当c完成的时候,如果黄白线和MACD柱的面
积都低于b走势,那么这就是标准的背驰。如果c走势比b走势的黄白线和MACD柱面积小,但是又差不多,这样的情况就要注意一下,可能是不背驰的,如果小
很多,那就太标准了。标准背驰后,走势结束的概率极高,这里基本就可以作为第一类买卖点处理。
而如果只是MACD柱的面积低于b,但是黄白线仍然高于b,这就不是标准背驰。在《走势力度》一节中,白线被理解为走势的即时动量,那么白线不背驰,就是
动量不背驰,但是,由于MACD柱已经不能再升高,白线也不能继续再升高,所以这时候,必然会导致白线的一些修正动作,这个修正动作就是走势的回抽动作造
成的,但是由于动量并不背驰,走势在稍事休整后,继续原走势,创新高或新低是完全可以的。这种,白线不背驰,而MACD柱面积背驰后,稍微回抽一下,继续
原走势的就被很多朋友通俗的称为背了又背,这是缠论中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种情况下,原趋势结束的情况有,原趋势不结束的情况也有,这就是
MACD的缺陷。这个缺陷,用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面积来作为力度判断,也是不能解决的。
一、1分钟级别趋势下跌背驰后,就进入中阴时段。首先,根据走势分解的基本定理,就知道其后的行情发展必须先出现一个5分钟中枢,这就构成我们操作中100%准确的基本依据。有了这个结论,一切关于行情后续演化的争论都没有了意义。不管后面是什么,首先把这5分钟中枢给处理好,这才是唯一重要而且有着 100%操作性与准确性的事情。而5分钟的中枢震荡如何操作,那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当然,如果你是按 5 分钟以上级别操作的,那么这个5分钟中枢的中阴过程对于你来说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你可以根本不管。
二、这5分钟中枢成立后,就必然100%面临一个破坏的问题,也就是一个第三买卖点的问题。一般性的,我们可以以5分钟中枢后就出现第三类买卖点为例子,那么,这个1分钟的走势,就演化为5分钟的走势类型,至于是只有一个中枢的盘整,还是二个中枢的趋势,那用背驰的力度判断就可以把握。当然,如果这个5分钟中枢不断延伸,搞成30分钟中枢了,那就按30分钟中枢的第三买卖点来处理,如此类推,总要面临某一个级别的第三买卖点去结束这个中枢震荡。
http://s13/bmiddle/5fde4721h784b269d0a5c&690
做好走势的分类是解决操作的大问题。而做好分类。中枢的级别就是判断的关键了。
对于在5点的盘背点的介入。有同学还是心存疑虑。这样就会对5点开始的上涨。有种恐惧感。而在实际操作上搞好分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背驰后的反弹是必然的。这一点不用怀疑。如果连底背驰后有反弹还有怀疑。那就真的可以离开市场了。 从5点开始上涨的同时。你的分类就有了。这个分类是当下的。而不是收盘后的静态分析。下面讲讲这个分类的心理过程。如果你可以做到当下的分类。就会做到当下的操作。
5点开始的反弹最少是一个前中枢的次级别反弹。你会问。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个线段的反弹。不会的。原因是5点是一个3
4中枢级别的背驰点。其后的反弹最少是次级别。这时候关注的重点是3点这个低点。和3
4中枢的低点。1、如果5点开始的次级别反弹没有突破3点。将在下方构筑3
4级别同级别中枢。走势形成趋势。这种情况发生的条件是背驰段下跌力度和幅度都大于前面下跌段时才可能发生。所以。5点的反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2、反弹突破3点但没
有进入中枢。次级别回来进行中枢扩张。其后还会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届时你可以卖出操作。这是最不好的情况了。但还是有盈利。这时候心里要清楚。这个下跌
走势并不是一定走完了。扩张中枢后。走势还可以形成大级别的下跌。3、如果反弹进入3
4中枢中或突破中枢。走势将发生转折。而这个反弹有一点是可以提前知道的。就是必然在级别上要等于或大于前走势中枢。就是一定要形成等于或大于1分钟级别
的中枢。现在这个5点开始的上涨。中枢级别还在类中枢阶段。你怕的是什么呀。这一切的分析本来就是在脑子里装的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当下呀。【本人注:此图这里是盘背而不是趋背,所以作者以上分析把两者弄混了】
这个对5点后走势的分析。如果你不能当下。建议重新学习缠论。
以上可以看出。中枢级别是走势判断的关键。前走势中枢级别是参考。现走势中枢级别是判断现走势的标准。中枢级别是可以比
较的。现走势中枢级别小于前走势级别。现走势受前走势约束。现中枢级别等于前中枢级别。两段走势平起平坐。可以共同去构筑同一结构。现中枢级别大于前中枢
级别。这时候。前走势就是现走势的一部分了。
明白了这些。才会对中枢。级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卖之后如果次级别走势再回到上一中枢,则意味着走势的转折。
在某级别的盘整中,或者说围绕某级别中枢的震荡、延续中,不存在转折的问题,除非站在次级别图形中,才有转折问题的探讨。对于上涨的转折,有两种情况:下跌与盘整;对于下跌的转折,也有两种情况:上涨与盘整。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趋势背驰转折定理: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走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张,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者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而盘整背驰只保证本级别向上一笔,不一定能保证升破前下跌中枢区间,要根据实际走势来确定。
盘整背驰的操作价值:一段之后必然跟着次级别一个反向线段,那么盘背既然只能保证一段,而且还没有幅度,盘背是不是就没价
值了呢?当然不是。有无盘背,判断一段结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可以运用区间套定位买卖点,没有,就是小转大,除了操作上的难度差
异,更重要的是盘背保证了操作者能够维系当前的操作级别!这是盘背最大的价值,给操作者提供了操作依据,也就是在当前级别可以观察到的买卖点,保证了操作级别不乱。盘整背驰后可以形成3买,是说的次级别的盘整背驰构成本级别的3买,本级别的盘整背驰,必回中枢,这和趋势背驰是一样的 ,盘背和趋背本质上一样的。
趋势背驰转折力度:
例如,一个5分钟背驰段的下跌,最终通过1分钟以及1分钟以下级别的精确定位,最终可以找到背驰的精确点,其后走势,就是包括三种情况: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张 。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http://s7/mw690/4aeb5d15ndb5929a53b66&690
1:先看第一种情况: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张
对于5分钟级别趋势发生背驰的情况,那这个5分钟级别的趋势里所具有的中枢都是5分钟级别的,假设共有N个,显然,这个N>=2。考虑最后一个中枢
的情况,最后的背驰段,跌破该中枢后,该背驰段显然是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走势,否则就和该中枢是5分钟级别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前提矛盾了。该背驰段出
现第一类买点发生反弹,显然,该反弹一定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也就是围绕该中枢震荡的最低点,否则,如果反弹连这都触及不了,就等于
在下面又至少形成一个新的5分钟中枢,这与上中枢是最后一个矛盾。这种只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的反弹,就是背弛后最弱的反弹,这种反
弹,将把最后一个中枢变成一个级别上的扩张,例如,把5分钟的中枢扩张成30分钟甚至更大的中枢。
前面说过,第一类买点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这样一种最低级别的反弹,也有足够的空间让买入获利,而且,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得特别少,很特殊的情况,但理论
上,是要完全精确的,不能放过任何一种情况,如果不幸碰到这种情况,在资金利用率的要求下,当然是要找机会马上退出,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了。
注意,这种情况和盘整背驰中转化成第三类卖点的情况不同,那种情况下,反弹的级别一定比最后一个中枢低,而这种情况,反弹的级别一定等于或大于最后一个中枢的。因此,这两种情况,不难区分。
(注:实盘中这类情况非常少见,注意不要把背驰后更大级别盘的第一段上与前中枢扩张混淆)
http://s11/middle/a7b779f7hcb7871fbee3a&690
假设这是5f级别趋势下跌。
9点后的走势如果到达了5但是没有到达7
,10点只是突破了中枢震荡低点,
这个时候,9-10线段完成,则从10点开始必然有一个向下的线段出来, 走到11点,注意了,这个11点可以跌破9点,也可以不跌破9点,
(11点是二买点,如果跌破了9点的时候,就是二买点比一买点低的这种情况。
本次讨论完成以后,对那二买点能不能低于一买点的这个问题应该清楚了。12点的结束位置无论过不过10点都没有关系。 )
这个时候,9-12构成一个中枢, 这个中枢的震荡与前面中枢5-8有重叠, 则形成了对前面中枢的级别扩张。 如果说0-9走势为 5F级别的下跌趋势, 那么这个时候,走势升级, 0-12则由1F的下跌趋势转变成为30F的盘整类型,(形成5--10大中枢),这样下跌是一个没有完成的走势类型,还是下跌延伸中,也许会变成更大级别的下跌。
http://s7/middle/4aeb5d15n91c30878e5b6&690
2.下面是第二种情况: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看下图:
当反弹至少要重新触及最后一个中枢,这样,将发生转折,也就是出现盘整就意味着,将出现30分钟级别更大的盘整。注意,这里的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级别。下跌+盘整
http://s12/middle/a7b779f7hcb787a9b8f8b&690
如果9点后的走势直接上穿到了中枢区间以内, 或者将整个中枢都穿过了,
那么说明9点后的走势非常凌厉, 当9-10走势完成后,那么后面必定是一个再次形成中枢的过程, 13-14对此中枢的离开,如果13.14与9.10比较背驰。
那么,走势肯定再次回拉,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上涨不了只能下跌,因为力度不够大。14点因为盘背后又要开始回拉,因此这个时候从9点开始就会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这个中枢形成后,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已经形成了更大级别的中枢。
后面的上涨还是下跌 ,不是本次讨论的范围,
http://s5/middle/4aeb5d15n92286c90f23d&690
第三种情况: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对于上面5分钟下跌的例子,就意味着,5分钟级别以上的上涨。而上涨的中枢,不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例如,一个5分钟级别的下跌后反过来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下跌+上涨
http://s2/middle/a7b779f7hcb787b719611&690
这种情况其实和前面第二种情况一样, 只是力度上的区别而已。 这种情况的力度比第二种力度大而已。
还是看上图,
如果13-14与9-10比较不背驰,那么,走势肯定进入到第二个中枢的形成过程中,
就是说一个新中枢的形成过程中, 14点后形成中枢,这个时候从9点开始的走势,
则形成了反趋势,
至于这个反趋势后面发展成为30F还是更大的,我们不理他,让市场自己选择。
这里注意:
转折不一定在最后一个中枢范围内形成,例如突然消息引发的缺口,就完全可以在最后中枢之上很远的地方形成新中枢。如果还是比原中枢级别小,那就意味着原来的趋势并没有结束,还是原来中枢的中枢震荡。第一个中枢后上扬的一段,如果不出现背驰段,就会形成第二中枢,如果这个中枢的级别比第一个低,那这个上涨就厉害了,所以不用急。
http://s3/middle/405a9cf7gc6d007403492&690
http://s16/middle/405a9cf7g7a4800d30aff&690
http://s7/middle/405a9cf7gc6d009423a96&690
http://s3/middle/50beebbet9ab782ff47f2&690
后两种就是发生转折的两种情况,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相应的力度有区别。当反弹至少要重新触及最后一个中枢,这样,将发生转折,也就是出现盘整与上涨两种情况,对于上面5分钟下跌的例子,就意味着,将出现5分钟级别更大的盘整或5分钟级别以上的上涨,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
就有两种情况出现:下跌+盘整,或者下跌+上涨。注意,这里的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级别,否则就和下跌的延伸或第一种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张搞混了。而上涨的中枢,不一定大于上跌中的中枢,例如,一个5分钟级别的下跌后反过来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盘整,那就
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
http://s5/middle/4aeb5d15n90f729588aa4&690&690
有人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下跌+盘整”中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这里不妨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例
如,还是一个5分钟的下跌,那至少有两个中枢,整个下跌,最一般的情况就是a+A+b+B+c,其中的a\b\c,其级别最多就是1分钟级别的,甚至最极
端的情况,可以就是一个缺口。而A、B,由于是5分钟级别的中枢,那至少由3段1分钟的走势类型构成,如果都按1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来计量,而且不妨假设
a\b\c都是1分钟的走势类型,那么a+A+b+B+c就有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
而一个30分钟的盘整,至少有3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而1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至少有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
就是一个30分钟的盘整,就至少有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这和上面a+A+b+B+c的数量是一致的。从这数量平衡的角度,就知道为什么“下跌+盘整”中
盘整的级别一定比下跌的级别大了,如果级别一样,例如一个5分钟的盘整,只有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那和9就差远了,也不匹配。当然,“下跌+盘整”中盘整的级别一定比下跌的级别大,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而是上面说到的,如果该级别一样,那只有两种情况,下跌延伸或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张,和“下跌+盘整”是不搭界的。
有人可能还有疑问,如果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张,例如5分钟扩张成30分钟,那和5分钟级别下跌+30分钟级别盘整有什么区别?这区别大了,因为在“5分钟级别下跌+30分钟级别盘整”,也就是“下跌+盘整”中,下跌和盘整都是完成的走势类型,这意味着是两个走势类型的连接。而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张,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类型的延续,还在一个走势类型里。例如,在上面的a+A+b+B+c里,如果B+c发生中枢扩张,
从5分钟扩张成30分钟的,那么a+A+b就是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把a+A+b用a1表示,而B+c发生中枢扩张用A1表示,那么整个走势就表示成
a1+
A1,其后的走势还可以继续演化,形成a1+A1+b1+B1+c1,也就是扩张成一个30分钟级别的下跌,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演化,总之,是必须把走势
类型给完成了,这和“下跌+盘整”的情况显然是不同的。
以上三种情况,就完全分类了某级别背驰后的级别与力度,也就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后将发生怎么样的情况,而第一类卖点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注
意,这里说的是最精确的情况,由于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且和第二种情况有所类似(这里,一定要注意区别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依据第一次次级别反弹的位置区
分),所以粗糙地说,也可以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那么,怎么分别这几种情况,关键就是看反弹中第1个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例
如前面的下跌是5分钟级别,就看1分钟级别的第1次反弹),是否重新回抽最后一个中枢里,如果不能,那第一种情况的可能就很大了,而且也证明反弹的力度值
得怀疑,当然这种判别不是绝对的,但有效性很大。
而对于实际的操作,这后两种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例如是盘整还是上涨,关键看突破第一个中枢后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而操作中,是在第一、二类买点先买了,然后观察第三类买点是否出现,出现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可以抛出,因此在操作上,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当然,如果是资金量特别小,或者对本ID的理论达到小学毕业水平,那么完全可以在突破的次级别走势背驰时先出掉,然后看回试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形成就回补,不形成就
不回补,就这么简单。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本ID的理论小学毕业,否则,你根本分辨不清楚盘整背驰与第三类买点的转化关系,怎么可能操作?而
且,这种操作,必须反复看图、实际操作才可能精通、熟练的。当然,如果真精通、熟练了,除了同样是本ID小学已经毕业的人,几乎没有人是你的对手了。
那么,实际操作中,怎么才能达到效率最高。一个可被理论保证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抄底时,最好就是买那些当下位置离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幅
度最大的,所谓的超跌,应该以此为标准。因为本章的定理保证了,反弹一定达到DD=min(dn)之上,然后在反弹的第1波次级别背驰后出掉,如果这个位
置还不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那么这个股票可以基本不考虑,当然,这可能有例外,但可能性很小。然后在反弹的第一次次级别回试后买入那些反弹能达到最后一个
中枢的股票而且最好是突破该中枢的而且回试后能站稳的,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类型,如果这走势类型出现盘整背驰,那就要出掉,如
果不出现,那就要恭喜你了,你买到了一个所谓V型反转的股票,其后的力度当然不会小。至于如何预先判断V型反转,这就不是本章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在
以后的课程里才能解决。
http://s13/middle/77e7dd9dha158d1611b51&690
http://s1/middle/77e7dd9dha158d6ad107f&690
加载中,请稍候......